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133.《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歐陽修

(2025-09-03 08:53:59) 下一個

《浪淘沙(1)·把酒(2)祝東風(3)》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4)。

垂楊紫陌(5)洛城東。

總是(6)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1.  浪淘沙: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又名“賣花聲”。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2.  把酒:端著酒杯。

3.  東風:春風。

4.  從容:這裏指從容地、不緊不慢地度過時光。

5.  紫陌:京城的道路,泛指大路。此指洛陽的道路。

6.  總是:大多是,都是。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和史學泰鬥,並在金石、譜學、農學、經學、書法等方麵均有建樹。歐陽修四歲喪父,由寡母撫養成人。雖家貧卻自幼聰穎好學。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景祐元年(1034年)任館閣校勘,兩年後因替被貶的範仲淹申辯而外貶為夷陵縣令。後入朝複任館閣校勘,升為知諫院、知製誥等職,慶曆三年(1043年),歐陽修積極參與範仲淹推行的慶曆新政。新政失敗後,歐陽修受政敵陷害,被貶任滁州、揚州和潁州知州及應天府知府。數年後再度被召回朝,任翰林學士。嘉祐五年(1060年)升任樞密副使,次年拜參知政事(副宰相)。宋英宗即位後,被卷入濮議之爭中,頗受非議。宋神宗初年,力求辭位,出知亳、青、蔡三州,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推行熙寧變法,歐陽修不予讚同。熙寧四年(1071年)獲準告老,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隱居潁州,次年逝世,享年65歲。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

歐陽修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他以韓、柳為學習典範,但所取法的是韓、柳古文從字順的一麵。他奠定了平易流暢的宋文基調,開創了一代文風,得以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有“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稱。在史學方麵,歐陽修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歐陽修是宋詞大家之一,他雖然主要沿續五代詞人的婉約詞風,但也有所革新。他憑借自己不凡的表現力,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歐陽修填有較多長調,並在語言上朝著通俗化的方向開拓,與柳詞相呼應。歐陽修詩歌不同於早年西昆體脫離現實的傾向,歐詩受韓愈的影響較大,主要體現於散文手法和議論入詩。然而歐詩的議論往往能與敘事、抒情融為一體,語言清新流暢。

歐陽修著有《居士集》50卷、《易童子問》3卷、《外製集》3卷、《內製集》8卷、《奏議集》18卷、《四六集》7卷、《集古錄跋尾》10卷等。今有中華書局2001年出版的點校本《歐陽修全集》

歐陽修現存詩800多首,存詞約230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5.

 

唐風:歐陽修是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的。從年代來講,他比柳永、晏殊等幾乎晚一代人,但要比蘇軾(1037年生)早一代人。歐陽修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翰林學士,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在北宋政壇上曾有重要地位。歐陽修諡號“文忠”,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歐陽文忠公。

宋雨:歐陽修是一代文學巨匠。他在散文、詩、詞、賦、史學等諸多方麵均有建樹。在 “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之外,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和歐陽修本人都是北宋人士。而歐陽修在其中最年長(但也比唐朝那兩位晚了200多年),他對“三蘇”和曾鞏都有提攜或直接教誨,促其後來名揚天下。

唐風:因為父親早逝,歐陽修從小生活貧困,但他天賦極好,又勤於讀書。他22歲那年在汴京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獲第一名,成為“解元”。 次年他在晏殊主持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因此,他即將“連中三元”的呼聲很高。然而,在崇政殿舉行的由仁宋宗主持的殿試中,他並沒有得到狀元,而是甲科十四名第。曆來有一種說法,即當時歐陽修少年氣盛,仁宗皇帝和宰相、劉皇後等盡管欣賞其才華,但欲挫其銳氣。  

宋雨:歐陽修在文化上的貢獻,首先在於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柳宗元古文文從字順的風格。歐陽修的散文成就非常高,在敘事、議論、抒情三方麵相得益彰。歐陽修有約900首詩和約240首詞存世,是典型的詩詞兼修。歐陽修的詩擯棄了北宋初年片麵追求形式美的“西昆體”風格,更加注重現實題材。在表現方式上,他兼學習韓愈和李白,所以既能以散文手法入詩,作品又較為抒情流暢。

