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稅戰,忽然想起可憐的矽穀民企英特爾。這是美國製造的標杆吧。如果英特爾不能再回到great again, 大概率美國也不可能再偉大。
民企最近想和台灣央企Tsmc 一起組件合作廠商,用於代工。據說特朗普非常逼著他們發生關係。但是,這是強扭的瓜好不了,多半花也不會開。
說到底,英特爾真的是做不出來了。這個是美國製造的軟肋不是。美國不僅製造空心化,而且硬件能力空心化。隻有軟件可以撈點錢。汽車,作物,鋼鐵,石油,其他地區也有。肯定成本更便宜。
英特爾的chip let三維堆疊,其實良率一定極低,這個double bond interface,我也開發過,非常難。多層打磨,對準,bond。沒點老師傅真的不行。
換個角度考慮,你即使有個關稅協定,你不能逼著別人買你的,你又能賣出什麽好物尼。
說實話,大美國除了印的美元是好產品,我還真的不認可任何made in USA的東西。希特勒可能會滿意的說,你們確實完了。美國好不容易出了一個不是全球化護衛者的總統,但是真的可能已經完了戲。特朗普反而加速了瓦解。
未來還是會走提高密度的路。
Business is "dao", and dao is just "the way it should be". To some extend Musk and Trump are both "obtained dao" people.
美國的所謂創新,大概率是德國血統的創新(比如萊特兄弟,愛迪生,媽媽都是德國人,都是家教home school),另外就是底蘊深厚的猶太人(starbucks, OpenAI,facebook).其中德國人是有一點工匠精神的。猶太人搞得MBA黨和金融集團基本是商業模式創新。現在連編程也要外包到印度中國,你的國家就隻剩印錢了,靠的就是二戰勝利的餘威和軍工集團的耍流氓。其實也是有一點道理的。
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深層政府裏麵的深層政府是支持特朗普的,搞一次微型反腐,稍微清理一下門戶,兄弟們不傷和氣。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