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帶著對未來的期待和一絲不安,獨自來到美國工作生活。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個決定,剛好把我推入了近幾十年世界上最動蕩、最不尋常的幾年
剛來時,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鮮而充滿挑戰的:語言、文化、工作方式,還有那看似隨和卻很有邊界感的人際關係。我努力適應,在公司努力工作,按部就班生活。可誰能想到,剛穩定下來,疫情便悄然席卷而來。
那是一段無法用輕描淡寫帶過的歲月。城市封鎖,超市貨架空空,街上人影稀疏。更嚴重的是,作為亞裔麵孔,在那段時間第一次感受到所謂的歧視是什麽樣子。有人在地鐵上盯著你,有人故意避開你,也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肆意謾罵中國人帶來病毒。那些時刻讓我痛苦、憤怒、也無力。一個人漂泊在外,沒人替你說話,更沒人替你撐腰,隻能靠自己一天天熬過去。
但也正是這段艱難,讓我學會了更堅韌的活著。學會了不解釋,學會了在沉默裏堅持自己的善良與底線。居家辦公時,我也逼著自己學做飯、養花、健身,甚至開始跟著油管視頻練瑜伽,每一天的自己都在變得更強一點點。
艱難的時光總會過去。隨著疫苗普及,城市重啟,生活慢慢恢複,我也從陰霾中走了出來。那時候,我開始更懂得珍惜兩個字。珍惜朋友,珍惜家人,珍惜身邊每一個溫暖的人。原來生活裏並不是隻有孤獨和歧視,也有陌生人的善意、同事的鼓勵、甚至鄰居遞來的一句how are you。
這幾年中,也並不全是灰色的。中間我換了份更滿意的工作,搬了次更喜歡的小鎮,領養了一隻貓咪。它每天窩在我懷裏睡覺時,我就覺得:再苦再累,這個世界也還是值得繼續溫柔以待。
如果說疫情教會了我什麽,大概是:不要預設未來會一帆風順,但請相信自己有能力跨過所有泥濘。而當某天陽光重新透過雲層時,你會更懂得生活裏那些微小但真實的快樂。
走到今天,心態早已與當初不同。依然在異國他鄉,依然獨自打拚,但心已不再彷徨。世界從未溫柔過,但我們可以選擇溫柔麵對生活
寫給和我一樣,在過去這些年裏學會與自己和解,與世界較量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