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岸的差別待遇
工作過的幾家公司,總部都在矽穀。不論是哪一家,每次去矽穀出差,都有點憋屈,東岸的辦公室就像那不得寵的小妾住的小院。妾室裏頭還有等級,紐約的辦公室用來接待大客戶,門麵也是不差的,波士頓的辦公室,全是工程師,隻要有桌子有椅子就能幹活,是被藏在角落裏的邋遢人物。
從早晨的第一杯咖啡開始,我那心裏的酸水就噗噗的往外冒。我正想著至少這咖啡機東西岸是一樣的。
同事卻一臉嫌棄:這爛機器裏的不好喝,我帶你去樓下的咖啡吧。
我說:免費的,勉強喝吧。
同事更是一臉鄙夷:樓下的也不要錢,用的是更好的豆子。
從15樓下來,我抱怨電梯坐的我頭暈,同事好奇波士頓的辦公室有幾層?我摸摸鼻子說:我們跟別人合租了一層。
同事聽了也忍不住笑:我們這一棟樓隻是四棟樓裏的一棟。中午吃飯的時候帶你去最新的老板樓,老板樓賣得吃食更多。
我算是聽出點苗頭,午餐必須自己買,我拚命地想扳回一城:午餐得自己買,那也不怎麽樣嘛。
同事笑笑不與我計較。耐心解釋:七、八年前,發了一份員工問卷調查,大家想吃免費的午餐,還是有補貼的午餐?
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多數人希望有補貼的午餐。據說原因是:這樣才不會胡吃海喝,而且比免費的午餐更多了健康的選擇。
唉,我膚淺了。
果然,一份沙拉加一塊煎鱈魚,在波士頓少說也得二十多塊,公司的餐廳,隻要8元!我開始思忖著怎麽打包帶回去。
不是沒有動過到矽穀任職的心思,畢竟在這樣的公司,想升級快一點,必須離決策核心近一點。其實,升職是借口,真正讓我動心的是這裏的東西真好吃。但是,與東岸相比,灣區二十多年前的房價就已經讓我咋舌,哪料到如今比之當年更加慘烈。早知道。 。 。
有個同事絕頂聰明效率奇高,他在波士頓時,我們一致認為,他到矽穀來出路會更廣。幾個月前他終於下定決心舉家搬遷,很高興在這裏看見故人,他跟我抱怨,他有兩個小小孩,買房必須考慮學區,與波士頓鄰郊的寬敞院落不同,這裏的房子一個挨一個,要價還得三倍以上。而且所謂的好學區,學校的基礎設施與麻州不是同一個等級,但是效率特別好,隻因為住在學區的家庭都特別重視教育。
子女教育的話匣子一打開我們就停不下來。我們一致同意,住在灣區的亞洲人,把各自國家的那一套教育理念,不隻原封不動地搬過來,甚至還有可能變本加厲。有些同事甚至自稱虎爸、虎媽還引以為傲。讓我們這些波士頓來的散仙,低頭不敢吱聲,直覺我們的小孩都被我們給耽誤了。我拍拍同事的肩,寬慰他:你的基因強大,有點壓力,孩子能長得更茁壯,你來對了。
我呢?出差期滿,趕緊回家。
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圖片來源 網路)
“膚淺了。。。早知道。。。”忍俊不禁。有錢難買早知道啊。
鼓勵的話反正不用負責, 哈哈。
醫療條件更是美國第一,孩子出生在美國婦科排名第一的Beth Israel ,負責的醫生後來是哈佛醫學院婦科主任。
但到了加州後,就不會離開了,當時獵頭聽我說要找加州的工作機會,也說所有人都想去加州。
真正在加州生活很長時間後,尤其是養孩子,才意識到加州吸引人的地方是人文環境,這裏大概是全世界最適合華人移民的地方,沒有之一,甚至比中國強。當年看美國每年總統獎總有幾個華人孩子,全部都是出自加州,如今知道為什麽了。
到了小家夥看學校的時候去紐約,順便看朋友,他說看你們孩子那麽陽光和活潑,與東部孩子很不同,這才意識到變化是自己不意識的。再到波士頓看學校,就覺得怎麽城市那麽小,跨過查爾斯河就跟走過一個小河溝差不多的感覺,是走過去的。
畢竟在灣區,橋都是幾英裏長的跨海大橋,不允許“走”。
完全失去了對波士頓的尊重和想念。
當然,還有天氣,一年300天的豔陽天,早上一出門,哇,又是一個豔陽天。往裏走一點一個多小時就是可以一年滑雪五個月的美國最好的滑雪場。波士頓一年五個月的冬天,卻沒地方滑雪。
北加州灣區是美國唯一地中海氣候的地區。小老大的評價,在加州住了二十年也沒能玩完加州本身。
俺也常去西岸觀禮、學習。陽光、沙灘幾日,也是歸心似箭。唉,俺怎麽就這麽不思西進不思齊呢?
“ 讓我們這些波士頓來的散仙,低頭不敢吱聲,直覺我們的小孩都被我們給耽誤了”哈哈~波士頓的小孩幸福快樂。
到底咖啡那邊好喝?
提前祝節日快樂!
“我開始思忖著怎麽打包帶回去。”本性難移。顧家主婦,老公好命。哈哈哈
還有關於孩子教育的。寫的輕鬆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