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個人資料
正文

《平麵與立體的人生·篇後語之一》

(2025-09-04 19:04:35) 下一個

1911年八月二十二日,禮拜二,畫家貝魯德照常來到盧浮宮臨摹《蒙娜麗莎》,卻發現畫不見了。牆上隻留下四個鐵釘。貝魯德跑去找保安詢問。保安隨意答道,昨天就沒看見,應該是拿去為商業廣告做拍照用了。貝魯德還不放心,從展區管理員得知《蒙娜麗莎》不在拍照物件單裏,這才確認這幅畫被偷了。盧浮宮立刻關閉。警察開始詢問盤查。法國邊境也被封鎖,所有出境的輪船車輛都受到嚴格檢查。《蒙娜麗莎》失竊的消息很快傳開來。九天後盧浮宮重新開館時,成千上萬的人排上長隊,就為看一看牆上沒有了《蒙娜麗莎》的空位子。其中有一位來自捷克的保險公司年輕職員卡夫卡。他的《變形記》要等到第二年才寫出來,生前默默無聞。

案子沒有進展。《巴黎日報》出五萬法郎高價懸賞知情人。事發一個來星期後,一位叫皮耶雷的男子拿著一個小雕像來到報社,不無得意地演示從盧浮宮裏順東西出來有多容易。阿波利奈爾在報上看到皮耶雷的名字時不禁大吃一驚。皮耶雷曾經給他做過助理,四年前也是通過他賣給畢加索兩件伊比利亞小雕像。這樣原始的頭像直接體現在《亞威農少女》裏。畢加索不會不知道雕像的來源。雕像的底部還印著盧浮宮藏品的字樣。畢加索將小雕像一直藏在衣襪櫥裏。

阿波利奈爾趕緊找畢加索商量。兩人首先想到逃離巴黎,又覺得不妥。阿波利奈爾大畢加索一歲,生在羅馬。母親是波蘭貴族,而父親是個謎,從未出現在他的生活裏。阿波利奈爾會五種語言,少年時一直在南歐輾轉,成年後搬到巴黎,在銀行謀生,也開始詩歌文學創作。1904年阿波利奈爾認識畢加索,在以後的多年裏往來於畫廊立體主義畫家和沙龍立體主義畫家之間,並作為他們的代言人。這時阿波利奈爾和畢加索的生活都相對穩定下來。接著兩人又想到銷毀贓物,將小雕像裝進皮箱,沉入塞納河。但等到午夜,河邊依然四周張目。也許是於心不忍,兩人隻得灰溜溜回去。最後兩人決定由阿波利奈爾以匿名方式將小雕像交給《巴黎日報》。隻是曾經呼號燒掉盧浮宮的阿波利奈爾的嫌疑頗大。他在九月七日當晚就被拘捕。皮耶雷神人般不見蹤影。阿波利奈爾很快就供出畢加索。在審查官麵前,沮喪的阿波利奈爾有問必答,但害怕又激動的畢加索甚至否認認識阿波利奈爾。最後兩人因證據不足被釋放。這件事影響了阿波利奈爾的個人生活。相處五年的畫家女友羅蘭珊離開了他,但他和畢加索的友情卻依然照舊。

《蒙娜麗莎》失竊案兩年多後告破。原來一個叫佩魯賈的意大利人在盧浮宮裏做臨時工,為名貴繪畫修建玻璃框。1911年八月二十日閉館前,佩魯賈穿著工作用的白罩衫從容地走進畫廊,取下《蒙娜麗莎》,在沒人的樓梯口卸掉畫框取出畫,趁人不注意時躲進一個儲藏室。第二天一早,佩魯賈撇出儲藏室,白衫卷起來藏著畫,若無其事地下到一樓。門卻鎖著。幸好一名叫索維特的水管工幫忙打開了門。佩魯賈出得盧浮宮。事後索維特是唯一的證人。

佩魯賈將《蒙娜麗莎》藏在家裏的箱子兩年。期間有至少六件偽作被當作真跡在私人市場交易。1913年十二月佩魯賈化名聯係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在轉賣時受誘被捕。佩魯賈宣稱他的初衷隻是將《蒙娜麗莎》歸還意大利,在監獄裏隻呆了七個來月。《蒙娜麗莎》回到盧浮宮的兩天裏就迎來十萬人觀看。這個失而複得的傳奇故事讓《蒙娜麗莎》成為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今天這位跨越五百年的女子透過防彈玻璃罩,看著眼前的人頭攢動,臉上的微笑更加神秘。這個世紀盜竊事件的當事人都已故去,隻有她才知道佩魯賈是獨自作案,還是另有同夥。

(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