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的結局

結局已預定,己意隱其蹤。 不思個中味,枉然忙匆匆!
正文

秦川康老三(2):花樣少年

(2024-12-04 09:07:01) 下一個

 

秦川康老三 (2)- 花樣少

2.

 

童年一晃就過去了,康老三眼看到了上學的年齡。康善祥,趙治華夫婦就開始商量他這個兒子上學的事。康老三聽到父母的談話後,就知道他要象姐姐哥哥們一樣去學校上學了。

 

康老三的個性生來內向靦腆,比較怕見生人,更怕跟生人說話。即使跟他的父母,他也比較怕父親,因為父親有時比較嚴厲;他不太怕母親,因為母親要隨和一點。所以,在他的記憶裏,與父親的談話很少,在母親那裏則比較放縱,挨母親罵也多一些。

 

要上學了,他便心裏有些打鼓,不知道老師長什麽樣,也不知道其他孩子(同學)會怎麽樣。由於他內向,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任何人,父母也不知道。但是他的行為卻暴露了他對上學的擔憂。

 

有一天不知他兄弟姐妹中的那一位知道康老三要上學,聽說一年級的教書先生因故要來他們村,就告訴康老三說:過會兒先生要到我們村來,去村西頭的誰誰家,完後先生會回他村去,正好要穿過我們村,經過我們家,我們可以在家看先生從門前過。康老三聽後又興奮又緊張。他興奮是能見一次先生,看他長什麽樣,凶不凶;而緊張的是先生是外村的生人,他心裏莫名地有些怕。

 

終於,先生在村西頭辦完了事,要穿過村子回家了。康老三知道後趕緊躲回家裏,他不由自主地把他家的前門關了起來。由於他家的門並是不是那種很嚴實的門,有很多縫隙,康老三便躲在門後,從門縫隙中緊張地看先生從門前經過。

 

這一切都被他父母看到了。

 

康老三的父親很明白事理,是個很講道理的人,他能把什麽事情都講的清清楚楚,而且極具耐心,在當地這種人被稱為“能行人”。康老三的父親就是一位非常能行的“能行人”,非常象現在我們常說的心理學家。

 

康老三的父親經常的一句口頭禪是“話語是開心的鑰匙!”。他對孩子們經常講很多道理,誰有什麽事情或者困難,他會把那件事情給孩子從方方麵麵進行分析,解除孩子心中的疑慮,教導孩子怎麽做。孩子可能第一次沒做好,或者做錯了,他也不責怪孩子,繼續給孩子講道理。但是,一旦他給孩子很耐心地講過幾次道理後,孩子如果還犯錯,還做不好,那麽父親就很嚴厲了,非罵你個狗血噴的頭不可,一直罵到你改正錯誤,做好為止。

 

在康老三的記憶裏,父親很少罵他,因為自己比較膽小,做事情也比較認真,父親說過的話他記得挺牢,也做的挺好,父親就不罵他,有時還會表揚他。

 

這次,父親看見康老三有些怕先生,怕上學,就對他說:沒什麽好怕的。先生的任務就是教書,先生就會喜歡學習好而且聽老師話的孩子。你在家很聽話,在學校也會很聽先生的話,先生就會喜歡你。隻要你好好學習,把學習搞好,先生就會更喜歡你。並且,學校裏還有你三姐,她可以帶你去上學。你三姐比你高幾年級,她可以在學校保護你,你課程有不懂的,也可以問她。所以沒什麽好怕的,最後還有父母。先生你也看見了,很好啊。

 

經過父親的一番說教,康老三心裏真的就不太怕上學了。

 

多少年後,康老三在美國接受了基督教教義,成為一名基督徒。他會經常想起來自己的父親怎樣愛自己的孩子,怎樣苦口婆心地給他們講道理,怎樣在孩子屢教不改的情況嚴厲的責備孩子。正是自己生身父親的行為,讓他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天父上帝更偉大的愛,更持久的教導和對罪惡的嚴厲懲罰。

