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KYOhdWeUCKKWRVja1JE6Kw
來源丨網易新聞
“閱兵”這個名稱是從漢代以後才開始叫起來的。在漢代,定期閱兵常與立秋之日“祭獸”一起進行,其中增加一些打鬥的內容。以後,各個建朝時間較長的朝代都有類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閱兵儀式。但到清代,督撫三年一次的閱兵卻仍叫“大閱”。我國最早的國慶閱兵是中華民國國慶閱兵,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10月10日便成為國慶日,每年都要組織慶祝活動。1912年10月10日上午,北平舉行了閱兵儀式,袁世凱派段祺瑞進行了閱兵,袁世凱穿著軍服就登上了檢閱台,曆時一個多小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自此,每年的10月1日成為國慶日。
每到中國舉行閱兵,除了看地麵上的坦克導彈,天上的戰鬥機,閱兵分列式方隊也是眾人關注的焦點,而其中女兵方隊更是一抹亮色的“嬌點”,從1958年女民兵首次參加閱兵開始,1984年第一次出現解放軍女兵方隊。到2015年,三軍儀仗隊中還首次有女兵參加抗戰大閱兵。
閱兵史上的女兵方隊:1958年首現女民兵方隊
1958年的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10次國慶閱兵。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實行全民皆兵”的思想,毛澤東也提出“我們要大辦民兵師”,“人民公社裏頭都搞民兵,全民皆兵,要發槍”。三輪摩托車方隊、成方陣的士兵船形帽最後一次出現在國慶閱兵式上。在當年國慶閱兵“首都民兵師”方隊裏,首次出現了肩挎衝鋒槍的青年女民兵方隊。到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式中,解放軍第一支由422名女學員、女戰士組成的女兵方隊走過天安門。受閱之後,女兵方隊受到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通令嘉獎。
1999年的大閱兵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當數女兵方隊中領隊的“姊妹花”——雙胞胎張薇薇、張莉莉,當時女兵們身著草綠色西服領上裝、深藍色軍裙,腳蹬高腰皮靴,走過天安門廣場。
2009年國慶閱兵上的三軍女兵方隊是這次閱兵中人數最多的方隊,也是世界近代閱兵史上規模最大的徒步方隊。三軍女兵方隊以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員為主體組建,共378人,與1984年和1999年國慶首都閱兵中亮相的女兵方隊相比,參加這次閱兵的女兵方隊首次由陸海空三軍組成。在這次閱兵中,由以前的“颯爽英姿”改為“英武、靚麗、秀美”,對三軍女兵方隊隊員形象展示作了重新定位,此後女兵穿著開始變得靚麗。
2015年抗戰閱兵,儀仗隊女隊員將首次亮相。51名三軍儀仗隊女儀仗隊員將按陸、海、空軍各一列,每列17人的隊形,排列在三軍儀仗隊方隊第10至12排,與儀仗隊男兵同在一個方隊。
嚴格的選拔標準:女兵因長高1.8厘米錯過閱兵
關於1984年閱兵式女兵選撥,據解放軍總醫院政治部原副主任栗龍池介紹,“當時選拔很嚴格,身高要在1.60米到1.70米,不僅有形象標準,政治條件還要過硬,在學校選拔一遍竟然沒有選夠。”
15年後,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栗龍池同樣遇到同樣的問題,白求恩軍醫學院人員不夠選拔,隻能抽調戰士。這批學員身高要求達到了1.63米到1.75米,不過政審條件則放寬了很多。
到2009年閱兵,女兵平均年齡22歲,平均身高1.69米。三軍女領隊分別由陸、海、空三軍選派,其中陸軍領隊奕馨、海軍領隊魏韻蕭、空軍領隊譚豔梅,三軍姐妹花身高都是1.73米。而現任三軍儀仗隊女兵分隊隊長程誠,當時第一個被確定為2009年國慶大閱兵三軍女兵方隊領隊,但其身高突然長高1.8厘米,她因而錯過了當年的閱兵式。
參加2015年抗戰閱兵的三軍儀仗隊女儀仗隊員平均身高1.78米,平均年齡20歲,大學及以上學曆達88%。其中,2014年7月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的門佳慧曾獲得中央電視台模特大賽全國十佳,後來參軍來到儀仗隊。
