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施化
在中共奪取政權時期,使用過著名的“三大法寶”。1939年10月,毛澤東在《發刊詞》中指出:"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這三大法寶很靈驗。事實上,中共正是依賴武裝力量,聯合中國社會各階層,借助黨的鋼鐵紀律,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一舉登上中國最高權力寶座的。奪取全國政權的目的達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5-21 20:06:55)
施化據報導,中國湖北省巴東縣野三關鎮的一名官員被一位女服務員用利器刺傷後致死。這名招商辦主任向雄風賓館夢幻城女服務員索取“特殊服務”,遭到拒絕後企圖“霸王硬上弓”也就是強奸,引發了命案。這個命案引起三億中國網民的熱議。主要觀點有兩種,一種認為,死去的鎮招商協調辦主任鄧貴大罪有應得,女服務員鄧玉嬌殺人和去年的楊佳殺警一樣,懲罰惡勢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5-13 16:08:29)

——寫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施化
最近,名氣很大的香港藝人成龍先生,對媒體說了一句誠實的話:“我慢慢覺得,我們中國人是需要管的。”這句話在海內外掀起軒然大波。很多人質疑他的觀點:難道中國人是需要像管孩子一樣被管的嗎?這也太丟中國人的臉麵了。不過我認為,雖然邏輯上不合情理,成龍至少說對了大部分事實。
有記者采訪大地震一年後的汶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16 08:28:25)
施化
【新世紀特稿2009年4月16日】六四二十周年,一個歷史關口即將到來。這考驗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六四已經成為歷史,一些當事人已經辭世,另一些也比當時更成熟。照理說,這對總結經驗教訓比較有利。如果不是整數的周年紀念,哪怕重大歷史事件,過得久了,也要被人淡忘。能否借鑒歷史,超越前人,是一個民族有沒有創造能力,有沒有再生能力的一種表現。借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施化
今天清明,是中國祭奠過世先人的傳統節日,借此機會,深深鞠躬,向20年前所有的六四死難者謹表哀思。
近一百年來,死於中國人自己手裏的中國人,已經多得無法用數字來統計,而且越來越多已經被人遺忘了。正由於此,距離最近的六四,死亡人數最多的六四,就應當被深深記住,永遠記住。因為,記住死者,目的是為了生者。這一代人的枉死,千萬不要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11 20:11:05)

施化
很高興看到,“和解”這個對中國人非常陌生的名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不論讚同還是反對,都有裨益。至少,說明人們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戴晴女士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高調地提出六四和解倡議,不論出於什麽動機,都值得尊重。在她之前,曾有人提出過社會大和解,但隻是泛泛而談,沒有具體到六四這樣的重大懸案,也沒有引起廣泛注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施化 
 今年奧斯卡頒獎中的熱門影片《The Reader》,中文翻譯為《朗讀者》,又名《生死朗讀》,是一部看了以後無法不讓人思索的哲理影片。我是在頒獎前一周看的電影,看完後就有想看小說原著的衝動,隨即上Chapter去買了一本,一口氣看完才釋懷。
  具體情節不說了,還是留空間給想自己去看電影的人。隻是想說一下這部電影(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施化
自從戴晴女士提出“六四和解”的倡議以後,反對這個倡議的人很多,懷疑的更多。互聯網上中共的代言人顯然都站在反對行列。本人隻不過多了一句嘴,對戴女士表示讚賞,不知怎麽被徐水良先生看到了,立刻喝斥:“這個施化是胡說八道!”並且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洋洋灑灑地對和解的弊端進行了的闡述,指出這是共產黨地下勢力的圈套。
雖然徐先生的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4-11 20:08:00)
施化我理解,張三一言君是反對和解的。他在最近的兩篇文章中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一篇是:《施化,你憑什麼和解?》另一篇是:《批判戴晴別有用心的“和解論”》。把不同觀點攤到桌麵上,是很好的理清思路的辦法。我願意開誠布公地同張三一言先生交流,不一定在於統一認識,而在於幫助互相理解。他在《施化,你憑什麼和解?》一文中寫道:施化問:“為什麼不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4-11 20:06:44)
施化沁霈博昨天發表了一篇好文,《罪為什麽存在?》http://blog.dwnews.com/?p=51086從基督徒的角度解釋了自己對罪源和原罪的認識。在上帝麵前,我們都是罪人。罪不在大小,隻要能夠認識和懺悔,都能得到上帝的原諒,從頭開始。同一天,阿妞博在另一篇《以史為鑒,麵向未來》http://blog.dwnews.com/?p=51138的人道主義宣言中,也說明了這個道理:一個政黨,不能夠隱瞞,修改,遺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