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調查:你爸躺在地上 而你在通訊錄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聽說記者要來家裏采訪,老人特意去超市買了“一個裏麵有一整隻蝦仁”的高檔速凍餃子,一定要留和孫女年齡相仿的記者吃頓飯。“爺爺其實不餓,就是想桌子對麵有個人一起吃飯。”老人喃喃自語。

哈爾濱192.4萬老年人口中

有六成多“空巢老人”

他們不怕死卻怕生病

更怕給孩子添麻煩

在他們的手機裏

孩子永遠在通訊錄的第一位

他們可能正是你的父母



你的未來……

空巢老人

我最無助的時候:

你爸躺在地上

而你在通訊錄裏

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擔心突然病倒、擔心各種突發情況,她會設想各種突然狀況,腦子裏預演過能想到的突發情景,但唯獨沒想過癱瘓的老伴會掉到地上。

三個月前的一天,淩晨兩點多,“咣當”一聲悶響,平時連翻身都沒辦法做到的老伴好像“睡毛了”,從床上掉到了地上。

朱阿姨要照顧生病臥床5年的老伴

“我摟著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著抱我站不起身,站著彎腰抱我抬不起胳膊。”朱阿姨折騰了20多分鍾,根本整不動。怕老伴著涼,她把一床毛毯從腰間鋪在老伴身下,打開手機通訊錄,裏麵包括獨生女在內100多人,她卻不知道該打給誰。

女兒遠在成都,親朋這個時間都在熟睡,剛強了一輩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著老伴哭了……最後跑到樓下央求兩位保安,一再保證即使出了問題也和人家沒關係,兩名保安才上樓幫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一周後,朱阿姨將自家一間住屋對外出租,出租條件第一條就是“本分、老實、男孩”。

為了少得病,各種健身器材都玩轉了

今年春節女兒回來過年,和媽媽一起要給老爸洗個澡,幹幹淨淨過年。娘倆找個大床單,一人拽一頭兒,把老爺子抬進衛生間,浴房裏鋪上瑜伽墊,給一年多隻是擦擦身的老爸洗了個痛快澡。

等收拾完,朱阿姨看見平時大咧咧的女兒蹲在衛生間角落裏,頭埋得很深,哭得肩膀一直抖動,“媽,你一個人在家照顧爸太不容易了。你和我爸去成都吧,這樣晚上我還能下班回來替替你。”

朱阿姨回了一句,“我上輩子肯定是‘該’你們家的,再說吧!”把女兒拉起來,心裏卻又告訴一次自己,“可不能病啊,老伴已經癱瘓了,自己再病倒,那簡直要了姑娘的命啊! ”

朱阿姨一直不去成都,一方麵不想給孩子添麻煩,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異地醫保無法結算。前幾個月,在小廣場走大圈,一位“圈友”告訴她,去年國家就表示要推進全國醫保聯網。

現在這是“朱阿姨們”最感興趣的一件“國家大事”,互相見麵總打聽“總理說的那事咋樣了?”

幾千塊錢買條狗

就為了有個“應聲”的

張阿姨每天也不讓自己閑下來,獨生女大學畢業就留在了廣州,老伴去世後,她更怕家裏的靜。

收音機、電視都是從睜眼開到閉眼,還特意花了幾千塊錢買了條善解人意的小狗,就為了自己說話時,有個“應聲”的。

這條小狗,就是張阿姨每天的伴兒

對外張阿姨總說姑娘能花錢,但細聽能感覺到是“顯擺”。“你瞧瞧,這一櫃的衣服都是她給我買的。”張姨特意打開衣櫃讓記者看,順手拿起一隻包得很仔細的手提包,這是今年母親節女兒花2000多給她買的,“這和我那30多塊錢的有什麽區別”,但女兒說了就是老媽看不出區別,背出去別人都識貨。