穿著變化:裙子問題驚動萬裏 絲襪係國產
在1958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的女民兵方隊上身穿白色衣服,下身為黑色褲子。“文革”十年,是中國曆史上服裝最失“特色”的十年,從社會到部隊大多“男女同裝”。在1958年的民兵隊伍中,同一方隊裏也有男女兵混搭。
1984年中國國慶35周年閱兵式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閱兵,是中國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第一次公開展示自己的武裝力量,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12次國慶閱兵。
圖為1984年大閱兵前夕的閱兵村中女戰士正在嚴摳細訓,一絲不苟地訓練
1984年閱兵中,關於受閱部隊的著裝,要求“著新式服裝”,但“新式服裝”是什麽並不明確。女兵上衣和大簷帽都確定用凡爾丁布料製作,而裙子有關部門解釋說穿的確良筒裙,但的確良筒裙很難和凡爾丁上衣顏色配套,走正步也總粘腿,後來製作幾件凡爾丁裙子樣品,穿上一比確有不同。為此北京軍區領導專門帶兩名女兵,穿上兩種裙子,去見時任閱兵領導小組組長、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裏,讓他看後再定奪。
凡爾丁裙服受到了好評,萬裏也答應為女兵們說說好話,最終更改了有關文件,女兵們穿上了凡爾丁裙子。
除了裙子變化,女兵方隊在1984年閱兵訓練時還穿的是皮鞋,但後來正式閱兵改成了靴子。在徒步方隊合練時,女隊員趙玲的一隻皮鞋鞋帶突然斷了,踢正步時一腳把皮鞋踢飛出去,但她光著一隻腳完成了合練,此事引起了閱兵總指揮部的關注。不久,上級決定參閱方隊女兵一律穿靴子。此後,在1999年和2009年閱兵中,女兵都穿的是靴子。
穿短裙配長筒靴的女兵一向是關注焦點,網友曾就她們穿沒穿長筒絲襪進行議論,據2009年女兵方隊海軍領隊魏韻蕭透露,女兵最早是穿短褲訓練,不穿靴子和長筒襪,但要抹防曬霜。後來試穿正式服裝時,海軍服是白色,襯得腿特別黑,閱兵時必須得穿襪子了。而所有女兵閱兵時都穿著統一配發的國產品牌絲襪,而非傳言中的意大利品牌。
此次抗戰閱兵,女兵服裝都是根據每個人的體型測量,進行了緊身設計,裙子設計上也加入年輕女孩喜歡的時尚元素,上衣貼身合體,裙子為時尚A字裙服,女性的柔美曲線更加明顯。
訓練的健康問題:2009年閱兵30%女兵月經異常
長時間訓練踢正步,很多女兵腳上會磨出泡,2015年閱兵訓練中,有女兵腳上起泡,為繼續訓練將馬靴剪了一個洞。不僅如此,閱兵訓練隊女兵的腳型尺寸也有影響。研究發現,腳長均值隨訓練略微增加,蹠趾圍長均值隨訓練先增加後減小。
由於生理特點,女兵在閱兵方隊訓練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月經問題。有研究表明,“在月經期進行長時間、大強度的訓練內容均可以引起女隊員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輕者訓練時感到疲勞、機體無力,常有昏厥事情產生;嚴重者可引起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一份對國慶60周年閱兵訓練女兵及女民兵582例問卷調查顯示,女兵及女民兵月經異常率30.1%,白帶異常率20.1%。為此,部隊會給女兵建立“月經周期跟蹤卡”,調整訓練強度、合理膳食,並對女兵在經期訓練中進行心理防護。
闌尾炎,也是女兵訓練時會遇到的疾病。據2002年《醫學理論與實踐》上一篇文章顯示,1999年國慶閱兵前的訓練時間長達14個月,女兵方隊預備隊共384人,其間共有8名女兵出現闌尾炎發病,8人均是參加長時間軍訓後發病,文章稱其闌尾炎的臨床表現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參考資料:
王修行:《閱兵訓練對女兵腳型尺寸的影響》
王滿:《軍訓女兵闌尾炎發病特點分析》
王心:《閱兵村女兵及女民兵生理健康狀況調查》
郭曉:《閱兵方隊女隊員月經期應注意的問題》
責編:徐小涵
校對:劉雨鑫
審校:tota
就是我們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