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噩耗:EB-5排期,等到頭發白了還沒綠卡
主題:川普時代EB-5投資移民政策收緊,排期遙遙無期,普通家庭的美國夢該何去何從?
引子:一封信,擊碎了夢
洛杉磯阿罕布拉市的春天,總是帶著點老唐人街的煙火氣。街角的中餐館飄出叉燒包的香味,粵語和普通話混雜在空氣裏,熱鬧又熟悉。
鍾先生推開僑社大樓的玻璃門,手裏攥著一封信,信封上“USCIS”(美國移民局)的字樣讓他心跳加速。他站在陽光裏,猶豫了片刻,終於撕開了信封。
一張薄薄的通知紙,字麵冷冰冰:
“您的EB-5移民排期預計需14年。”
14年。
鍾先生愣住了。他今年47歲,14年後就是61歲,兒子都快成家了,綠卡卻還在天邊飄。他苦笑了一下,喃喃自語:“這綠卡,怕是要等我坐輪椅才能拿到了吧?”
第一章:追夢的起點
2017年,廣州的夏天,鍾先生在一次移民講座上第一次聽說EB-5投資移民。中介說得天花亂墜:“投50萬美金到美國項目,創造10個就業機會,全家就能拿綠卡!一年多就搞定!”
鍾先生和妻子李梅動心了。兒子小傑才10歲,國內的教育壓力讓他們焦慮,美國的學校、空氣、機會,像一幅閃閃發光的畫卷。他們商量了半個月,狠下心賣掉一套小三房,湊齊50萬美金,投進紐約一個舊紡織廠改建酒店的項目。
律師很快辦好了I-526申請,移民局的接收函寄到手裏,鍾先生覺得未來像廣州珠江邊的高樓,亮堂堂的。“一切都會好的media/image1.png
第二章:排期像堵牆
可好景不長。2018年,川普政府開始收緊移民政策:
• EB-5項目審查更嚴,投資門檻從50萬漲到90萬美金。
• 中國申請人積壓嚴重,簽證排期像雪崩一樣延長。
根據《移民與國籍法》,EB-5簽證每年隻有約1萬個名額,中國人因為申請量大,排期直接從1-2年暴增到10年以上。
鍾先生2017年申請時,以為最多等兩年。誰知到了2019年,移民局的《簽證優先日期表》倒退到2015年。他形容這感覺就像排隊買奶茶,前麵本來隻有幾個人,突然冒出幾千人,隊伍長到地平線。
第三章:孩子的未來
最讓鍾先生揪心的,是兒子小傑。小傑在美國上初中,靠父母的H-4簽證生活。可H-4簽證到18歲就失效,如果綠卡還沒下來,小傑得轉成F-1學生簽證。F-1簽證意味著:
• 不能打工;
• 學費貴得嚇人;
• 未來找工作、留美都難上加難。
鍾先生常說:“我們跟時間賽跑,可時間跑得比我們快。”他想起小傑放學後坐在學校門口等他的樣子,心裏像被針紮。移民,不隻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下一代。
第四章:求解無門
鍾先生找到移民律師Susan求助。她皺著眉,給他擺了幾個選項:
1. 換項目? 太晚了。投資款已鎖定,撤出會丟掉優先日期,等於從頭開始。
2. 轉身份? 可以試試H-1B或L-1簽證,但名額少,競爭大。
3. 起訴移民局? 可以以“無理拖延”為由打官司,但勝算渺茫。
4. 重新規劃人生? 也許得接受現實,換條路走。
Susan歎了口氣:“移民不隻是法律問題,是人生抉擇。”鍾先生低頭不語,喉嚨像堵了塊石頭。
第五章:放下與新生
那天晚上,鍾先生坐在院子裏,抬頭看天。洛杉磯的夜空星星不多,卻讓他想起小時候在廣州天河路騎單車的日子,風吹過臉龐,自由又簡單。他又想到小傑,想到自己為什麽來到美國——不就是為了孩子有個更好的未來嗎?
和妻子聊了一夜,他們做了個艱難的決定:
• 放棄死等EB-5排期;
• 為小傑申請F-1學生簽證,優先保住他的學業;
• 自己轉B-2旅遊簽證,定期回國;
• 把綠卡夢暫時放一放,專注孩子的教育。
鍾先生輕聲說:“夢想可以等等,但孩子的未來不能等。”
尾聲:希望在遠方
三年後,小傑考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畢業典禮那天,鍾先生看著兒子穿著藍金色畢業袍走上台,眼淚止不住地流。綠卡還是沒影兒,但孩子臉上那抹自信的笑,比什麽都值。
亞裏士多德說:“希望是清醒時做的夢。”鍾先生終於明白,移民不隻是拿張綠卡,而是為家人種一棵樹,哪怕在異鄉,也能生根、開花。
法律小貼士
• EB-5簽證:通過投資美國項目(需創造10個就業機會),可申請綠卡。
• 優先日期:決定簽證排隊的順序。
• 兒童身份保護法(CSPA):保護移民子女不因年齡增長失去資格,但對超長排期作用有限。
• 催辦訴訟:可因移民局拖延起訴,但成功率低。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故事分享和法律科普,不構成法律建議。移民政策複雜,具體情況請谘詢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