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文心

語言、文化、思想、藝術
個人資料
正文

《是美女還是猛虎?》 (小說)

(2025-07-26 13:23:03) 下一個

弗蘭克·斯托克頓著 浮世文心譯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半野蠻半開化的國王,盡管接受了一些遠方傳來的羅馬文明的啟蒙,他的很多想法,就像他那仍舊野蠻的一半那樣,仍然非常誇張生猛。他是個獨斷獨行、異想天開的人,就這樣我行我素,把很多幻想變成了現實。他常常沉溺於自言自語,而一旦他跟他自己達成了一致意見,那事就那樣定了。當他的國家風平浪靜,臣民都規規矩矩的時侯,他是很和善的;而當有點什麽風波,或有人越軌出格的時侯,他就更“和善”了。那是因為矯枉入正、修亂治平是最能給他帶來快樂的事。

在那些使他野蠻之性略顯文明的舶來觀念中,有一項就是建造公共鬥獸場。他堅信,通過人類與野獸的英勇搏鬥,可以陶冶民眾的情操,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

然而即使是在這裏,那股誇張而野性的想象力依然主導了一切。國王所建的鬥獸場,並不是為了讓百姓聆聽垂死角鬥士的悲壯吟唱,也不是為了讓他們目睹宗教信仰如何在饑餓野獸的血盆大口中終結,而是為了一個他認為更能激發人民心智能量的偉大目標。這座巨大的圓形劇場,環繞著階梯看台,藏有神秘的地下室與隱秘通道,成為了實現“詩意正義”的工具——在這裏,罪惡與美德都交由一位公正無私、不可賄賂的“機緣”來裁決與獎懲。

當一位臣民被控犯下某種足以引起國王興趣的罪行時,官方便會發布公告,告知百姓:在指定的某一天,罪犯的命運將於國王的鬥獸場中揭曉。這座鬥獸場的確配得上它的名聲——盡管它的外觀和設計源自異邦,它的用途卻完全出自這位國王的獨創。他是一個從頭到腳都堪稱為“王”的人,不受任何傳統約束,隨心所欲。他給所有假借來的人類思想和行為形式,都統統嫁接上自己那套旺盛的野性理想主義。

等到百姓都在看台上就位,國王也在朝臣們的簇擁中高高端坐王位,他便發出一個信號。隨即,他下方的一扇門緩緩打開,被告人走入鬥獸場,站在正中央。而在他正對麵,鬥獸場的另一側並排站立著兩扇一模一樣的門。被告有權也必須徑直走向那兩扇門,挑一扇打開。選哪扇都可以,完全聽憑他的心意——或者說,聽憑前麵提過的那位公正無私、不可收買的“機緣”來決定。

從他打開的那扇門中可能撲出一隻饑餓凶猛的猛虎——那是國中能找到最殘暴、最血性的猛獸。它會立刻朝他撲上去,把他撕得粉碎,那就是他“有罪”的證據與懲罰。

一旦命運這樣揭曉,沉悶的喪鍾隨之敲響,哀號聲從布置在鬥獸場外圈的“專業哭喪人”嘴中此起彼伏,整個看台上的觀眾也垂頭喪氣、緩緩離場,心中悲痛不已——這樣一位年輕俊美、或年老受敬的臣民,竟然落得如此可怖的下場。


但如果被告打開的是另一扇門,門後走出的便是一位美女——這是國王在眾多美貌臣民中,特地挑選出一位最符合他年紀與身份的,來獎賞他的“清白無罪”。至於他是否早已有妻有兒,或心有所屬、情有所歸,那都無關緊要——國王絕不容許這些瑣碎的個人小事來幹擾他那套獎懲分明、恢弘莊嚴的偉大製度。

接下來的儀式,與另一種結局一樣,立即在鬥獸場中舉行。又有一扇門在國王座下開啟,一名祭司走出,身後跟著一群唱詩的樂人和吹奏金號、翩翩起舞的少女。她們吹奏著歡樂的樂曲,跳著婚禮之舞,緩緩走向那對新人成雙成對站立的地方。婚禮也就在那時,當場愉快而鄭重地舉行了。

