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北卡帶魚2025第一釣(1)

(2025-09-03 21:17:45) 下一個

 

轉戰回北卡

 

今年老漁民為了釣到帶魚去了弗吉利亞切莎比克灣的林肯公園兩次,魚情不好,與去年的盛況相比,有天壤之別:第一次隻上了個位數牙簽,另一次空軍,對此戰績他非常不滿意,但他不打算再輕易長途征戰,隻是觀望北卡的魚情,侍機而動。進入八月中旬,他注意到已經有人在威明頓釣到帶魚,他判斷在它北邊的海景棧橋(Seaview Fishing Pier)也應該有了,經過幾天的網絡遠程監控錄像(webcam)的觀察,他注意到晚上在那個橋上時不時有人上帶魚,遂決定去那裏試試。與去弗吉尼亞相比,海景至少要近五十英裏,少開半個多小時的車,所以去那裏釣帶魚相對要輕鬆。

 

另一方麵,老漁民心裏對與他第二次去林肯公園的幾位新手未能釣到帶魚甚為愧疚,而且他自己空軍對他這樣一個老手來講更是奇恥大辱。於是他在準備時又叫上上次那幾位新手一起去,讓他欣慰的是他們都非常願意去,而且他們對他們上次失利表示理解。另外,今年早些時候在林肯第一次上八十多條而第二次僅上了一條、大起大落的老手阿偉也加入戰鬥,在大夥都聯係好後,老漁民與他們相約在海景棧橋釣帶魚。

 

De javu(舊景重現)

 

等老漁民與阿潘開車二個半小時抵達海景時,已經是下午五點以後了,一上棧橋就見到了阿偉,他正在用串鉤四處甩拋,一問魚情,他說已經釣了一條小馬鮫。老漁民在阿偉釣箱處找了一個空地把魚具放下,然後迅速把Gotcha plug裝在漁竿上,很快也開始釣馬鮫了,隻是遲遲沒有咬口,而與他同來的阿潘卻在滿有興致地搞沉底釣,咬口倒不小,隻是小魚偷餌嚴重,刺魚時屢屢不中,勾不上魚來。老漁民仔細一看他的釣組,發現他用的鉤太大,小魚啄餌時不吞食,所以刺不中它們的嘴唇。老漁民見狀,把他的大鉤換成1號和2號小鉤後才開始上魚。另一對進行沉底釣的新手阿麗和阿冬所以遇到的也是同樣的問題,也用同樣的方法得到解決。

 

 

老漁民找馬鮫釣了一兩個小時,見天色漸暗,就開始把釣組換成虎鯊鉤和綠胖子,開始在橋兩側的燈光下甩了起來,試探性地尋找帶魚,不久阿偉也開始釣起帶魚來了,隻是他今晚想借此機會試試天亞鉤。在暮色中久久沒有咬口的老漁民開始有些心慌,因為這次來海景釣帶魚又是他的主意,如果還釣不上帶魚來,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心裏開始緊張起來了。突然間老漁民想起他第一次來海景釣帶魚時,與阿雲一起上魚的棧橋末端,那次他拋下的第一竿就上了一條大帶魚,於是老漁民迅速轉移到那末端去釣。

 

果不其然,他在那甩出的第一竿就有咬口,並且拉上了一條帶魚,居然是三指大的,de javu!但因為他用的是去年新買的Penn Battle 5000,輪重竿硬,拉起那條魚來輕飄飄,所以-開始還以為釣上的是一條牙簽(二指多寬的)帶魚。老漁民終於如釋重負,因為這也意味著今晚不會空軍,大夥有帶魚可釣了,自己的觀察判斷是正確的。老漁民上第一條魚後,趕緊招呼同來的幾個隊友前來一起釣,阿潘和阿迅速靠攏過來,一會過後阿冬也上了他人生第一條帶魚,甚是激動、甚是高興!

 

 

當經驗成為學習新鮮事物的負擔時

 

老漁民與兩名新手在棧橋肩並肩地拋竿搖輪、忙乎了一陣子,老漁民和阿冬隨後又上了幾條,眾人紛紛誇新手阿冬釣魚有天賦。不久後,阿偉也加入到老漁民那個點,將小號的天亞鉤綁上肉條,也開始有咬口,並且開始上魚。隻是見阿潘時不時有咬口,遲遲未能上魚,有時帶魚甚至已經拉到水麵,但還是脫鉤,忙活到半夜的他終於有點沮喪。老漁民見狀,遂即上去探個究竟,把他的釣組拿到燈下一看,原來是個普通的鉛頭鉤,而不是虎鯊鉤,這種低級錯誤讓老漁民目瞪狗呆,差點暈倒!

 

眾所周知,由於帶魚特殊的嘴型和啃咬習慣,必須要用虎鯊鉤那種特殊設計才能比較容易勾上魚來。出發前老漁民曾反複與愛釣魚的阿潘確認他所用的裝備和鉤餌,他都說沒錯,但現在為時已往,因為漲潮時的上魚高潮被這耽誤了,浪費了寶貴的上魚時機。這樣看來,有在喬丹湖和外州釣淡水魚經驗的阿潘,以往想當然的態度讓他摔了個大跟鬥!現在他也隻能指望後半夜魚情變好,以便他有機會釣到他人生第一條帶魚。他真的能如願以嚐嗎?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