唐風:歐陽修的詞從詞風來講,與晏殊類似,基本上還是花間詞和南唐詞的婉約道路的延續。在歐陽修的時代,詞基本上是歌宴酒席上傳唱的歌詞,多為風花雪月之作。然而歐陽修的詞比較注重抒發自己的人生體驗。另外,有些歐詞朝通俗化的方向發展,類似於前代柳永詞的一些特點。清代學人馮煦說歐陽修詞“疏雋開子瞻(蘇軾),深婉開少遊(秦觀)”(《宋六十家詞選例言》),是說他的詞既有疏朗雋永的一麵,又有情深婉約的特點。從這個角度講,歐陽修是詞的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人物。

宋雨:歐陽修雖然未中狀元,但仕途起步不錯。他於天聖八年(1030年)5月被授為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後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北宋的 “西京”即洛陽,因為它在當時的汴京(今開封)以西。天聖九年(1031年)3月,歐陽修抵達洛陽,與尹殊、梅堯臣、蘇舜欽等青年才俊一起,給西京留守錢惟演當助手。

唐風:這位錢惟演背景很有意思。他曾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王子。北宋建國十幾年以後,眼看無力與之抗衡,吳越國的末代國王、錢惟演是父親錢俶便獻土歸宋。錢惟演的學問不錯,是翰林學士和宋詩“西昆體”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官也做得很高。據記載,錢惟演任西京留守時對歐陽修等幾位年輕人非常照顧,不給他們過多雜務,鼓勵他們多參加文人聚會和宴飲。

宋雨:今天我們賞析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大多認為是詞人的一首傷時惜別、感歎聚散無常的作品。天聖九年(1031年)春天,詞人與尹洙、梅堯臣、謝絳等同遊洛城。而在第二年即明道元年(1032)春,詞人與朋友(可能是梅堯臣)賞春重遊。此詞是在重遊時有感而作。

唐風:這個判斷與本詞的文字是吻合的。詞中包含著3個時間點,即去年、今年和明年,且可以理解為去年和今年都有朋友相伴。我們先按照這個理解對本詞進行賞析。我本人還有另一種理解。而且有學者還有一個相當另類的理解。這些我們放到後麵再說。

宋雨:“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詞人從遊賞中的宴飲起筆,舉酒向春風祈禱:希望它不要匆匆離去,而是參加他們的聚會,共同品味這美好春光。這兩句化用了晚唐詩/詞人司空圖《酒泉子·買得杏花》中“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一句。

唐風:司空圖的那首《酒泉子·買得杏花》是唐代早期詞作中的優秀作品,它是這麽寫的:“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闌東,滿枝紅。//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上闋是說栽下杏樹後,十年才開花。下闕借花的凋落,抒發了在晚唐社會動蕩下,詞人眼見人生老去,卻難有所作為的悲哀。最後兩句對自己稍加寬慰,與歐詞的寓意有所不同。

宋雨:第三句“垂楊紫陌洛城東”是說與朋友走在洛陽城東麵楊柳低垂的大道上。“紫陌”一般指都城的大道。如劉禹錫在被貶十年後回京,馬上得意忘形地寫道“紫陌紅塵拂麵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結果是再次被貶出京。紫色似乎在中國古代是與皇帝聯係在一起的,比如“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這裏紫台即皇宮。這類的說法是怎麽來的呢?

唐風:這是來自紫微星和紫微垣的神話傳說。紫微星即北極星,是小熊座的主星,象征至高無上的皇權。古人觀察天象後,把這一片星空中包括紫微星在內的15顆星組合為“星宮”,稱為紫微垣或紫宮垣,神話中它是天宮內院。天帝、皇後、太子、宮女都在此居住。中國古代的紫色與皇權的關係,就是這麽來的。

宋雨:上闋最後兩句“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中,“總是”意思是“大多是”、“大部分是”,因為是重遊。另外,古代同性朋友攜手同遊,經常隻表明友誼的深厚,並非暗示有什麽同性戀行為。比如杜甫寫他與李白在天寶四載在(745年)秋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聚,“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這次是兩位偉大的詩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會麵。至於白居易和元稹,那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像互寫“情詩”。

唐風:過片“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詞人話鋒一轉,對朋友相聚的短暫發出沉重的感歎。 “苦”與“恨”是指心理上的煎熬與痛苦。古語中的“恨“大多不指對某個具體人或事的痛恨。比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和“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而且在古詩詞中“苦恨”經常作為一個聯合詞組出現,比如“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張先《訴衷情》),等等。

宋雨:接下來詞人說“今年花勝去年紅”,可見作者去年曾同友人結伴賞花,這裏的“今年”就是上片的“當時”。這麽說包含著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也暗示今年聚會的珍貴和不易。然而聚散匆匆,朋友很快就要離去,怎能不讓人“苦恨”呢?