 

父親的教導,消除了康老三對上學的疑慮和對先生同學的懼怕,他很快就上一年級了。正如父親預料的那樣,康老三在學校是聽話的孩子,能認真踏實學習的孩子,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

 

那時,每學期學校都會給優秀生發獎狀,康老三每年都會給家裏帶回好幾張獎狀回來,他父母也就很高興。

 

當時,康老三家有一麵牆,堪稱他們家的“榮譽牆”。

這麵牆的最上麵是馬恩列斯毛(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五位偉人的巨幅畫像,畫像的兩邊是一副對聯。在畫像的下麵,貼滿了各種榮譽獎狀,全部是由康老三的兄弟姐妹和他自己所得。密密麻麻一大片,好不壯觀,相當令人激動,令人感到驕傲。但我想,最驕傲的應該是他們的父母。

時間過的很快,康老三很快就到了小學四年級。也就是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這件事情戲劇性地改變了康老三少年生活的很多方麵,使得他有了別樣的少年經曆。

3。

事情是這樣的:

康老三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學習一直很好,年年在班級裏學習第一,年年得各種獎狀回家。這應該很好,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有一天母親在自家自留地裏幹活,偶爾發現誰把一條皮帶丟在了他們家地理。她撿起來一看,就發現那是剛給康老三買的新皮帶。她不解,孩子怎麽會把皮帶丟到自家地裏?很快她就明白了,因為自家的地就在去學校的路邊,孩子可能在自家地裏大小便,把皮帶給丟了。

當時當地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自留地需要施肥,那麽如果在外邊需要大小便,方便的話就在自家地裏,其實也更具有安全性和隱秘性。康老三可能就是在上學去的路上,在自家地裏大小便,不小心把皮帶丟了。他自所以自己沒發現,是因為他的褲子上還有一道鬆緊帶,沒有皮帶也無大礙。

等康老三放學回家厚母親一問,他才發現把皮帶丟了而不自知。當時母親問過便罷,也沒放在心上。但不久發生的另一件事使得康老三的父母開始擔憂起來。

家裏給康老三買了新皮帶,還買了一支新鋼筆。過了不久,他把新鋼筆也給丟了。這下父母有些著急了,他們認為孩子學習太認真,盡管年年考第一,但那都是在壓力下得到的。盡管他自己不說,但接連丟皮帶和丟鋼筆兩件事說明孩子壓力大,有些犯迷糊。

於是,父親決定讓康老三在四年級留級一年,放鬆放鬆。這個決定相當前衛,在他發現孩子稍有壓力的情況下他首先考慮的事孩子的健康。不像我們現代很多父母,無論是國內或者在國外,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成績,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身體,他們以孩子能夠不斷跳級為榮。而康老三的父母不是這樣,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

做了決定厚,康老三的父親就去找孩子的班主任,說要讓康老三在四年級留一級。班主任不同意,說沒發現康老三有任何問題。康老三的父親就去找校長。

當時的校長與康家是一個村的。康老三家的輩分比較大,校長把康老三的父親叫“三爺”,盡管年齡沒大那麽多。父親就把自己的擔憂跟校長仔仔細細說了一遍,然後問校長能否讓孩子在四年級留級一年。校長說:三爺,首先康老三在學校一直考第一,我們不能讓留。第二,我們學校老師沒發現他有任何問題,所以更不能讓留級。

 

康老三的父親聽後問:不能留級校長答:不能留!父親再問真的不能留級校長答真的不能留父親最後說行啊,那我孩子今年上完,明年就不上學,就在家玩一年再上。

校長聽了康老三父親的最後回答,徹底沒脾氣了,隻好答應讓康老三在四年級留一級。這消息很快傳遍了學校,所有老師都知道四年級的康老三學習第一,但他父親要讓他留級一年,人人稱奇。

