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蘇菲看世界

如果您和我一樣,追求一顆有趣而無用的靈魂,那麽請來跟我來,我們一起去看世界。
正文

23)2024年非洲四國遊 – 南非語的前世今生

(2024-11-13 20:53:34) 下一個

第二十天:參觀溫得和克市區

昨晚一夜幾乎沒有睡覺,太冷了。早晨起來終於體驗了著名的沙漠大霧,走在外麵撲麵感到細細的雨絲,導遊說這不是雨,是霧裏的水汽。納米沙漠降雨量特少但一年中有180天有晨霧,霧裏的水汽是當地植物水份主要來源。我們慶幸昨天已經看過日出了,要不今天可就看不成了。

風塵仆仆開了五個小時回到了首都。導遊應大家要求帶我們去了一家當地特色餐廳。好吃,點了土雞炸魚和墩牛肉,都非常地道,土雞很有雞味,肉質筋鬥,皮都是脆的,軟硬適中,是個愛運動的好雞。隊裏三大挑都吃得眉開眼笑:不吃兩條腿的班長,不吃牛羊肉的旅長還有一點辣都不能吃的教授夫人都吃得盡興,除了當地人主食pap(玉米坨)大家都不愛吃之外,基本上光盤。特別是教授夫人,她一般吃得很少,但這次完全沒有保留。

吃飯的時候我成了大家打趣的對象,因為我老公追我的行蹤追到納米比亞了。剛到餐廳F導收到一條短信尋問當地報紙有無報導一加拿大10人團的消息,大家左看右看最後都指著我,哈哈肯定是主席的老公在找主席,因為除我和小妹之外都是一對的,而小妹一直和她先生有聯係。我們一家人手機上互相分享所在地,我先生有個習慣喜歡時不時查查家人在哪裏,而我自打幾天前進了紅沙漠手機就一直未能上網。恰巧他一中學同學在納米從事旅遊業多年,隨口問了一句,溫得和克很小,所以幾分鍾之後我老公就被告知:人還在。有網的世界真小!我雖然表麵上不以為然,心裏還是很感動,這個世界還是有人惦記著我滴。

溫得和克是納米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人口不到50萬,占全國人口的1/6,中國一個縣的人口都比這個城市多。午飯之後F導帶我們在市區轉一轉。首都的地標建築是建於1907年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原名和平教堂。20世紀末,納米比亞被稱為德屬西南非洲,是德國殖民地。當時原住民兩個部落反抗殖民統治遭到了政府的血腥政壓,戰爭結束後德國殖民政府建立了這個和平教堂以緩和民族矛盾。教堂的尖頂高24米,是哥特風格,據導遊介紹直至獨立以前,這個城市的建築物都不允許高過這個教堂。去了一家bushman(布須曼人)藝術品商店,不過據說東西大都產自義烏。

晚餐是中式團餐,F導有心給我們安排了餃子。


第二十一天上午:到達開普敦

一早起來坐飛機去南非的開普敦。在機場免稅店買了一些納米的牛肉幹鹿肉幹和腰果(對,我有點上癮了),看見了獅子和花豹的標本,太好了,終於看見了非洲五霸的最後一霸花豹,而且隨便摸,我們拍了照片留念。

到了開普敦,陽光燦爛溫度適宜。開普敦人口350萬,南非第二大城市和南非立法首都,也是南非著名的旅遊城市,經常被評為非洲乃至全球最好的旅遊城市。

小插曲,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有三個首都的國家,開普敦是立法首都,比勒陀利亞是行政首都,而布隆方丹是司法首都。1910年南非由四個殖民地合並而成,每個殖民地都希望首都位於自己的境內,爭吵不休,所以最終的結果是3個首都。

當地導遊L導來接我們。L導是個資深的導遊,自由職業者,特別健談。他簡單介紹了南非的情況:人口6千萬,黑人81%,有色人種8.8%,白人7.6%,亞裔2.6%。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花卉業發達,是歐洲的後花園,礦產豐富,工業,農業,漁業,旅遊業發達。1994年第一次多民族民主選舉,曼德拉領導的非國大黨(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當選,是南非政治的風水嶺。2024年南非大選剛剛結束,自種族隔離結束後一直單獨執政的非國大第一次以少數票當選,和反對黨民主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還有其它幾個政黨聯合成立了南非第一個聯合政府。

L導的介紹中,白人黑人這兩個詞出現頻率很高,這對生活在北美的我們來講有點不習慣,因為人的膚色是非常敏感的話題,容易踩雷,所以能避則避,而且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群體的區分主要基於族裔而非建立在膚色上。

