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會製造秩序——尤其是假秩序。
大學有 U.S. News,橄欖球有 AP Top 25;一個掛學術的牌子,一個披體育的外衣,骨子裏卻是同一種偏見在化妝。
大學排名靠“聲譽調查”:教授互評、院長互吹,彼此遞香水瓶取暖。名校越老越香,學生越貴越“優質”。
橄欖球排名靠“記者投票”:看球的少,看聯盟的多。SEC 像常春藤,一出生就贏。LSU 輸了照升,華盛頓贏了反降;USC 打爆密歇根,卻被遺忘在門外。評委說“傳統強隊”,其實就是體育版的“名校光環”。
大學排名有"聲譽鎖定"——前十永遠那幾家;橄欖球排名有“開季鎖定”——前十永遠那幾隊。大學排名看“財政資源”,球賽排名看“聯盟資源”;大學靠“學術自由”包裝數據,橄欖球靠“力量指數”掩蓋私心。前者是偽理性,後者是假激情;一個拿 Excel 騙你,一個拿比分騙你。
於是,美國就有了兩場同構的荒謬:教授忙著研究“排名方法學”,教練忙著研究“投票心理學”;大學打學術廣告,球隊打聯盟旗號;一個用“科研產出”裝點門麵,一個用“質量失利”自我安慰。
歸根結底,兩張榜單都在演同一出戲:名氣先行,事實殿後;傳統不死,邏輯靠邊。“美國的排名,不是為了比較誰強,而是為了證明他們需要被比較。
學術與橄欖球,不過是一體兩麵的幻覺——一個文質彬彬地荒唐,一個光明正大地胡鬧。”
博主看不慣傳統強隊在排名占benefit of doubt優勢,這也是沒道理的。傳統強隊的品牌優勢是掙來的,是對常年累月傑出戰績的肯定。完全合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