其中五年級有位老師姓任,覺得這事特別有意思,在學校裏見到康老三就要跟他聊聊,後來他們竟然象朋友一樣。

記得這位任老師愛打籃球,也愛打乒乓球。有次他忘記帶乒乓球,正好碰見康老三,便問康老三帶沒帶乒乓球。康老三說帶了球,咱自己的,你拿去打吧,不用急著還。

這話一出,把任老師逗的哈哈大笑,這小家夥儼然在跟朋友說話。他們的關係越發親近,任老師越發喜歡這孩子。

後來康老三在四年級留級一年,本來那些課程他就學的很好,並沒有太大壓力,可能小男孩犯迷惑,才連續丟了皮帶和鋼筆。這下好,在四年級留一年,那些課程再學一遍,就根本沒事幹一樣。

不久,學校要組織各班級進行歌舞比賽,康老三的班主任要好好表現一番,因為他是從其它學校剛調動過來的。這位姓葛的班主任首先從他原來的學校請了一位音樂女教師來親自給自己的班級挑選舞蹈和教舞蹈。音樂女教師給葛老師說要挑選四名男同學和四名女同學,一起跳當時紅極一時的少數民族舞蹈"阿瓦人民唱新歌"。班主任葛老師首先想到的就是康老三作為男同學的一員,因為他現在沒事幹。然後挑選了其他三位男同學和四位女同學。

起初,康老三並不想進這個舞蹈隊學跳舞,但班主任定了,他也沒辦法。後來,葛老師請的那個音樂女教師來了,人長的又年輕又漂亮,還會唱歌跳舞。康老三看見了,就從心裏麵喜歡這個女老師,馬上就對學"阿瓦人民唱新歌"的歌舞來了精神,學習就特別認真。

這首歌很歡快,調子很流暢,其舞蹈具有少數民族特有的豪邁和浪漫,據說現在都成了廣場舞蹈者的所愛,網上有很多視頻可以看。歌詞如下:

村村寨寨

哎打起鼓敲起鑼

阿瓦唱新歌

共產黨光輝照邊疆

山笑水笑人歡樂

社會主義好

哎架起幸福橋哎哎哎

道路越走越寬闊越寬闊

哎江三木羅

山山嶺嶺

哎歌聲起紅旗飄

閃閃銀鋤落

毛主席號召記心窩

清清河水上山坡

茶園綠油油

哎梯田翻金波哎哎哎

勝利花開千萬朵千萬朵

哎江三木羅

。。。。。。

剛開始學跳這個舞蹈時,康老三覺得很別扭,動作很僵硬。但他跟者音樂女教師的示範動作很認真地學習和揣摩,慢慢就有了感覺,後來越跳越流暢。特別是舞蹈中間有一個少數民族舞蹈特有的抖動肩膀的動作,同學們都學不好,比較僵硬。但康老三學進去了,覺得跳起來很自如很流暢,女老師就誇他學的好,他心裏那個美啊,比得了優秀學生獎還要美。也可能他得獎太多了,麻木了。

最後,學校各班級節目比賽,康老三班級的舞蹈隊,不負眾望,一舉奪魁。很多老師同學都覺得康老三那個抖動肩膀的動作非常傳神。他的班主任葛老師拿那個動作跟他開玩笑,那個他的"好朋友"五年級的任老師更是拿那個動作跟他尋開心。

後來多少年後,康老三經常開玩笑說自己的成名歌舞處女作是"阿瓦人民唱新歌"

那時康老三心情大好,似乎記憶力也蹭蹭上升,不久就發生了另外一件令人稱奇的事情。

雖然說留級一年,算術都是學過的,語文也是學過的,但作文不一樣,作文題目都是新的,都要自己寫新的。

有次上語文課,寫作文,題目是"拾棉花"。就是關於那時學農,幫生產隊拾棉花。這個題目是新的,語文老師葛老師怕學生不知道怎麽寫,就自己寫了一篇範文,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讀了一遍,然後叫大家自己寫。當然,寫作文是件難事,都是需要很多天才叫作業的。

