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子糾纏的男人

你的人生是不是像我的人生一樣?總感覺像被某種無形的力量困住一樣,迷茫、困惑、失意,無論怎麽去努力怎麽去善良地對待每個人,傷心總是難免的,快樂總是短暫的,煩惱總是不斷地
正文

老李開飯店的煩惱:雞頭鳳尾與華人合作的那點事兒

(2025-04-04 17:39:11) 下一個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猶太人控製了金融圈,印度人霸占了矽穀高管圈,韓裔和越南人也抱團做得風生水起。唯獨我們華人,開了無數餐館、美甲店、地產公司、電商平台,卻總是各幹各的,各算各的賬,合作的時候小心翼翼,一點火花就“掰了”。

前段時間,我鄰居老李跟我大吐苦水。他開了一家中餐廳,味道很好,位置也不錯,就是總開不開連鎖。你知道為什麽嗎?不是沒人投資,也不是沒有團隊,而是——“合不來!”

“我就是想找兩個誌同道合的合夥人一起幹大點,結果第一個合夥人想單幹,第二個合夥人嫌股份太少,第三個背著我偷偷找供貨商談自己的店……唉,華人哪,就是不善合作。”老李一邊搖頭,一邊給我倒了一杯茶。

這句話讓我陷入沉思。

一、“雞頭”情結,從小種下的種子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寧為雞頭,不為鳳尾。”聽起來特別勵誌,特別自強。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句話背後,其實藏著一個集體潛意識——“隻要我能做主,再小也行;要是聽別人指揮,我就渾身不舒服。”

老李說:“我見過太多華人老板,寧可自己當個小店老板,一年賺五萬美金累個半死,也不願意加入一個更大的係統,在別人手下幹、分點利潤。”

這種心態,乍一看像是獨立自主,其實有時候是“合作恐懼症”。因為怕吃虧、怕信不過人、怕受製於人,最後選擇單打獨鬥。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種“雞頭情結”往往源於早期成長環境。比如我們小時候在學校、家庭被教育:“自己幹,不要依賴別人”,“當班長才是好孩子”,“隻要你最強,就能掌控一切”。這聽起來像在培養領袖,但實際往往培養的是“孤島”。

二、合作難,源於信任的缺失

再說個真實的事兒。

老李當初想搞加盟,招了三個華人店主,給他們最優惠的進貨渠道、裝修方案、菜單體係。結果不到半年,三家全“叛變”:一家換了菜單、一家換了品牌logo,還有一家直接模仿他的模式開在旁邊,還比他便宜$2一份。

“這不是合作,這是內戰啊!”老李氣得砸了茶杯,“你說美國華人圈幹嘛老打價格戰,不願意共享渠道、數據和資源?本來一個品牌可以做大,非要拆成幾個山頭,各自為王。”

說到底,就是缺乏基本的信任機製。我們不信任製度,也不願相信人。總擔心“別人是不是想坑我”,於是自己建係統、自己管賬、自己發貨、自己打廣告,最後累死不說,還效率極低。

相比之下,人家猶太人有完善的社區金融係統;印度人有校友會、家族基金、技術互助圈;韓裔企業彼此供貨、互不壓價,一起控股、一起開城。咱們華人呢?——“合作三個月,分家五分鍾。”

三、惡性競爭,是資源浪費的大坑

“你說咱華人聰不聰明?”老李說,“一個人能當五個人用,技能全靠自學;能吃苦、會省錢、善於操作。但為什麽很多人十年如一日,還隻是個小老板?”

因為我們聰明用在了“彼此競爭”,而不是“彼此成就”。

前幾年洛杉磯有個例子,一條街原本有一家華人奶茶店生意很好,結果半年內開了5家模仿店,不是價格戰就是送券大戰。最後呢?5家全倒閉,連原本賺錢的那家也被拖下水。你說圖個啥?

我們總想著“卷死別人”,卻不懂“共贏”。打價格戰,不是因為你便宜做得好,而是因為你不敢貴、怕別人搶客戶。可這樣一來,利潤沒了,品牌也沒了,最後消費者喝的是便宜貨,經營者背著債,大家都受傷。

四、“雞頭”背後藏著對“鳳尾”的誤解

其實,做“鳳尾”不是認輸,而是借力。

你看,現在搞連鎖、搞平台的公司,哪家不是從“鳳尾”學起的?你願意做星巴克的一員,慢慢升上去,最後也許能開自己的連鎖品牌;你願意加入美團生態,哪怕起步是配送員,也可能變成區域代理。

問題是,我們太多人不願意“從屬”。

宗教哲學裏說:“放下我執,才能開悟。”在商業社會也是一樣,放下控製欲、放下誰做主的執念,你才能真正合作,才能走得遠。

馬雲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想走得快,一個人走;但你想走得遠,一群人走。”

老李後來終於明白這個道理。他放棄了控製一切的想法,把股權分給年輕人,讓更懂網絡的人去管線上銷售,把品牌授權給更有資源的人去拓展連鎖。現在他的茶店已經開了七家,每家分紅,但共享品牌、供應鏈、會員係統,反而更輕鬆了。

五、從“地藏係”到“合夥係”:覺醒的商業模式

還記得我們上次聊的地藏王菩薩嗎?那種“眾生度盡”的精神,其實本質就是“成就別人,才是真正成就自己”。

在商業世界裏,如果你能幫別人成功、幫合夥人賺錢、幫客戶滿意,那你一定不會差。

所以我和老李開玩笑:“你現在不是‘地藏係商人’,而是‘合夥係覺醒者’。”

這說起來好玩,背後其實有哲理——未來最強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共享合作型”。你看AI係統怎麽強?數據共享;你看開源社區怎麽火?代碼共享;你看互聯網平台怎麽賺錢?資源共享。

隻有真正相信“我好你也好”的機製,才可能讓事業做大。否則你再聰明,也隻能做個雞頭,天天雞飛狗跳。

六、老李的三句“合作經”,送給每一個華人創業者

老李現在逢人就講三句話,簡直成了“飯店佛經”:

 

 

  1. 寧做共贏鳳尾,不做孤獨雞頭
    你不一定要當老大,但一定要在一個能走得遠的係統裏。
  2. 分利才能聚人,成就他人即成就自己
    股份分出去一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永遠一個人忙得團團轉。
  3. 先信人,再立製,合作不是靠防,而是靠心
    製度是底線,信任才是橋梁。沒了信任,什麽合同都是廢紙。


七、寫在最後:合作,是我們華人最急需修的“內功”

我常想,我們這一代人如果能破掉“雞頭魔咒”,學會彼此合作、彼此扶持、彼此尊重,那我們華人在全世界的影響力,絕對不止於“中餐”、“洗腳店”或“地產中介”。

我們完全可以做平台、做品牌、做科技、做全球!

你問我怎麽開始?

很簡單:

從今天起,試著信一個人;
從今天起,願意做一次“鳳尾”;
從今天起,不再因為怕吃虧就退縮;
從今天起,把“我們”放在“我”之前。

你願意試試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