隨後,歡快的樂鍾齊聲大作,百姓們發出喜悅的高聲歡呼,那個清白無罪的人在灑滿鮮花的道路上牽著新娘回家——孩子們撒著花瓣走在前頭,熱鬧而莊嚴的一幕。

這就是國王那套半野蠻的司法製度。他認為,這製度的“絕對公正”顯而易見:被告毫無頭緒,根本不知道哪扇門後站著美女,哪扇門後藏著猛虎;他可以隨意選擇其中之一——卻完全不知道,下一刻等著自己的,是被猛虎撕裂,還是被一位陌生女子迎娶成婚。

有時猛虎藏在這扇門後,有時藏在那扇門後,位置並無定式。這個“法庭”所作出的裁決不僅公正,還具有一種可怕的“果斷”:隻要他“有罪”,那隻猛虎便會當場予以懲罰;而隻要他“無罪”,就立刻獲得一場婚禮的嘉獎——不論他願不願意接受。

在國王的鬥獸場中,沒有人逃得出“正義”的判決。

這項製度在國內極受歡迎。每當舉行重大審判的日子,百姓們聚集而來,誰也不知道自己將見證一場血腥屠殺,還是一場歡天喜地的婚禮。正是這種不可預知性,為整個場麵增添了別樣的刺激與趣味,否則這類活動又怎能吸引如此多的關注?

於是,廣大百姓得到了娛樂,也感到心滿意足;而那些講究思辨的人士,也找不到任何“不公”的理由——因為整個命運的選擇,明明都掌握在被告自己手裏,不是嗎?


這位半野蠻的國王,有一個美麗如他最瑰麗的幻想般的女兒,靈魂也如他本人一樣熾熱而驕矜。不用說,她是國王的掌上明珠,是他在人世間最深的摯愛。

而在他的朝臣中,有一位年輕人,血統清正卻卑微,正是那種在浪漫故事中最常見、愛上公主的典型人物。這位皇家少女對他非常滿意——他俊朗英勇,全國上下無出其右。而她對他的愛,飽含原始的野性,極端熾熱而強烈。

這段戀情悄悄延續了好幾個月,直到有一天,被國王撞破了。他毫不猶豫,也毫不動搖地“履行”起自己的職責:立刻下令將那青年關進地牢,並指定日期,讓他接受鬥獸場的審判。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格外重大的審判,不僅國王本人萬分關注,全國上下也都熱切地盯著這件事的發展。

此前,從未有過這樣的案件;從未有一位臣民膽敢愛上國王的女兒。雖然近來這樣的事逐漸變得稀鬆平常,但在當時,卻是既新奇又震撼的頭條大事。

全國的虎籠都被徹底搜尋一遍,隻為選出最凶猛、最殘忍的猛獸,好用在這場鬥獸場中的審判。與此同時,全國上下的妙齡美女也由本領高強的裁判們細細篩選,以便若命運不將那青年送入虎口,至少能為他配上一位“相稱”的新娘。

當然,眾人心知肚明:那所謂的“罪行”確實存在——他愛上了公主。無論是他本人、公主,還是旁觀者,都不曾想過要否認這個事實。但國王決不會容許這樣一個小小的“事實”,來妨礙他心愛製度的運行——畢竟,他從這套審判機製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與滿足。

無論結果如何,那青年終將“得到處理”;而國王則會從觀賞這出大戲的進展中得到審美的愉悅。這場戲劇的結局會告訴人們:一個青年竟敢愛上公主,這事,到底是不是“錯”。


審判之日終於到來。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擠滿了鬥獸場那一層層巨大的看台;而那些沒能進場的群眾,則在場外牆邊擁作一團,不肯離去。國王與他的朝臣早已就位,端坐於那兩扇門的對麵——那是一對命運之門,因其一模一樣而更顯可怖。

一切就緒,信號發出。國王座下的一扇門緩緩開啟,公主的戀人走入了鬥獸場。他身形高挑,容貌俊美,金發熠熠,他一現身,全場便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聲,夾雜著敬仰與憂慮。場中一半的人此前甚至不知道,世上竟有這般出眾的青年。難怪公主會愛上他!而如今,他竟然要在這裏接受那樣的命運裁決,真是令人難以承受的悲劇!