當時課堂上老師讀範文時,康老三突發奇想,心裏說老師在上麵讀,我就用心記,看在心裏能記多少。老師讀完後,康老三就默默地把自己心裏記憶的再默寫出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竟然把老師的整篇範文都記錄下來了。然後,還沒下課,他壯著膽子就把自己記錄的範文交給葛老師了。

葛老師看後大吃一驚,連連稱奇,說不可思議,自己就讀了一遍,這小家夥竟然能完整用腦子記下來。隨後在課堂上,把康老三記錄的給大家讀了一遍,給他這次作文滿分。

實際上康老三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他就能把那麽長的範文用心記下來,而以前或者後來,他的記憶力也沒那麽好,真是怪事。

所以康老三後來說,作文"拾棉花"是他成名作文處女作。

4。

四年級留級一年,康老三玩的很開心,很快就升五年級了。他的五年級班主任不是他的"好朋友"任老師,而是一位劉老師,因為五年級跟四年級一樣有兩個班。其實沒關係,劉老師也很喜歡康老三。

在五年級康老三更是經曆了許多特別有趣的事情,這都來源於他父親讓他在四年級留了一級。聽我慢慢道來。

五年級康老三的班主任是劉老師,教語文,另外一位葛老師教他們算數。大家可能已經想到了康老三四年級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姓葛的老師。說來奇怪,這兩位葛老師還都是從以前同一個學校調過來,他們本來就在同一個地方。隻不過一個教語文,另一個教算術。

這個葛老師教五年級算術很有一套教學方法,課程講的極好極清楚。有這麽一位算術老師,康老三覺得五年級算術學的非常輕鬆。

當時他們鄉村學校的學生每天去三趟學校早上六點多,七點之前去學校,先是上早操,然後是一節語文閱讀課,再上一節算術課。大概學生能在八點四十分左右上完課,九點之前回到家吃早飯。

吃完早飯,大概十點又回到學校上中午課。一般會有三節課,大概一節是自習課做作業。到12點半左右再回到家吃午飯,吃完午飯,第三次去學校。大概下午一點半左右到校,午休半小時,兩點開始上課,有一節正式課,還有一節自習課,然後是課外活動。最後下午六點左右從學校回到家吃晚飯。

有些年級的同學晚上在家做作業,有些年級可能晚上還要去學校上晚自習。

由於小學距離村莊就一華裏的距離,學生來回學校很方便。實際上到中學時,學校距離村莊三華裏以內,很多學生照樣一天來回跑三趟。由於都是靠兩條腿走路,所以當地的學生一般體質都很好,就是自然鍛煉的緣故。

介紹了這些當地學校的特點後,我們就可以再回到康老三的故事上來。

康老三上學後有個習慣,他早上上完算術課回家,都是在家先做完算術作業,然後才吃早飯。而中午在家吃飯時,他不做作業。

這是為什麽呢?

這是因為他上課總是很認真聽老師講課,基本就完全領會了課程的內容,到他早飯回家時,正好是剛上完算術課,他可以很快做完作業。還有一點很重要,吃早飯時哥哥姐姐都從學校回家了,他萬一做作業有什麽問題,隨便問誰就都解決了。故此,他做算術作業都效率奇高。而且,他早飯也吃的非常快,因為作業做完了,飯也涼到正好吃的時候,幾下就完成任務了。

所以,早飯後很多時候都是他先到其他小夥伴家等他們一起去上學。

早飯後回到學校,他早早就把算術作業本交上去了。

五年級算術老師葛老師早就聽說過康老三在四年級的事情,現在發現康老三總是早飯後就交了作業,總是全對。而其他很多同學還沒開始做作業呢,要等到上午上自習課的時候才開始。而康老三在自習課的時候很多時候就沒事幹,特別是下午上自習課的時候,拿著鋼筆在那兒下意識地練習寫字。

