在中國,想見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付多少錢?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廣州花都區人民醫院,利比裏亞人朱莉安娜·布蘭迪·洛戈博在此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她表示,在她籌得幾百美元的醫療費用之前,醫院不允許她見自己的孩子。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廣州——朱莉安娜·布蘭迪·洛戈博(Juliana Brandy Logbo)本月在中國一家醫院進行了緊急剖腹產手術,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她本以為最糟糕的部分已經結束了。但次日,院方開始催她交錢。

洛戈博稱,醫院一開始跟她說,要想見到自己的女兒,她必須支付630美元的住院費。三天後,她表示該費用漲到了將近800美元。

她沒有那麽多錢。這些要求令她隻能在醫院的新生兒室外哭泣。

“我想讓我的孩子們出院,因為我需要給她們母乳喂養,”洛戈博說,28歲的她是一名住在廣州的利比裏亞人。“我生了孩子,卻不能哪怕是見見自己的孩子。我是在一個什麽國家?”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需要緊急救護的患者會首先得到援助,不論他們是否能夠支付。在中國卻並非總是如此。

在中國生活的洛戈博簽證已經過期,也不會說中文。但她的經曆與數百萬中國人類似,他們不得不忍受僵化的醫療保健製度,患者有時必須先付費才能得到治療。

中國已經在實施一項1300億美元的宏大計劃,旨在減少醫療保健負擔。該國近14億人已經接近實現全民醫保。

但這個體製仍然在覆蓋麵上存在漏洞。根據疾病不同、一個人住在城市還是農村或者其他因素,許多中國人可能會麵臨高昂的自付費用。

此外,中國還有殘存的“現收現付”製度。不能支付這筆費用的人往往無法得到護理——哪怕是生死攸關的情況。一些醫院還要求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人首先支付一筆可觀的押金。



醫院房間內的洛戈博。醫院一位工作人員駁斥了她的說法,稱工作人員隻是在“提醒”洛戈博付錢。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盡管醫改本應讓醫療保健更加方便,但該行業的分析人士表示問題依然存在。比如在2015年,國家衛生官員建議,對於危重患者,醫院必須“先救人,後收錢”。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新生兒父母格外容易受此影響。

2012年,深圳一對夫妻因為無法支付將近19000美元的費用,連續兩個月無法接觸他們新出生的雙胞胎。2011年,南京一位57歲的奶奶由於兒子欠醫院2800美元醫藥費,跪地乞求醫生和護士允許自己見見孩子。同年,東莞一家醫院告知一對欠了醫院1600多美元的父母,他們已經把新生兒送到了孤兒院,以此“恐嚇”他們付款。家人最終都能要回孩子,但院方會利用這一點要求更快或更完整地收到費用。

駐北京的澳大利亞母乳喂養谘詢師麗貝卡·泰勒(Rebecca Taylor)稱洛戈博事件是對“人權的極大侵犯”。她還說,使洛戈博和自己的孩子分離,對母乳的產生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

“我感到傷心、失望和害怕,但我並不意外,”泰勒說。“在當地要去醫院做點什麽,誰都知道你得先去ATM機取一大把現金。不付錢你真的什麽都得不到。”

洛戈博承認,她的處境使事態更為複雜。她說,同為利比裏亞人的男友,也就是雙胞胎的父親,因為把他的中國銀行賬戶借給了一個朋友用於轉賬,從9月起就被拘留在中國。

在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催繳通知格外早一些。在5月5日洛戈博準備生產時,她須支付130美元的“救護車費用”。第二天在進行了剖腹產後,她要支付一筆790美元的押金。

洛戈博於淩晨3點生產,然後護士很快便帶走了雙胞胎,沒有讓她抱。她說,當她第二天要求見自己的女兒時,管理人員要求她支付630美元的出院費用。

她的朋友薩洛姆·斯威特蓋耶(Salome Sweetgaye)幫她籌到了這筆錢,但為時已晚。據洛戈博稱,5月10日,她們被告知需支付800美元。洛戈博告訴醫院自己沒錢。醫院將費用減至707美元。《紐約時報》查驗了這些賬單的副本。

那天下午,洛戈博第一次抱到了自己的孩子。

該醫院一位在醫療糾紛部門工作的唐姓女子對洛戈博的說法提出了異議。“絕對不會是要她先交了錢才能去看小孩的這種情況,”拒絕提供全名的唐女士說。她表示,醫院工作人員僅僅是在“提醒”洛戈博付錢。

唐女士稱,洛戈博的孩子是早產兒,不能被帶出早產兒科室。中國許多醫院都有這種拒絕父母接觸早產兒的政策,因為沒有足夠護士對來訪進行監管,並且會有感染的可能。



洛戈博的雙胞胎之一,攝於出生幾天後。在洛戈博於5月13日通過募捐籌得近3500美元的費用後,母女才得以出院。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洛戈博不接受唐女士的說法,稱自己的孩子是在第37周健康生產的。

28歲的斯維特蓋婭證實了朋友的說法,她還表示,醫院在“說謊”。

“他們拒絕把孩子交給朱莉安娜,”斯維特蓋婭說。“她哭了很多次。”

醫院管理者沒有回複更多置評請求。

醫院員工不會說英語,所以不清楚翻譯過程中遺失了多少信息。洛格博稱,醫院員工使用的是智能手機翻譯軟件。

但她表示,醫院的要求很明確。她說,一名員工在他的手機上打字,寫明她需要支付5000元人民幣(近800美元),醫院才會讓她的孩子們出院。

5月13日,洛格博支付了近3500美元,她和雙胞胎女兒才被允許出院。那些錢主要是募捐來的。她給女兒們取名為格蕾絲·安娜貝爾(Grace Annabelle)和格拉西婭絲·安娜(Gracious Anna)(“因為我為這一切而感謝上帝”)。

一些醫生表示,“付賬出院”製度持續的原因之一是醫院受拖欠的賬單困擾。醫院強調自己不是慈善機構。

曾在中國一家工廠工作的英國女性費莉西蒂·米勒(Felicity Miller)稱,2011年,因為沒有收到約1600美元的押金,上海一家醫院拒絕給她早產的女兒注射防止肺部衰竭的藥物。後來,由於她的保險公司沒有向該醫院交付近7900美元的押金,該醫院威脅要停止治療。

“他們說,‘如果收不到錢,我們就會停止治療,’”米勒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如果停止治療,她就會死。”

米勒表示,因為這段經曆,她在那一年離開了中國。

“我非常喜歡中國,”她說,“但我感覺,如果出現意外,那裏就不適合待了。”

黃瑞黎(Sui-Lee Wee)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