唐風:歇拍“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是一個疑問句,答案詞人已有:無人與同。幾位年輕人在洛陽任幕僚是有期限的,有的當時已經離任。到明年大家都勞燕分飛,各奔一方了。雖然在未來的官場上還可以見麵,但年輕時代的結伴同遊是不可重複的珍貴回憶。

宋雨:這首小詞,借春遊來表達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時光流逝、人生多變的感歎。作品流暢婉轉,含蘊深刻,曆代受到好評。當代學者俞陛雲在其《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評價本詞“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後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 哎,你前麵說你對本詞還有一個不同的解讀。你怎麽解讀呢?

唐風:對這首詞,我並不反對上麵的解讀。但是,我認為還有一個很大的可能是,詞人隻有“去年”跟朋友攜手同遊的經曆,而今年他是一人獨遊,在孤寂中抒發自己的情感。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首句“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中那個“共”字,明顯地把春風擬人化了,與李白的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其一》)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雨:經你這麽一引導,我也覺得“今年花勝去年紅”用來反襯今年的形單影隻,似乎是更符合邏輯的。最後反問明年能跟誰同遊,“可惜”二字暗示詞人明白明年結伴同遊更不可能。因此,說這首詞反映的是作者在洛陽獨自賞春時的感受,這至少可作一解 ……你前麵還說,有人對這首詞具有完全不同的解讀。這是怎麽回事呢?

唐風:這個差別可就大了。當代學者劉斯翰、吳熊和等人,研究認為本詞是一首悼亡詞。從歐陽修年表上看,這也是有道理的。早在天聖七年(1028年),21歲的歐陽修攜文謁見漢陽軍(今屬湖北)知軍胥偃。胥偃是朝廷重臣和翰林學士。他相當欣賞歐陽修的才華,將他留置門下。冬天二人同回京師,胥偃介紹他“遊譽於諸公之間”。歐陽修入仕以後,胥偃又把女兒許配給他。明道二年(1033年)3月歐陽修在洛陽時,胥氏生下一子。可是孩子還未滿月,她便突然去世了。歐陽修的這首詞,是表達他對年輕妻子生命飄逝的悲傷。

宋雨:哦?這可是迥然不同的背景和立意。作者的本意,我們恐怕永遠也無法確知了。但是按照“悼亡”的思路去理解,我感覺也的確非常合理:詞人在孤寂之中回想與亡妻攜手同遊的快樂時光。沒想到她走得那樣突然,痛心不已。再想到未來,心中一片迷茫…… 同一首詩詞作品,因為對創作背景的解讀不同,導致理解和感受出現如此大的差異,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廣陵海陵延陵' 的評論 :
對對對,順其自然。林語堂講,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kyline荷9' 的評論 :
荷君好。不像悼亡詞有一定道理,不過他不是元稹,可能不太會那一套。
歐陽修克老婆,29歲前就死了兩任,也是不幸之人。
skyline荷9 回複 悄悄話 唐兄又一篇枝繁葉茂的好文,學習了。
這不大像悼亡詞哈,不夠沉痛啊。
廣陵海陵延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既然如此,既然聚散苦匆匆,那我們就想開點,順其自然。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ona' 的評論 :
謝謝Oona臨覽、評論。
美景共欣賞一次應該可以滿意,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啊。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廣陵海陵延陵' 的評論 :
廣陵兄好。我最近也是經常想一些聚散的事情,可能是有點老了。
Oona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的詳盡分享和介紹,“今年花勝去年紅”,這樣的美景,與自己心靈相通的朋友卻看不到了,多少遺憾,思戀,惋惜。
廣陵海陵延陵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唐兄詳盡的介紹。聚散苦匆匆,人生諸事,大抵如此。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