那青年緩緩走入鬥獸場,依照慣例,轉身向國王鞠了一躬。但他此刻心裏根本沒有那位王者的存在——他的目光始終牢牢盯著坐在國王右手邊的公主。

若不是她性格中那野蠻的一半,這位公主或許根本不會出現在現場。但她那熾烈、激昂的靈魂,根本無法容許自己缺席——因為這一刻,她牽係得太深,牽動得太苦。從國王下令讓她的戀人在鬥獸場中決定命運的那一刻起,她便晝夜不息、心無旁騖,滿腦子都在盤算這件大事,以及與之有關的一切細節。

她擁有的權勢、力量、影響力和堅強意誌,在所有曾卷入類似案件的人中,無人能出其右。她做到了前人從未做到的事——她得知了那兩扇門背後的秘密。她知道,哪一間屋子裏,是張開鐵欄、藏著猛虎的牢籠;而哪一間,則靜靜等著那位“命定新娘”。

這兩扇厚重的門,門後還掛著沉沉的獸皮,任何聲音或動靜都無法從內透出,被告人在走近、準備開啟門閂時,是不可能得到半點暗示的。但黃金的力量,加上女人堅不可摧的意誌,讓這個秘密最終落入了公主之手。

她不僅知道哪扇門後藏著那位一旦門開便會滿麵羞紅、光彩照人的女子——她還知道那女子是誰。那是宮廷中最美最嬌的一位少女,若那青年被判無罪,她便是賜給他的獎賞。公主恨透了她。

她曾不止一次地看見,或者說以為自己看見,那位美人向她的戀人投去傾慕的目光;她有時甚至覺得,那些目光被注意到了,甚至得到了回應。她也見過他們交談——不過是寥寥數語、片刻之間,但短短幾句話也足以說盡千言萬語。或許隻是些無關緊要的閑談,但她怎麽可能安心相信那就是全部?

那姑娘是美的,但她竟敢抬眼看向公主所愛之人——這就足夠了。於是,公主便用她血脈中那一整條野蠻祖先傳下來的全部激情與狠烈,去恨那扇門後,正在臉紅顫抖的女人。

當那青年轉過頭來望向她,兩人目光交匯時,她坐在眾多緊張觀眾中間,臉色比任何人都還要蒼白。他一眼就看出,她已經知道了哪扇門後藏著猛虎,哪扇門後站著那女子。這種洞察的直覺,是靈魂相通的人才會擁有的。

他本就料定她會知道。他了解她的性情,確信她絕不會安於無知,必定想盡辦法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這件連國王都不知、其他人更無從得知的秘密。

要想確知哪一扇是他該開的門,唯一的一線希望,就全在公主能揭開這重重迷霧。而當他望向她的那一瞬,他便明白:她已經做到了——正如他心中始終堅信的那樣,她一定會做到的。

就在那一刻,他迅疾而焦灼的目光向她發問:“哪一扇?” 這道無聲的詢問,對她而言卻清晰如雷霆——仿佛他不是站在鬥獸場中默然相望,而是隔空大聲呼喊。

一瞬都不能耽擱。問題是在一眨眼之間拋出的,回答也必須在電光驚閃的刹那給出。

她的右臂正擱在麵前那條鋪著軟墊的欄杆上。她抬起手,迅速而細微地朝右邊動了一下。沒有任何人看見,除了她的戀人。場上所有的目光,除了他的,都緊緊盯著鬥獸場中央這位即將作出抉擇的青年。

他轉過身去,腳步堅定而迅速地走過那片空曠的場地。全場的心跳仿佛同時停頓,呼吸盡數屏住,所有的目光都死死盯在他的身上。他沒有絲毫猶豫,徑直走向右邊那扇門,伸手,將門打開。

現在,故事的關鍵是:那扇門後出現的,是猛虎,還是美女?

越是深思這個問題,越是難以作答。它牽涉到對人心的探究——那是一片錯綜複雜的情欲迷宮,極難找到出路的。親愛的讀者,請你試著想一想——但別想如果是你,而是——那位血氣方剛、不脫野性的公主會怎麽選擇。她的靈魂正被絕望與嫉妒的烈火炙烤至白熱。

她已經失去了他——但問題是:她願意讓誰來擁有他?

