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引清真爭議 中國漢人真的恐懼穆斯林?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清真飲食成為中國族群矛盾的聚焦點

  大陸送餐網站美團近日在其手機App中加入清真頻道,並在其物流團隊中推出清真與非清真食品雙箱盛放的舉措,引起大陸網民熱議。

  有評論認為此舉無可厚非,學校的食堂裏有清真食堂,大街上也有很多清真餐廳,非穆斯林也可以去吃,但大家為什麽沒覺得是種族歧視?

  不過,中國網絡上很多網民認為美團多此一舉,我不介意去清真館子吃飯,但我介意本來麵向大眾的服務非要搞清真特殊化。更有評論表示:這是人為製造種族隔離!

  清真成敏感詞?

  因清真引發討論,這在中國並不是第一次。2016年初,有網民發帖指責一些往返新疆的航班隻提供清真餐,是對非穆斯林人群的忽視和不尊重。有人大代表在兩會上提議為清真食品立法,卻被一些中國學者認為違反憲法政教分離的原則。

  在中國大陸,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矛盾少有激化,但網絡世界卻是另一幅景象。稍微瀏覽中國的社交媒體,就會發現針對穆斯林的仇恨言辭已蔚然成風,綠教成為常見的侮辱性稱呼。帶有嘲笑性的這很清真句式與醜化穆斯林和嘲笑疆獨的表情圖時常可見。

  導致這些現象,既有世界範圍內穆斯林恐懼的原因,也與中國境內近年來發生的一些暴恐事件、以及官方相應的民族、宗教、反恐政策有關。同時,長期存在的族群矛盾,尤其是維吾爾族、回族與漢族之間的矛盾,加劇了這種歧視。中國社會泛濫的地域、身份歧視,也為此推波助瀾。

  當然,穆斯林恐懼症是一種世界性現象。但《紐約時報》指出,西方社會的知識分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大眾流行的偏見。但伊斯蘭問題是中國左、右兩派知識分子的盲區,左派擔心穆斯林對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右派受西方保守派影響,認為穆斯林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是對自由主義的威脅。

  不過,有分析認為,由於中國穆斯林尤其是回族早已與中國社會融於一體,由於曆史上一直不同信仰並存的中國,並沒有宗教仇恨傳統,所以在短期內,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穆斯林恐懼症不一定造成嚴重的現實社會問題。

  清真泛化沒那麽簡單

  即便如此,中國政府依然擔心清真泛化問題會影響社會穩定,民族團結。中共黨媒《新疆日報》早前發表文章《警惕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把清真泛化》,其中指出:有一些人別有用心,將清真的概念擴大到清真食品領域之外的其他領域,泛化清真概念,借不清真之名排斥、幹預他人世俗生活。這些言論和行為屬於極端化,要予以禁止。

  而同屬黨媒的《中國民族報》則認為,在批判和打擊極端主義的清真泛化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廣大穆斯林群眾的合法權益,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讓廣大穆斯林群眾替極端分子和少數商家背黑鍋。

  這兩個觀點能反映出中共對清真泛化問題的態度:即包容,又警惕。隻是,有關政策尺度的拿捏,現今仍無定論。

  媒體總在強調清真泛化是少數無良商家的有意為之,但也有網民認為,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和優惠政策,加劇了清真泛化的程度。

  以寧夏回族自治區招商引資主要優惠政策為例,投資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項目用地土地價格應對龍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的給予投資額10%的補助,對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特色產品開發的補助20%,執行寧夏工業最低價標準等等

  可以說,中國政府的本意是鼓勵穆斯林地區的少數民族創業,旨在推動清真產業。但如果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不嚴格把關,比如對一些企業巧立名目開發所謂的清真產品不予以嚴格審核,對清真產業不作出明確細分,對有可能出現的腐敗問題不予以懲處,就有可能變相成為清真泛化的幫凶。

  有大陸學者認為,清真泛化應作為一個獨立問題來研究。中國政府必須認識到該問題的複雜性,而不應基於自身意識形態、經濟水平、政治傾向而對此做出過於簡化的判斷。不僅要警惕清真泛化,也要堤防穆斯林恐懼症在大陸的流行散播。問題的兩個極端對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並不利因為,該戰略涉及亞洲大陸上的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