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萬到5000萬:一個普通人如何點燃財富之火
“現實並不離譜,隻是你不敢下注。”——一個拒絕華爾街招募的普通人
第一章:從灰燼中崛起
洛杉磯,一個平凡的清晨。李明擠在地鐵裏,啃著熱狗,聽著股市評論。每天,他都會瞥一眼手機屏幕:5萬美元,他的全部積蓄,或許是他改變命運的最後火種。
他不高,不富,沒金融背景。隻是千萬普通人中的一員。但在2024年金融風暴醞釀時,他內心深處未曾說出口的呐喊找到了突破口:
“我要終結這平庸的人生。”
第二章:不是賭徒,是覺醒者
李明不是第一次嚐試翻身,但這次不同。他做了三件事:
首先,他把《股票作手回憶錄》讀了上百遍,明白投機不是賭博,而是順勢而為。
其次,他下載了所有能用的AI金融工具:Finviz Pro、Tradytics、OpenAI插件、UnusualWhales、Reddit熱點追蹤器。
最後,他製定了“十二連爆”複利計劃:從5萬起步,做一筆翻倍交易,再滾一次,再一次——12次後,達到5000萬。
有人嘲笑他瘋了。但他知道:瘋子不怕失敗,懦夫才怕嚐試。
第三章:第一次引爆——特斯拉期權
2024年8月,馬斯克宣布電池技術突破。特斯拉期權市場沸騰。李明果斷買入250美元的看漲期權,每份僅1.25美元,押上全部資金。
三天後,這些期權暴漲到85美元,翻了68倍。
那天深夜,在麥當勞的廁所隔間,他打開賬戶,紅色數字如火山噴發:340萬元。
他沒哭,沒笑。隻是記下下一個目標:“還有11次。”
第四章:第二次引爆——GME複興
2024年秋天,GameStop因NFT項目重啟迎來第二春。Reddit上一則匿名帖寫道:
“我們不隻是在炒GME,我們要重塑美股規則。”
李明盯著屏幕三天三夜。在最低穀時,他埋伏了0.2美元的看漲期權。
72小時後,他以每份21美元賣出。一筆交易,淨賺6700萬元人民幣。
第五章:傳奇不是小說
覺得不可思議?看看這些名字:
丹·讚格,1998年用1.1萬美元在一年內賺到4200萬美元,靠的是圖形識別、高頻交易和精準止盈止損。
傑西·利弗莫爾,1929年大崩盤中通過做空賺了1億美元,相當於今日超180億美元。
2021年,一名高中生用100美元買GME期權,幾天後賣出4.7萬美元,用來付大學學費。
2020年,一名新加坡大學生在特斯拉拆股前買入0.5美元的深度虛值期權,最終以300美元賣出,翻了600倍。
第六章:李明做了別人不敢做的事
他隻追逐爆發,不碰平庸。每天漲1%的股票?那是養老用的,不是逆襲的。
他每天隻問一個問題:今天哪隻股票或期權能在三天內漲10倍?
他依靠AI工具,而不是聽分析師廢話。
每筆交易後,他都會記錄:輸了,我學到什麽?贏了,我為何比99%的人更敢拚?
第七章:不是運氣,是係統
“你是不是運氣太好?”有人問。
李明淡淡一笑:“運氣?我有完整係統、數據支撐、策略模型和紀律。”
他的“十二連爆”計劃如下:
• 第一輪:5萬到10萬。
• 第二輪:10萬到20萬。
• 第三輪:20萬到40萬。
• ……
• 第十二輪:2500萬到5000萬。
他不天天交易。一年不到20筆,但每筆都可能震動市場。
第八章:開始收錢
2025年初,李明開設課程,不是教“如何炒股”的泛泛之談,而是實戰經驗:
“我會告訴你下周哪隻期權可能漲10倍。”“你能複製我的係統,甚至比我更快。”“如果你不怕輸,就跟我賭一把。”
他不保證每次贏,但他保證:你會看到別人一輩子賺不到的錢,在兩天內爆發。
他的Telegram、微信公眾號、X賬號擠滿了申請者——不是粉絲,是合夥人,是一群拒絕平庸的瘋子。
第九章:你敢不敢?
故事到此結束。
你可能質疑,嗤笑,甚至說這是小說。
但現實告訴我們:真正的機會不是“穩健年化8%”,而是抓住那個顛覆世界的瞬間。
你有5萬美元嗎?你有膽量嗎?你願不願意做一次瘋子?
如果願意,找到他。
尾聲:瘋子的邀請
“我不保證你會成功,但我保證,你絕不會再是那個在上班路上抱怨生活的你。”
這是他第一封私募郵件裏的話。如今,這句話已印在數百個群成員的手機壁紙上。
法律免責聲明:此故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短線交易風險極高,過去表現不代表未來結果。投資前請谘詢專業財務顧問。如果虧得連褲子都沒了,別怪我們——我們隻是講了個熱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