女兒離家13年,在張阿姨的手機通訊錄裏始終叫“啊”,因為能一直排在第一位。

張阿姨曾經去過廣州女兒的外企,氣派的高樓,可裏麵是密密麻麻的小格子,隻能看見年輕人一個個小腦袋。看到為了攢錢買房的寶貝女兒周日一大早頭發都來不及紮,嘴裏塞塊幹麵包就頂著大太陽做兼職時,當媽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一櫃子的衣服都是女兒給張阿姨買的

“父母為孩子付出是天經地義的。大城市打拚太難了,這麽貴的房價,我們也幫不上忙,心裏覺得委屈了孩子。”張阿姨說,她挺盼著女兒能趕緊要孩子,要是用她照顧,立刻打起背包就出發。把孩子照顧到上了學,她就回哈爾濱。

就在前幾天,張阿姨遠在廣州的女兒收到了媽媽的快遞,層層包裹下,是一大袋新鮮的東北油豆角,這是她今年夏天收到的第8包家鄉油豆角,她知道運費都比豆角貴。

但她不知道的是,千裏之外的母親,為了讓她能吃上今年最後一撥油豆角,跑了好幾個早市。這小三斤油豆角,是媽媽坐著小板凳從十斤裏一根根挑選出來的……

在電話中撒謊

就怕千裏之外的兒子

聽見自己的哽咽聲

67歲的陳阿姨因為胃潰瘍穿孔手術住了院,和老伴一商量,不想讓在美國工作的兒子惦記,偷偷辦了入院手續。手術後住院那十幾天,天天都是老伴在醫院24小時陪護。

有一天正在點滴的陳阿姨要上衛生間,扭頭一看熬了好幾晚的老伴坐著打起了盹,沒忍心招呼他,自己一手高舉著點滴藥袋,貓著腰一步一步向走廊裏的衛生間走去。“走路還好點,進了廁所最難。”

陳阿姨說,既要解褲子,還不敢用力怕滾針,肚子稍微一用力就象刀在裏麵剜一樣疼。剛蹭回病房,手機響了,“媽,你在家呢?咋這麽半天才接電話呢?”“媽在廚房擦瓷磚呢,沒聽見!”陳阿姨最後一個字說完,用牙咬住了下嘴唇,就怕千裏之外的兒子聽見自己的哽咽聲……

陳阿姨的老伴趙叔,到現在都忘不了多年前把兒子送出國前前後後那幾天。大概提前一個多月,趙叔常失眠,半夜起來抽支煙都躲進陽台,走來走去就怕吵醒兒子。有幾個晚上就是整宿躲在辦公室了,把各種出國留學指南翻得都卷了邊兒。

兒子走後,趙叔專門去書店買了個超大個兒的地球儀,放在自己床頭櫃上,好多次晚上睡不著時,就撥弄它轉,或是用手量從中國到美國的距離。地球儀上不到一紮的距離,實際上卻是15000多公裏。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陳阿姨夫婦在生活上出現的不便也與日漸增,但他們依然沒後悔當年把兒子放出去,隻要孩子好,他發展好,當父母的啥心情都能放進肚裏。

“想不想兒子呢?當然是想。”陳阿姨說,前些年的想和如今年歲大了想不一樣,前些年是單純的想和惦記,怕他一個人在外麵不會照顧自己,沒深沒淺不注意安全;現在還是想和惦記,但還會多了一份老無倚靠的恐慌。

家裏遙控器壞了,二人就硬生生地挺了好幾天沒電視的日子,後來實在沒辦法,才讓親戚家孩子過來幫弄好。有時候去早市,偶爾遇到小販缺斤少兩,趙叔要衝上去找人理論,陳姨總會拉住勸“兒子也不在家,你一個老頭子可壓住點火吧!“

