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了,說這應該不會掃大家的興吧。
我說,新年並非真的新年,它隻是我們創造出來的節日,不必看得太重。
他說,你說啥?不是新年?亂說話!新年是個很重要的節日。
唉,又被罵了。
我說,新年怎麽來的?
他說,從以前就傳下來。你幾歲?你懂什麽?
我就是不懂,
為啥不懂的東西,能當成… 那麽真。
在‘這不是注定,那是啥?’貼文裏說過,
我們看的“時間”是,
鍾表上的秒針分針時針,滴答滴答在動。
針會動,數字會換,因被植入了,我們編寫的程序。
而,程序的 Input 資料來自,我們計算的,
地球,太陽和月亮,的運作規律。
(公曆,根據地球和太陽;農曆,根據地球,月亮和太陽。)
從運作規律中,
我們,劃分出“年月日時分秒”,創造出時間這東西。
時間,是人造,非天然。
從時間,延申出的新年,
說是辭舊迎新。
何為舊?何為新?
都隻是,我們自己的定義,我們選擇性地對舊 Say Goodbye,
正是,
在‘毀了自己?’貼文裏說的,
局部思維,導致的。
實際上,舊的真的 Goodbye 了?
時間,不是真的時間;新年,不是真的新年;
可,
我們太當真了!
買這買那,準備這準備那,拜這拜那,
不僅錢包出血,還把自己搞得又忙又累。
我們常說,別沉迷於戲劇,那是假的。
知道嗎?
我們已,沉迷於,新年的故事(還有,聖誕等節日),沉溺於,慶祝的氛圍,
卻忘了,這隻是我們創造的一檔節日。
過節,簡單慶祝,大家聚一聚,確實能給生活添點色彩,
但,
若太過了,累壞了身體,引發經濟壓力,家庭爭吵什麽的,
那不是自找苦吃嗎?
新年,有些習俗和禁忌,
例如:忌打掃,忌洗頭,忌打破物品,等。
這些又是咋來的?
續上,
我們創造了時間,節日後,創造出… 習俗禁忌。
習俗禁忌,猶如,遊戲裏的規則,
是創造者們製定,人造的,
不是真實。
節日,不是天天,還好,
有的文化,影響的可是天天,
這後勁兒,太強了。
他說,離婚女子,去世後,不能入祖先牌位,前夫家不能,原生家不能,等於是孤魂野鬼。
我說,誰說的?
他說,以前人說的。
我說,好殘忍,為啥還跟?
他安靜了。
嫁出去的女兒,真是潑出去的水嗎?
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的種種行為,
不知讓多少女子受委屈,受侮辱,受折磨,流淚又流血。
是誰降低了女子地位?
在‘沒人看見我?’貼文裏說過,
幕後決策者們把老天爺給我們的光給遮住了,使我們得靠努力才能得到光;
有人故意剝奪女子的尊嚴和自主權。
為了拿回老天爺給的平等,
經曆了漫長的革命,至今仍在努力中……
幸好情況有所改善。
辛苦了,這些本不該經曆的。
男女,老天爺給,不同軀殼,不同生殖器官,不同能力,等,強項或弱項,
要是,互補,
不是,
因,環境的改變,時代的需求,等因素,
來,放大或縮小,某個強項,某個弱項,
來,判定是男尊女卑,還是女尊男卑。
這是其一,局部思維造成的災難。
節日,是創造的;文化習俗禁忌,是創造的;
創造的還包括… 神。
在‘有求必應?’貼文裏說過,
神,隻存在我們人類的詞典裏,是我們自己封的。
一旦被封後,神就無敵了。
據說,神說的話,都被記載在各教裏的書,說是真理。
可,
為啥,一個宇宙,卻擁有那麽多個教?
不同教,說的真理不同?
哪個理是真?哪個理是假?
記得,之前說的,
身體,是宇宙的縮小版,裏頭含有很多對我們有用的信息嗎?
身體能告訴我們答案,
使身體健康,是真理;相反,使身體生病,是假理。
若,聽到,
比如:什麽動物肮髒,物種有階級,等搞分裂的話,還是理,都是假的。
試想想,
身體各部位互看不順眼,你說,身體會健康嗎?
奇怪,
大家都是人,為啥信了不同的教,生活什麽的都不同了?
教,本身,會否導致人類分裂?
若,聽到,
比如:口渴,不能喝水,要不誰會懲罰,等搞幹涉自然界運作的話,還是理,都是假的。
試想想,
身體缺水了,口渴是提示我們補水,還是硬撐?
事實上,
宇宙裏,沒有什麽理,也沒有什麽規則什麽的。
它,像是一台機器,一直不停運作罷了。
而,
它的運作規律是 1-1=0 / 1-1+1-1+1-1……,
正是,
呼吸,一呼(+1)一吸(-1);
脈搏,一撲(+1)一通(-1)。
這在‘為啥啥都不順?’貼文裏解釋過,
你也可觀察其它天然物,會發現其運作規律也是這樣的。
若要說理的話,
根據這規律,+1,-1,一樣大,等於 0,
便是平衡,平等。
若要說規則的話,
額… 不知大家有沒發現,無論是好事或壞事,都能做成?
想要做啥,宇宙都給予我們 100% 自由選擇,也,給予 100% 同等回報,
根據這規律,便是因(+1)果(-1)。
想要健康,和諧,快樂,等的生活?還是生病,爭鬥,痛苦,等的生活?
都隨我們。
為啥我們這麽相信傳統文化,即使不清不楚?
因,裏頭含有,
恐懼和希望。
我們害怕,
若不從,會有懲罰,會有壞事。
若從了,
便會看到希望,會有好事。
相比於好事,
我們更害怕壞事發生,這害怕,這恐懼,
是被創造的,是能操控的。
這,也廣泛運用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和交際中。
例如:
不買,發生事故沒保障(恐懼);買了,有保障(希望)。
不學,你的競爭者會學(恐懼);學了,不怕他(希望)。
這社會,充滿了,人創造出來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