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和公司博弈專利產權的職場十年經曆:5. 複而往之(下)
伽子羅衿
這回伽子緊抓住這已被實驗完美驗證的發明。挑起事端後獲公司電郵回函,還附一份第三方發表的專利。函中承認沒有提交該發明申請專利,理由是雙氣囊技術已有專利。這就是付件的那篇第三方專利,關於利用雙氣囊進行車內腿部碰撞的保護。這和伽子的發明風馬牛不相及。同用雙氣囊,那個是為在腿部前狹窄空間內共同增加受撞麵積,伽子的是通過一個氣囊撞擊另一氣囊讓後者滾到正確的工作位置上,滾動中抵消頭部在斜撞擊中產生的轉動;二者講究完全迥異!
公司再次耍流氓:反正我已應付,對不對路不管。戰端一起,伽子沒有什麽好客氣,反正公事公辦,將他的駁斥一股腦寫進回信,並再次強調任何當下傳統手段解決此問題皆難脫采用伽子的發明,可獲巨大收益。這個再強調也不過是再次對牛彈琴。時公司開始麵臨醜聞引起的動蕩,他們才不在乎失不失去什麽巨大收益。當然,伽子進行駁斥,建立在回函所說的“發明沒有提交”;他也隻能相信是如此。
見識過專利戰中盡可能強調己方與對方的差異,未見一開場即矮化自己、求同棄異、將發明放棄。伽子於前次專利被否定算法部分提交時還能自嘲道:“這分明是要平衡掉伽子的太聰明”,這回則不知該“分明”出個什麽分明了。難不成因前專利和公司進行博弈,他們便在這方麵開始限製起伽子,竟置潛在的收益於不顧?這次為公司作出差不多“拯救性”的貢獻,M卻連個屁話表示都沒有。雖此“分明”沒那麽分明,一係列的事還是讓伽子在“上層建築領域”上感受到冷暴力。這個冷暴力不體現在工作人際交往中,而在個人獲得榮譽上。
既上了博弈之路還以為一切如常,便是伽子自作多情了。心中窩著火,正逢公司醜聞搞得連日本總部也操心,向全球員工號召搞發明創新,有好點子還可直報天庭。他便把軍工項目中所積累的專利知識串成一份十餘頁產業落實PPT,之中有意表達一份強烈的話外音:成果斐然卻不待公正,一股腦發至各層主管及營銷部,泄窩火之氣。最高一層營銷部頭頭還很快回郵說要談一談,因為公司正著手分離出一個準軍工安全部門。很少來小組辦公室的M直抵伽子辦公桌:“你應先於部門內部討論後再對外發送!”M不滿,甚至跑至小組麵前;然而在有日本總部“聖旨”在先的情形下,他也不能拿伽子怎麽樣。
既涉博弈,伽子也利用博弈能保護自己之處示威一把。從上帝的視角看,還可以捽得更凶些,捽得更多些。捽出天大的洞,較起勁來,律師之前絕不缺托辭,加上有那“報複”一說等著墊底,掉坑裏的隻能是公司。然而事實上,整個博弈中伽子並無寸捽之心,有意搞捽僅此一次。
伽子與公司博弈僅發生於包括M在內之上層數人中。局外人,包括小組頭及再高一層的頭頭,都是霧裏看花,不知背後真相。另一點,伽子做到工作就是工作,一如既往的平和的人際交往不受博弈行動的任何影響,對博弈中的人物亦如此。
曾一同合作為公司撰寫在一汽車技術年會上發表腿部撞擊生物力學論文的白人女同事A注意到伽子。關切中她向伽子透露她正受著的一份待遇:人事部每周都發給她一份上班時間清單;故每早如果遲到她隻好等他人刷卡時混進門。問公司為何不一視同仁,公司答:“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這就是冷暴力吧!她自知得罪了誰。同病相憐,伽子也交流了些自身情況,但保留博弈未說。正找工作的她好心救伽子,分享她正收集著的就業行情,鼓動伽子也這麽做。她後去了一家德資汽車公司。
伽子情況特殊,非一走了之;若真有冷暴力來臨,隻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伽子發現自己的汽車碰撞人體生物工程學會會員身份沒了。久無活動通知,詢問學會方知被公司取消。此屬大頭頭M不會上心之小事,故絕非出自M之手,但伽子還是直接上訴M請他指示下麵人更正。伽子由電子部回歸小組未“官複原職”,隻被恢複的這個會員身份至少要在名義上保護住。如此這般將來兵擋,確也讓頭頂上的校尉倌佐留出些寬鬆來。
一日,伽子查看項目進展時,在碰撞實驗室撞見自己的發明正在一韓國汽車項目上測試。這時美國政府的撞車安全評估升級正式出台;即:購車時關注的品牌四星、五星的那星級評判正式包括車體正麵斜碰撞。他向實驗員了解情況後,借此機會,抓個雞毛當火槍,為這份發明再打上一槍。信中繼續強化那兩個點和一個強調——任何當下傳統手段解決這個問題都逃脫不掉采用伽子的發明。這次申訴信不僅直發M,還升級發到上麵一位CEO。他不久前由電子部門調升過來,了解伽子十年前在電子部的輝煌。這回,事情出現轉機。
(全文:1.始於孟浪,2.續而徨之,3.奮而抗之,4.恍而過之,5.複而往之,6.破產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