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有養生需求的人來說,基本上沒有人天生就知道怎麽養生。因此,養生的第一步肯定是學習。這裏的學習不僅僅指的是學習各種養生招式,而且還包括學習一些基礎的醫學知識。
要學習養生的知識是件很容易理解的事,但為什麽還要學習一些醫學知識呢?
有人說養生就像是治未病,在病發作之前就采取措施把將發之病治好了。這就意味著大多數的養生招數可能沒什麽肉眼可見的效果。
看不到什麽養生效果,但又要數年如一日地堅持這些養生鍛煉,這說明該養生者的內心有著極強的毅力。
這強大的毅力可能來自於榜樣的力量,也可能是來自於內心的信念。
榜樣不可能天天站在自己的麵前激勵我們。因此,隨著對榜樣的記憶逐漸模糊,這種外來的力量不太可能持續很久。就像跟著師傅練的人往往能堅持很多年,而在家自己練的常常練著練著就不練了。
而來自於信念的力量卻是強大且持久的,但人的信念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如果我們沒有一定量的醫學知識儲備,不能完全理解養生措施的內在道理,這樣也就不能產生對它堅定不移的信念。
中國有兩種醫學:中醫和西醫。它們之間涇渭分明,連帶著,中醫和西醫的粉絲們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在中國,西醫占據了醫療市場的絕大部分。這其中的原因有許多,但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學過《生理衛生》、《生物學》等西醫的入門知識。
人都傾向於相信自己理解的東西,而本能地懷疑不懂的事物。在這種本能傾向的影響下,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對中醫保有懷疑的態度,而對西醫卻接受得那麽自然而然。
但是,這種人的本能並不一定都對。因為,那些我們不懂的東西不一定是錯誤的,隻是難懂而已。
其實,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對待醫學時我們並不需要選邊站。因為,當我們生病時,我們需要的是能夠治好這個病的方法,而不用管它是西醫的,還是中醫的。甚至是苗醫、藏醫、蒙醫、瑤醫管用的方法,我們都不應該排斥。
就像鄧小平同誌說過的那樣,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另外,大家也許聽說過,有一些西醫大夫有時也會去找中醫看病。這些在醫療戰線上工作多年的醫生心裏應該很清楚,什麽時候西醫是那隻好貓,而什麽時候中醫才是那隻好貓。這充分說明了中醫西醫各有所長。
所以,對於一個有較高要求的養生者來說,中西醫都是我們的學習內容。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教導我們說:“為人父母者不知醫,謂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謂不孝”。
聖人要求我們的“知醫”不是建議我們去學醫做醫生,而是掌握一些醫學常識,從而有能力在身體健康方麵去關心幫助父母和子女。所以,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在飽讀聖賢之書之餘,還多多少少會去看一些醫書。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革的除四舊之後,除了極少數學中醫的一些人之外,現在一般中國人中已經沒有幾個人主動去學中醫知識了。
好在我們上中學時學習的人體科學知識為理解和進一步學習西醫知識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西醫是從生命科學實驗室中誕生出來的科學知識,因此它非常直接明了,很容易讀懂。因此一般來說,在中學的那些入門知識的基礎上,如果我們還能再學一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就應該差不多了。
與西醫的易讀易懂相反,中醫卻不太好學。但是,即使中醫再難學,我們也要硬著頭皮也要去學一學,因為中醫對養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就像在《什麽才是真正的養生》一文中講的那樣,五、六十歲才開始養生的人的身體早已象是一把滿身缺口、鏽跡斑斑的破刀,如果不找大夫進行一定的正規治療和調理,隻憑一些常規的養生手段是很難達到很高的養生境界的。
雖然在中國治病有西醫和中醫兩種選擇,可絕大多數人卻不懂中醫、不信中醫,因此,他們隻會去找西醫看病。
對於疾病的治療,中醫和西醫的治療方案一般來說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糖尿病是由於病人的胰腺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所致。因此西醫的治療方案就是讓病人攝入人工胰島素來維持健康。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人的器官會用進廢退。如果幾十年如一日地依賴胰島素,我們的胰腺必定會廢萎不用。這可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而中醫的治療理念卻是盡量恢複胰腺的功能,來治療糖尿病。
另外,當許多養生者找西醫看病時,他們的病痛,比如手足心發熱、腰膝酸軟、齒搖發白等等,常常在大夫眼裏隻是亞健康的表現,因此也就並不會提供太多的治療。
但是,這些亞健康的表現在中醫的眼中卻是標準的疾病信息,這些信息已經完全足夠大夫提出準確的醫療方案了。
所以,如果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調理身體這件事,恰恰中醫可能才是更好的選擇。
大家常說:學習能夠改變命運。同樣,學習中醫也很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固有觀念,讓他在有醫療需求的時候多一種選擇的可能。
學習中醫除了能改變一個人的固有觀念外,還能讓我們理解中醫的許多概念和理論。我們隻有具備了這些基礎知識,才能真正地理解許多養生方法的內在道理,從而對它堅信不移。
比如中醫講:骨正筋柔,氣血自流。因此,拉筋能有效地促進全身氣血運行,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但如果養生者不懂中醫,根本不信人體內“氣”的存在,他就很難認可中醫的解釋,也就不能對拉筋堅定的信念。其結果必然是半途而廢。
再比如,中醫說養生要養心。這裏的“心”不是指心髒,而是指心情、心態。如果我們理解中醫,知道情緒對氣的運行有怎樣的影響;那麽我們就很容易認可養生要養心的說法,並在生活中貫徹執行。
在過去,有道的高人對養生之道是輕易不傳的。但現在不同了,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各式各樣的養生招數是不請自來。
各種視頻平台上擠滿了各式養生大師、白衣天使、深山裏的和尚、道觀中的道士,甚至是美豔少女。他們今天告訴我們做這個動作可以長命百歲,明天又說練另一個招式可以返老還童。
但是,如果要把他們教的各種招數都練一練的話,一天八個小時是絕對不夠的。所以我們對這些養生方法必須要有所選擇。
因為,從效果上看,養生方法有大小之分;從順序上看,養生招式也有前後差別。另外,隨著年齡的變化,我們的身體狀況也在改變,因此,我們所采取的養生方案也應該有所不同。
但想要對紛繁的養生方法做出選擇,那我們必須有做選擇的能力。這能力不僅僅包括對各種養生方法都有全麵理解的能力,還包括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清晰認識的能力。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麽樣的養生方法。
西醫主要是靠各種檢測指標和影像底片來了解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因此,即使是一個西醫大夫想要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他也必須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因為他的家中可能也隻有溫度計、血壓儀等小設備。
而中醫大夫是通過望、聞、問、切的診病技術來看病的。這診病技術並不是醫生的專利和特權,咱們自己也可以用它來對身體進行檢查。比如,有一定經驗的人可以通過望診中的舌診看出身體有沒有淤血痰濕、脾虛不虛、體內有沒有火等情況。
知道了問題的所在就能有的放矢。比如,陰虛有熱的人可以平時多喝一些麥冬、菊花的代茶飲,而氣虛無力之人可以選擇喝西洋參、黃芪等中藥的代茶飲······。
總而言之,養生是件很複雜的事情,不可能簡簡單單、一蹴而就。如果我們對養生有較高的期望,那就應該多學一些醫學知識,努力培養在養生方麵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讓自己成為我們自己的養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