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單有效地重複的心智勞動是富有的秘鑰

(2006-08-04 10:27:28) 下一個

  

 
 來源: 砧板 於 06-08-02 08:12:18 
 
前一陣文學城首頁出現過一則新聞,導演周曉文對娛樂記者們道苦衷:自己一年最多可以準備和投拍一部電影,報酬是1000萬左右,而章子怡一年可以拍八部電影,每一部電影的報酬都可以是自己的年收入的幾倍。他慨歎,導演不如演員。

其實很長時期,我一直關注這樣的現象,我發現,那些需要複雜心智勞動的工作回報經常比不上一些相對簡單的心智勞動(這裏隻討論心智勞動,因為很多心智成分很低的體力勞動收入回報肯定很低)。

我想利用以下一些對比的例子來呈現我的觀察,並嚐試給出解釋:

(1)

導演:需要對電影的幾乎全部方麵負責,從劇本到舞台美術,從現場調度到進度管理,要對作品的曆史和社會背景有深刻的認識,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後期要對剪輯和製作,廣告與發行絞盡腦汁。

演員:雖然也需要文學素養,也需要社會曆史知識,但是她不需要對作品總體負責,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大打折扣。她其實隻要專注於表演,而很多最受歡迎的表演卻主要不是靠辛苦操練獲得的。我想每個導演在工作中付出的心智勞動都會超過章子怡。

(2)

美聲唱法演員:在正統的音樂學院裏花了比普通本科生更多的時間受“係統嚴格”的訓練,不僅要學音樂還要學語言,卻好象沒有什麽效率,畢業之後,除了一些大賽獲獎歌手還能混口飯吃,其他的生存都有困難。類似的有交響樂團樂手。

通俗歌手:大多數不要耗費那麽多光陰在學院裏受訓,但是掙起錢來毫不含糊,聽眾也多。當今最偉大的歌手都是通俗歌手。

(3)

金融分析師:可能很少有什麽職業比金融分析師心智勞動強度更大的了,每天埋頭在股市指標,技術圖標上,有的甚至要在自己編篡技術分析公式,編輯軟件程序。他們的收入可以很高,但是卻肯定有限。

交易師(尤其是自己賺自己的錢的,而不是替比人抄盤的):他們可以不懂複雜的指標體係,更不用自己去設計指標,或編寫編寫程序,他們甚至對金融理論可以一竅不通,不理睬投資組合÷投資決策理論。隻需憑著自己對股市的敏感和直覺,利用現成的軟件,幾個可以得心應手地使用的指標和圖標工具就夠了。他們的收入根本不是金融分析師可以望其項背的。

(4)

技術人員:比如編程人員,要花很長的時間學習專業技能,不僅指用於學校學習的時間,而且指經年經月的用於琢磨專業的時間。收入二十萬美元算是相當好的報酬。
經理人員: 需要花在專業技能上的時間,實在是可以少很多,學習的時候也輕鬆得多,在工作上需要一些心智勞動,但是肯定不如那些技術人員,但是他們靠簡單的重複智慧成果,就可以獲得天文數字得回報。

(5)

更一般的對比

有統計數字表明,就普通職業的平均水平而言,當代社會收入最高的是具有碩士學位的人群,而不是博士。原因可以想見,大多數博士學位獲得者要進入研究領域,心智勞動程度最高的一類職業;而碩士主要是進入非研究領域,心智勞動程度較低的職業領域,每個社會的情況都類似,研究職位的收入回報實在有限。

結論:

在上述不經意挑選的對比例子中,前者都是需要較高強度的心智勞動,但收入回報卻比較低,甚至相對而言非常低,後者也需要一些心智勞動,但是大多數隻需要簡單地重複某些心智勞動,卻可以得到大的多的勞動回報。

解釋

需要複雜心智勞動的工作,通常是倒騰思維產品,如果有成果,成果可以改變世界,如果沒有成果,結果跟垃圾差不多。思維產品對創造性要求很高,想一想,人類有史以來,大多數博士論文或教授們出品的學術論文毫無價值,如果不是這樣,人類要比現在現代幾個世紀,或者幾百個世紀。但是,物質產品的生產就沒有這種危險,可能製造廢品,卻不至於成批成批地報廢,不可能顆粒無收。而現代大規模生產的密鑰之一就是,簡單地重複有效的模式,比如麥當勞,就那幾樣東西大規模重複,掙大錢,中國的滿漢全席,至今跟謊言差不多,誰見識過滿漢全席?複雜而不能重複地製造,跟簡單重複卻大受歡迎,區別是如此之大。前者可能窮困潦倒,後者可能變成巨富。

啟示

離開那些倒騰思想的工作遠一點,尤其是製造那些如果不是最好,產品就是垃圾的工作,追尋那些跟簡單重複有效方式生產的工作。如果你想變成巨富,必須如此。如果你覺得拿比平均工資高的工資就是已經足夠榮耀和舒坦的,那就呆著吧,嗬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