我不怕死

但就怕生病

更怕得上離不開人伺候的病

79歲的柴大爺和老伴田姨除了想外地的兒子們,更想孫子們,尤其是大孫子,從初一到高考,在他們身邊住了7年。雖然都已經軍校畢業成為了一名軍醫,可爺爺奶奶依舊放不心。

兒媳在教師節當天給田阿姨快遞來的鮮花

田姨剛給孫子發了條微信,告訴他4斤老鼎豐月餅馬上寄出去,是他最愛吃的五仁和川酥,特意多買了些,就是想大孫子剛工作,得和戰友同事處好關係。

病不起,不敢病。花錢遭罪都是第二位,關鍵是給孩子們添麻煩。前年柴叔腰突做了手術,為了照顧術後的他,兒子和兒媳把他接到了北京家中,二兒子和兒媳也請假跟著到北京去護理。

田阿姨白天要到孫子住過的房間看幾次

一折騰就是大半個月,孩子們都孝順,和單位請了假,耽誤了工作,孫子們又都在上學,在家裏還要拜托別人照顧。

所以從那以後老倆口更愛惜身體,想通了一個道理:出錢出力都幫不上孩子們,隻能把自己“整明白”,不添麻煩就是最大的幫忙了。

現在老倆口每天概括起來就是吃喝玩樂。做飯不糊弄,早飯都得炒倆菜,白天去老年大學學跳舞。

每年都出門旅遊,家裏電視櫃上擺滿了二老旅遊的合影,韓國、日本、越南……下個月又要打起行李出發去三亞當候鳥了。

老兩口收拾家裏的影集

柴叔的大兒子在北京買了套三居室,都裝修完了,就是想把老爸老媽接過去養老。可二老死活不同意,他們有他們的理由:北京夏天太熱,空氣質量也不好,總不能天天捂個口罩出門吧;大兒子和兒媳婦平時非常忙,一個月也就在家呆10天,不想打擾他們。

柴叔說,理解兒子想接自己過去的想法,做老人也得為子女著想,“咱就當個過客”。老頭笑著說,能獨立生活就獨立生活,等動不了或剩一個人時再說吧。

黃昏如約而至,柴大爺穿著孫子淘汰的運動服和老伴收拾家裏的影集,大孫子的房間裏還是按著他高考複習時擺設,桌上的參考書和牆上的籃球明星科比海報都沒動過。

空巢老人的故事還在繼續...

陽光透過窗戶,鋪灑在藍白格床單上,床單上擺著從K、Q……到A的撲克隊列。

擺弄這個隊列的是一雙布滿老年斑的手,手的主人是85歲的王奶奶。坐在床沿給撲克牌排隊,是她每天除吃飯外必做的事兒,有時候是半天,有時候是一天,一遍一遍地重複著……

這樣的日子,是從四年前她最後一個兒子去世後開始的。

兩個兒子和老伴曾來過的痕跡一絲都找不到。“都燒了,不想留,看了難受。”王奶奶說這話時,眼睛一直看遠方,嘴角使勁向上,努力做出“都過去了”的樣子。

大兒子死於車禍,一直照顧她的二兒子幾年前查出喉癌,為了給兒子治病,王奶奶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和死神爭兒子,最後她還是輸了。

擺撲克是王奶奶每天最大的樂趣

三個子女一個在外地,一個在國外,另一個身體不好,一年來探望不了他兩趟。82歲的劉叔每天基本不著家,去江邊看別人下棋能看半天,在小區裏坐著看野貓打仗也能從頭看到尾,實在沒意思他就隨便找個公交車坐上去,一口氣坐到終點,再坐回來。

這個躲過了日軍轟炸機、挨過三年自然災害的老頭兒,卻被晚年孤獨牢牢捕獲。

聽說記者要來家裏采訪,老人特意去超市買了“一個裏麵有一整隻蝦仁”的高檔速凍餃子,一定要留和孫女年齡相仿的記者吃頓飯。“爺爺其實不餓,就是想桌子對麵有個人一起吃飯。”老人喃喃自語。

冰箱裏,一半是鹹菜一半是保健品

或許你的記憶裏,他們很囉嗦,東家長西家短說不停或許你的記憶裏,他們健忘、摳門,可他們能記住你所有的喜好,並且盡力省吃儉用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