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莉的兩年進修過程中,她逐漸形成了表演悲情角色的習慣,這讓她在塑造一些歌劇角色時遇到了挑戰。尤其是在表演《藝術家的生涯》中繆塞塔的詠嘆調《漫步街上》時,她的演繹依然帶有悲淒的情緒。雖然她的聲音優美動人,但卻無法真正展現繆塞塔這個角色的歡快與奔放。
導師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決定爲張莉親自示範。這一次,導師不再是課堂上那位嚴謹低調的教育者,而是化身爲舞颱上熱情四溢的繆塞塔。她一邊唱,一邊活靈活現地演繹了繆塞塔在街頭漫步時的自信與灑脫,仿佛那個頑皮、愛炫耀的小姑娘就在眼前。張莉被這一幕深深震撼,她突然明白了歌劇表演的真正奧義:塑造角色時,歌者必須完全置身於角色的內心世界,而不是僅僅在表現自己。
通過這次的指導,張莉明白了要將情感深深植入歌聲中,讓聲音與角色的情感融爲一體,這樣才能真正賦予角色生命。導師告訴她,歌劇表演不僅僅是唱準音調、記住歌詞,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人物的情感與動機,將自己的感情與角色的情感相融合。張莉從此在每一次表演中都努力做到“以情帶聲”,讓自己的演繹更加立體、生動。
這段經曆成爲張莉歌唱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她不再隻是悲情的演繹者,而是一個能夠靈活駕馭不同角色的歌劇演員。導師對歌唱藝術的完美追求,啟髮了張莉不斷從豐富的感情世界出髮,探索更深層次的藝術表現。這種全身心投入的演繹方式,幫助張莉在歌劇的舞颱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