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從上海去重慶開會。我決定直接去西安多待幾天。西安是我度過童年,少年青年的地方,盡管中間曾在寶雞呆過一段,畢竟小學中學以致大學都在西安,這裏有太多同學,太多記憶……夕發朝至的臥車最合適倒時差,車輪的聲響,車廂的搖晃,時睡時醒的狀態……天漸亮,窗外已是熟悉的黃土地,掠過的新建的風電高塔和樓群,還是認出是隴海鐵路。
西安站還是那個六十多年前的地方,好像走過千百次的天橋還在,隻是出站都有電梯,再沒有了扛著大包小包的艱難。知道出租車不好找,決定坐公交車回交大一村,當看到滿頭白發,拄著拐杖的發小宜,真的感動,一種回歸的感覺油然而生。住在這裏就是因為有太多熟悉的環境和人,有太多與回憶相連的角落,這是我的故土……
接下來的幾天,從發小重逢,金同學安排下,近十位老同學齊聚,有的自68年插隊後,不曾見麵,即熟悉又陌生……到南岔插友團聚,這些在一個鍋裏攪和幾年的插友倒是常見,每次我回來,仝老師都會組織,不過一晃又是八年,這次南岔大隊的大多數插友都來了……醫電所是老爸創立的,那些當年的年輕同事和我相處甚好,晚飯後我們一起相擁走在路燈下,情同閨蜜姐妹……和西醫同學見麵,僅是小範圍的,絕大多數同學已經退休,7778級時代正式落下帷幕。多數同學仍作為老專家被返聘,一周幾次門診,國內六十歲退休的製度,的確有點浪費人才……還抽空見了原工廠的老同事,為師傅作了思想工作(老式語言),就是減輕一點思想負擔,不知是否有用?
住在一村最大的好處就是見人方便,住在發小家,更是自由自在,抓緊時間談天說地,盤古論今……早上起來,聯係一個老朋友,一起重走交大校園,從北門的老基礎部,走到南門的西遷館,穿過曾是我們學遊泳的噴水池;看著老圖書館前的塑像,當年衛生科,體育場,說不完的老故事……再一天早晨,另一個老朋友陪我重遊興慶公園,那個唐代的宮殿,父輩疏浚的興慶湖,那個過隊日常去的沉香亭,曾是餐廳的花粵相輝樓,又見老爸帶我們尋找到的勤政務本殿的遺址,兒子童年玩的小象滑梯……,記憶中的角角落落都還在,公園現在的繁忙景象更是令我吃驚,2-3個裝備精良的合唱團吸引著我們,《長征組歌》《十送紅軍》此起彼伏的老紅歌……耍鞭的,打太極的,跳廣場舞的相安無事,十幾支長槍短炮對著一棵樹,看的是隻啄木鳥……
吃完晚飯還了探訪兩家人,一家是好不容易聯係上的老鄰居。再就是老同事,自學成才的國畫家得雲,特地帶去我的小畫作請他作評,深受鼓舞……
周四晚上先生總算回到西安,我就隨他移師金花飯店,這是四十年前西安第一個外資酒店,現在看來設施也顯得老舊,我對它情有獨鍾,就是位置居中,地鐵站就在樓下交通方便。在那裏又有機會見了幾個當年的小姐妹。最驚喜的是見到一個世交的兩代牙醫家庭,彭阿姨已九十多歲,坐著輪椅,但頭腦清晰,居然記得家父母當年的牙科治療,實在令人羨慕。當我走出餐廳,竟看到金同學在大堂等我已久,就為了送兩個唐裝不倒翁給我的小孫子,太感動了!就可惜時間太短,無法深聊。
先生也見到了在西安的大學同學和研究生同學。還和旅居加拿大的發小在西安巧遇,最後一個驚喜是在我們離開酒店的前一小時,先生研究生的同學中國3D打印的鼻祖盧院士的來訪,他剛結束外地訪問,一到西安從機場趕來,為了和先生探討一個動力問題,八十歲的老大哥,依舊緊追科技前沿,令人佩服,再說一遍,院士就是院士啊!
經生命學院邀請,我去了一次交大西鹹新校區,那裏陳列著老爸的銅像,以及醫電的研究設施,這也是交大的一次新西遷。新建的大樓前停滿電動摩托,給人台灣校園的感覺,但空間顯得很大。在那裏遇到不少熟人,也看到許多研發的新技術……抽空去約老同學一起去看了雷老師,我的導師和楷模,最大的感慨,在我眼裏一直風風火火的老師也老了,欣慰的是身體還算硬朗,且兒孫繞膝……
西安灞陵是漢文帝的陵寢,我的公婆就安葬附近的灞陵公墓,那裏風水很好,周六我們去掃墓,可惜正值沙塵過境,一反幾天前的可從大雁塔望見終南山的晴好,從白鹿原上看西安居然一片灰黃。盡管不是清明,灞陵仍有鮮花香燭出售,正巧不久前得知張,陸同學父母也安葬在此,故一並獻花祭掃,先生還擦拭了墓碑,以示敬重之情,又完成一個任務……
出乎意料西安已經提前進入夏季,顯然我們帶清涼衣服明顯不足,在完成眾多任務的同時,又開起一個新項目,買夏裝。沒想到金花飯店緊鄰一個小商品市場,穿馬路就可以進入4層樓的商場。也許疫情的後遺症,一些門店已關閉,顧客不多,商家們紛紛吐槽生意難做,都打出甩賣的架勢。同時又因為這次回來被反複問及的貿易戰,一些出口品牌被退貨,不得以流入這種中低端市場。我的確買的不少心儀的衣物,特別感到現在衣服的材料和做工都比早些年要好了很多,且價格也讓我停不下來,加上能用微信付賬,實在太合適了。當我扛著剛買的大包小包的短衣,泡泡涼鞋,給孫子哪吒唐裝回到酒店,一看在還不到兩小時,真爽!最後把先生也拉下水,他也驚歎價廉物美,直到意識到我們帶的一大一小箱子根本無法容納這些東西,隻得再次返回市場,花了大約四十美元買了一大一小一對箱子,前後也不過半小時。
當我們推著每人一大一小的箱子進入鹹陽機場第三航站樓,最後吃一個肉夾饃和岐山哨子麵,長安之旅圓滿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