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11-04 13:52:49) 下一個

秋天的早晨,像一場醒悟。天未亮透,風先醒來,帶著夜裏殘存的涼意,輕輕推開世界的門。空氣清澈得近乎理性,沒有夏天的急,也沒有冬天的重。它仿佛提醒人:熱鬧之後,總要學會安靜地活。

陽光在秋天不再逞強。它懂得退後,懂得把熱讓給風。那光不刺眼,隻輕輕鋪在地上,像思考後的溫柔。春天是希望,夏天是行動,秋天是理解——一種看清之後仍能微笑的理解。街道安靜,楓葉像燃盡的情緒,一片片落下;草地微濕,葉片像散亂的信箋,被風翻讀又合上。秋的美,在於不說——不解釋,不爭辯,隻讓時間自己顯影。

清晨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光與影在地上交談,沒有誰勝出。年輕時,我們總想做光;到了秋天,才懂影也有分寸。能照亮別人而不灼傷自己,這才叫成熟。

風裏有一股淡淡的香,不是花香,而是枯香。那是生命在衰老中的尊嚴。葉子在落下之前,還要努力地紅一回,這是它的禮貌。人也是這樣:不再追求不凋,而是想在消逝前留一點色彩。有人家的門口堆著南瓜,白的穩重,橙的熱烈,頂上一隻綠得古怪。那種刻意的排列,讓人想笑。人類怕空白,連腐爛也要裝飾。可笑之餘,也動人——因為我們都在為短暫找意義。

路邊的幽靈娃娃披著白布,在風中輕晃。它們不嚇人,反而溫柔。秋天的節日總帶點荒誕:人假裝麵對死亡,其實是想學著與失去相處。萬物都懂這個道理,唯獨人總要借節日提醒自己。

秋是最誠實的季節。它不討人喜歡,也不假裝熱烈。陽光該亮的時候亮,風該涼的時候涼,一切恰如其分。它讓人看見一種秩序:得有得的分寸,失有失的體麵。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走在樹下,我忽然明白,秋不是衰敗,而是完成。春天許諾,夏天實踐,秋天收束。葉落不是結束,而是歸還——把顏色還給光,把形狀還給風。人若懂得歸還,日子也會變得溫柔。

街的盡頭亮了。陽光照在楓葉上,像最後一次點燃的火。風卷起幾片葉,旋轉著墜落——幹淨、決絕、毫不悲傷。秋教人的,是如何優雅地結束。真正的成熟,不在掌聲,也不在堅持,而在能心平氣和地說:夠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