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是人類計時的標尺。曆法是人類觀察地月日三個天體運行周期關係而產生的。因此曆法的基本原則是合天。
由日月地運行周期而來的曆法的三個組成成分年、月、日成為人們社會活動的主要框架。人們自然想把它們與其它度量單位相比較。人們發現其它度量單位都是自身相等的量。大小單位之間都有固定的整數比例關係。但是年、月、日,是來自天文的年、月、日,本身並不是絕對相等的,而且不是保持不變的。任何兩部分之間也沒有整倍數關係。古今中外的曆法隻能馬馬虎虎的把年、月、日當作時間單位使用.可以說它們是"準單位"。但畢竟不符合度量單位的必要條件"相等"。這樣自然產生社會交往的不公平。人們或者容忍這個不公平,或者用其它方法避開這個不公平。至今,沒有人從改革曆法的層麵來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解決的關鍵是改造來自天文周期回歸年的曆年,即平年或閏年。平年是多數。將平年365日減去5日使原曆年365日與平均太陽日的關係固定為360比1的關係.多餘的5日是少數,單獨處理。為什麽這樣做?因為360有良好的整數因子分解性質:
360=4×90=4×3×30=4×3×6×5.
所以,以360日作曆年,可以劃分為四個90日的曆季。每個曆季劃分為30日的曆月。每個曆月劃分為6個5日的曆周。平年365日的主要部分360日作曆年,就可以層次化為有度量單位的度量層次。等年360日,等季90日,等月30日和等周5日。遞層依次有整數包含的單位關係。季、月和周都是層次單位.年餘5日剛好是一周.作月外單獨處理.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困難.閏年再在年餘上加上一日閏日.也單獨處理。如果隻取年、月、日三層,就是一個有十二個曆月的曆法方案。新的曆年、曆月、曆周並不影響計算年的積累日數,隻要不把年的餘日忘記了就是了。
年餘日根據自然天文四季因遠日點現在小暑附近,夏季約長4到5日的關係,正好放在6月後,7月前。這就是說在年中。所以以年中為分界,上下半年各有六個月,成對稱。這就是最理想的方案。就是筆者的自然曆。
由365減去5才產生了理想的自然曆。所以說,5是開啟理想曆法之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