不知多少次,在清醒時或夢中,她都曾因恐懼而驚叫出聲,用雙手捂住臉龐,隻因腦中浮現那可怕的一幕——她的戀人推開那扇門,而門後,正有猛虎張著血盆大口等著撕裂他。

然而,多少次 —— 更多更多的多少次 —— 她在腦海中看到他走向“另一扇門”!每當她在痛苦的幻想中,看見他推開那扇門、因狂喜而驟然一震時,她便咬牙切齒、撕扯頭發;每當她看見他飛奔向那名女子,迎向她因勝利而泛紅的雙頰、熠熠生輝的眼神時,她的靈魂仿佛燃燒起來;她看見他牽起那女子的手,滿身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聽見人群中爆發出歡騰的歡呼,喜慶的鍾聲在空中瘋狂回響;她看見祭司與那群載歌載舞的隨從緩緩走向他們,在她眼前將他與那女子結為夫妻;她還看見他們一同步上那鋪滿鮮花的道路,步步遠去,而身後是山呼海嘯般的歡笑與喝彩聲——在那轟然的人聲中,她那一道絕望的尖叫,被徹底淹沒了。

難道讓他立刻死去 —— 去往那半野蠻的未來世界裏的福澤之地等待著她 —— 不是更好嗎?

可是,那頭可怕的猛虎,那撕心裂肺的慘叫,那噴湧而出的鮮血啊!

她的決定是在一瞬間表達的,但這個決定,卻是在無數個痛苦的晝夜反複思量後才做出的。她早就知道他會向她尋求答案,她也早已決定自己該如何回應。於是,在那決定性的刹那,她毫不猶豫地抬起手,指向了右邊。

很難知道她倒底做出了什麽樣的決定。而我也不想假定我能解答此謎。因此,我把這個問題留給你們各位:

那扇門打開後,出現的——是美女,還是猛虎?

【譯後記]

《是美女還是猛虎?》(The Lady Or The Tiger?)是美國作家弗蘭克·斯托克頓(Frank Stockton)發表於1882年的一篇短篇小說。弗蘭克·斯托克頓生於1834,死於1902,跟著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傑克·倫敦等是同時代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男人更在意他的女人的身體,而女人更在意她的男人的心”。 “在意”是個含義模糊的詞匯。】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found distinct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sponses to different types of infidelity.
Men are more upset by their female partners’ physical infidelity.
Women are more upset by their male partners’ emotional infidelity.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當他從另一個女人那裏得到了他“在意”的“女人的身體”時,何以見得他還會把心留給你(原來的女人)呢?】
當然不能100%保證他還會把心留給原來的女人;但可能性還是有的。
例如,查爾斯得到了戴安娜的身體,可是他還是把心留給他原來的女人卡米拉。
同理,此文中,青年得到了宮廷侍女的身體,也還是有可能像查爾斯那樣,把他的心留給公主。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有各種各樣的男人,也有各種各樣的女人。哪裏能一概而論?】
統計學、大數字預測的結果,確實不會每次都出現,隻是那個結果出現的概率比較高一些。
(隨機挑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男人比女人高的情況更多,但不是每一對都是男人比女人高。)
假設某一結果出現的概率是60%,那麽,讓讀者猜,讀者應該選概率高的結果。
浮世文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男人更在意他的女人的身體,而女人更在意她的男人的心”。 “在意”是個含義模糊的詞匯。況且,當他從另一個女人那裏得到了他“在意”的“女人的身體”時,何以見得他還會把心留給你(原來的女人)呢?有各種各樣的男人,也有各種各樣的女人。哪裏能一概而論?斯托克頓說“很難知道她倒底做出了什麽樣的決定。而我也不想假定我能解答此謎”,一點也沒錯。人貴有自知之明。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那扇門打開後,出現的——是美女,還是猛虎?】
出現的應該是女人吧?
心理學家們說:男人更在意他的女人的身體,而女人更在意她的男人的心。
根據這個說法,對公主來說,她的男人和另一個女人結婚,他的身體和別人在一起,並不是最糟糕的事。
小說作者 Frank Stockton 是男人。在十九世紀,心理學知識還不普遍。也許他會以男人之心,度女人之腹,做出錯誤的判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