種族隔離

白人黑人二元化的概念在南非有根深蒂固的曆史原因。說起南非,可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南非的種族隔離(Apartheid)。種族隔離很多國家包括加拿大都曾經實施過,但沒有一個國家的種族隔離政策像南非那麽徹底持久,南非的現狀以及麵對的問題都和種族隔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早在17世紀荷蘭殖民地時代,種族隔離已經存在。我們在維多利亞瀑布城旅遊時提過英國人羅茲,他是十九世紀末英國開普殖民地的總督,他設立了第一個種族隔離的法案。1948-1994年南非阿非利亞民族主義政黨國民黨執政期間,種族隔離達到頂峰,政府從各個層麵各個領域對南非人根據他們的膚色進行分類,白人至上享受充分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權利,而非白人則低人一等,被迫離開他們的家園移居到指定的區域內,受到極度的歧視和壓迫,結果是南非少數的白人掌握了大量的財富,而數目眾多的黑人則生活貧困潦倒,兩集分化在世界第一。1994年,非國大在南非第一次多民族民主選舉中勝出,曼德拉成了第一位黑人總統,標誌著種族隔離的正式結束。30年過去了,種族隔離遺留下來的社會不公和貧富懸殊如今依然深深地影響著南非社會。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在本世紀40-80年代,南非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每7年翻一倍,這和同期實施的種族隔離政策是分不開的,它建立在對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種的剝削之上,廉價的黑人勞動力是南非經濟快速發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南非2024年大選選民最關心的幾個問題比如住房,犯罪率,土地改革和醫療保險都和過去的種族隔離製度有關係。13%的南非人居住在非正式定居點,也就是貧民窟,我們在納米已經見過,隻有58%的平民窟通電,46%屋內通水。南非每天平均77人被謀殺,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曼德拉時代承諾的土地改革進展緩慢,種族隔離30年過去了,白人依然擁有78%的可私人擁有的農田,而黑人的農業產出僅占全國的5-10%。黑人失業率36%,而白人隻有7.7%。以上的數據都來自南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報告。在提高國人生活水平和減少社會不公的旅途上,南非的路還很長。

南非語

南非語(Afrikaans)南非的官方語言之一,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便可了解南非種族隔離的曆史。南非語來源於荷蘭語,是阿非利亞人( Afrikaners),也稱布爾人(荷蘭語布爾人是農民的意思)的母語。阿非利亞人是生活在南非和納米的白人,是17-19世紀移居南非的荷蘭,德國,法國和其他歐洲移民的後代,在非洲土地上生活了數百年。

1652年,荷蘭在開普敦建立了非洲南部第一個歐洲殖民地。當時移民講的是荷蘭西部的一種荷蘭方言,後來隨著殖民地的不斷發展和擴大,許多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族裔的人聚集在殖民地,他們有來自歐洲的移民,有來自亞洲的契約工人和奴隸,有當地原住民,多種語言相互碰撞,開始了相互影響的過程。到了18世紀,殖民地的人講的已經不是純粹的荷蘭語了,而是一個新的語言南非語。隨著新語言的形成,這些祖先來自荷蘭的歐洲後裔,也逐漸產生了新的民族意識。他們不再稱自己為荷蘭人,而是阿非利亞人,是南非的民族。

1806年,英國人占領了開普殖民地,英語被認為是高等人的語言,南非語則是下裏巴人講的語言,倍受歧視,當時南非語被戲稱為廚房裏的土語。19世紀30年代,阿非利亞人不滿英國的殖民統治以及英國人實行的廢奴政策,開始了大遷移,移居到南非東北部並建立幾個布爾共和國。19世紀60年代,布爾共和國的境內發現了黃金和鑽石,隨之而來的淘金熱潮使得布爾人和英國人矛盾激化,1899年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英國從本土調動了近40萬軍隊,來到非洲作戰,大英帝國屬下的各殖民地(包括加拿大)也派遣了部隊支援。布爾人的兵力隻有英國人1/4,但他們非常頑強,堅持了三年,最後1902年以英國人勝利而結束,布爾共和國合被並入英國殖民地。1910年,英國政府將南非四個自治邦合組成南非聯盟(union  of South Africa ),也就是南非共和國的前身,南非語地位上升,和英語一樣成為南非的官方語言。1948-1994年國民黨實行種族隔離政策,這段時期是阿非利卡人掌權的高峰,同時也是南非語的黃金時期。但是,這也是南非語從被壓迫者語言轉變成壓迫者語言的一個階段。1975年索韋托起義的導火索就是南非政府強令黑人學校裏同時使用英文和南非語教學,這引起了黑人學生的不滿和抗議。70-80年代,南非內部反抗種族隔離的運動愈演愈烈,國際社會也因種族隔離政策對南非進行嚴厲製裁。90年代,在內外壓力下,國民黨被迫進行政治改革,取消種族隔離,釋放反對種族隔離的政治犯。1994年,曼德拉領導的非國大黨取得了大選勝利,標誌著種族隔離的正式取消。在非國大統治時代,南非語被拉下神壇,目前和英文還有其它9種原住民語言一起成為南非的官方語言,可謂30年河東,30年河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