這樣葛老師就有了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讓康老三在下午上自習課的時候幫自己給其他學生批改算術作業。這樣一舉兩得,一方麵自己不必去批改那些無聊的算術作業,而康老三也可以在批左右時發現做這些作業時可能出現的錯誤,進一步加深理解所學的課程。

顯然葛老師這個想法太瘋狂,因為在這個學校的曆史上還沒有一個老師讓自己班上學生來為其他同學批改作業,隻有葛老師能想出來,也隻有那個年代能做出來。

康老三自然很喜歡葛老師讓他給其他同學批改算術作業,覺得很有成就感,很自豪,那顆小小的心靈美的不行。而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其他老師那裏,他們起先覺得不可思議,後來想到康老三在四年級的表現,也就接受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

康老三幫葛老師批改其他同學算術作業是在葛老師的辦公室裏,而葛老師跟班主任劉老師共用一個辦公室,兩位老師沒事幹,就在那兒聊天。康老三的"朋友"老師任老師也經常會過來,加入到其他兩位老師的行列,海闊天空的聊一通。康老三一邊批改作業,一邊有一搭沒一搭聽老師們聊天,覺得很有趣。有時他聽認真了,就停下批改作業的手,任老師看見了,就會笑著說認真批改作業!

也正因為康老三自己聽到了老師們在一起的很多八卦,他幼小的心靈逐漸懂得了,不管你原來多麽敬仰的人,他們如果脫去了偽裝的外衣,也就是一般人,也就是你,我,他中的一員而已。

這葛老師一讓康老三批改算術作業,班主任劉老師覺得也應該給康老三找點別的事幹,為他的班級服務。

這時正好是批林批孔的高潮時候,學校讓大家都寫批林批孔的文章,劉老師發現康老三的批林批孔文章寫的挺好,就讓他到學校會上念批林批孔的文章。其實,五年級的小孩子懂個屁的批林批孔,都是從報紙上抄來的。

後來學校各班又搞文藝比賽,劉老師覺得使用康老三的機會又來了,他知道康老三他們在四年級時跳"阿瓦人民唱新歌"很轟動,他這次也想搞個轟動的。後來劉老師給康老三建議說我們這次搞個批林批孔的話劇一樣的小品,保準能轟動。你想想怎麽搞,然後寫個劇本,寫完後給我看看。

康老三接到任務後也覺得劉老師說的有道理,就開始收集批林批孔的重要材料,思索搞個什麽東西出來。最後,他覺得孔子幹的最大一件"壞事"就是誅殺少正卯,所以就寫了個劇本,名叫"孔老二怒殺少正卯"。把批林批孔中自己看到的有關資料串聯起來,然後故事化,形象化。劉老師看了劇本後,高興地說不錯,不錯,我們就開始挑選同學來排練。

本來,劉老師想讓康老三擔任一個主角,但康老三執意不肯,還是內向性格使然,劉老師也隻好作罷。最後鬼使神差,康老三在該劇中飾演孔子的一個學生,給先生送十條幹肉的學生。可能冥冥中在康老三的下意識裏,他覺得自己隻配做孔子的一個學生而已。

後來果然如劉老師所想,"孔老二怒殺少正卯"的話劇小品由於緊密聯係實際,有具象化,並有不少搞笑的成分,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

但現在想想,在那個荒唐的年代,一群不讀儒家經典,不了解何為儒學的小學老師們,和一群四五年級的小屁孩也來批至聖先師孔子,真是中國的悲哀,無知者無畏也!

但不管怎麽樣,由於康老三的父母愛惜自家兒子的身體健康,讓康老三在四年級留級一年,從而改變了他在學校的生活軌跡,使得她的學習更自如,更如魚得水,使得他的人生態度更自信,卻是千真萬確的。我們在這裏看到了康老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思維的超越性。

最後,康老三在五年級的生活以一個令人意想不到,或者說令人忍俊不禁的事件結束了。讓我來告訴你這件可愛而有趣的事件,但對他來說,當時卻感到是莫大的羞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