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名稱 (英文名) |
主要活性成分 |
抗菌作用 |
抗炎作用 |
對牙齦影響 |
其他口腔健康益處 |
使用方式 |
安全用量 (外用漱口/日) |
毒性/副作用 (過量或長期) |
---|---|---|---|---|---|---|---|---|
牛至 (Oregano) |
香芹酚、百裏香酚 |
極強 |
強 |
保護 (抗炎) |
抗真菌、抑製生物膜 |
精油稀釋、茶飲 |
幹葉: 2-4g 泡水 / 精油: 1-2滴/200ml水 |
強刺激性,可能灼傷黏膜;影響鐵吸收。 |
茶樹 (Tea Tree) |
萜品醇-4 |
極強 |
強 |
保護 (減少菌斑) |
減少牙菌斑形成 |
精油稀釋後漱口 |
精油: 2-4滴/200ml水 (1-2%) |
嚴禁吞服,可致中毒;少數人過敏。 |
丁香 (Clove) |
丁香酚 |
極強 |
強 |
雙向 (止痛但高濃度損傷) |
止痛、減少口臭 |
精油、漱口水 |
粉末: 0.5-1g 泡水 / 精油: 1滴/200ml水 |
強刺激性,長期使用可能損傷牙齦組織和神經。 |
百裏香 (Thyme) |
百裏香酚、香芹酚 |
極強 |
強 |
保護 (溫和抗炎) |
抗氧化、減少牙齦出血 |
精油、漱口水 |
幹葉: 3-6g 泡水 |
相對安全,極高劑量可能致惡心。 |
肉桂 (Cinnamon) |
肉桂醛、丁香酚 |
極強 |
中等 |
雙向 (抗菌但可能刺激) |
抗真菌、清新口氣 |
粉末、精油、茶飲 |
粉末/枝: 1-3g 泡水 |
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過量有肝毒性風險。 |
大蒜 (Garlic) |
大蒜素 |
極強 |
中等 |
雙向 (強抗菌但刺激) |
抗病毒、增強免疫 |
鮮蒜咀嚼、漱口水 |
1-2瓣搗碎泡水 |
辛辣刺激性強,可能灼傷口腔黏膜。 |
黃連 (Coptis) |
小檗堿 |
極強 |
強 |
保護 (強效消炎) |
清胃火、解毒 |
煎水漱口、粉末 |
藥材: 3-6g 煎水 |
大苦大寒,傷胃,不宜連續使用超過2周。 |
黃柏 (Phellodendron) |
小檗堿、黃柏堿 |
極強 |
強 |
保護 (清熱燥濕) |
清熱燥濕、治口瘡 |
煎水漱口、粉末 |
藥材: 3-9g 煎水 |
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慎用。 |
牛黃 (Calculus Bovis) |
膽紅素、膽酸 |
極強 |
極強 |
保護 (強效解毒) |
清熱解毒、治重症口瘡 |
含服、外敷 |
粉末: 0.15-0.3g (含服或外敷) |
藥性猛烈,必須在專業指導下使用。 |
第二部分:強效抗菌類
香草名稱 (英文名) |
主要活性成分 |
抗菌作用 |
抗炎作用 |
對牙齦影響 |
其他口腔健康益處 |
使用方式 |
安全用量 (外用漱口/日) |
毒性/副作用 (過量或長期) |
---|---|---|---|---|---|---|---|---|
花椒 (Sichuan Pepper) |
山椒素、檸檬烯 |
強 |
中強 |
雙向 (止痛但致麻木) |
局部麻醉、止痛 |
煎水漱口、直接咀嚼 |
藥材: 3-5g 煎水 |
過度使用導致口腔麻木、味覺失靈。 |
紫蘇 (Perilla/Shiso) |
紫蘇醛、迷迭香酸 |
強 |
強 |
保護 (抗過敏) |
抗過敏、清新口氣 |
葉片咀嚼、茶飲 |
鮮葉3-5片或幹葉2-4g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藿香 (Patchouli) |
廣藿香醇、廣藿香酮 |
強 |
中等 |
保護 (調節菌群) |
化濕除臭、調節菌群 |
煎水漱口、茶飲 |
藥材: 3-6g 泡水或煎煮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薑黃 (Turmeric) |
薑黃素 |
強 |
極強 |
保護 (抗炎促愈合) |
減少牙齦出血、美白 |
粉末刷牙、漱口 |
粉末: 1-2g 調糊或泡水 |
安全,但可能使牙齒暫時性染色。 |
印楝 (Neem) |
印楝素、寧柏定 |
強 |
強 |
保護 (強化牙齦) |
預防牙菌斑、強化牙齦 |
葉片咀嚼、漱口水 |
葉: 5-10片煎水/枝條直接咀嚼 |
內服有肝腎毒性風險,外用漱口安全。 |
蜂膠 (Propolis) |
黃酮類、酚酸 |
強 |
強 |
保護 (修複組織) |
修複組織、抗氧化 |
酊劑、漱口水 |
酊劑: 3-5滴/200ml水 |
過敏率較高,使用前需皮試。 |
聖羅勒 (Holy Basil/Tulsi) |
丁香酚、烏索酸 |
強 |
強 |
保護 (增強免疫) |
增強免疫、抗應激 |
葉片咀嚼、茶飲 |
葉: 3-6g 泡水 |
安全,但有抗凝血作用,手術前後慎用。 |
金銀花 (Honeysuckle) |
綠原酸、木犀草苷 |
強 |
強 |
保護 (清熱消腫) |
清熱解毒、消腫 |
煎水漱口、茶飲 |
藥材: 5-10g 泡水或煎煮 |
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長期大量使用。 |
細辛 (Asarum) |
甲基丁香酚 |
強 |
中等 |
損傷 (劇毒) |
強效止牙痛(慎用) |
少量煎水漱口 |
藥材: 1-3g (必須遵醫囑) |
含馬兜鈴酸,有強腎毒性,嚴禁作為日常保健品。 |
血根草 (Bloodroot) |
血根堿 |
強 |
中等 |
損傷 (有毒) |
減少牙菌斑(慎用) |
極少量漱口水 |
嚴格禁用 |
FDA禁用,可致口腔白斑病變(癌前病變)。 |
穿心蓮 (Andrographis) |
穿心蓮內酯 |
強 |
強 |
保護 (強力消炎) |
天然抗生素、消膿腫 |
煎水漱口、內服 |
藥材: 5-10g 煎水 |
大苦大寒,易傷脾胃陽氣,引起惡心。 |
山豆根 (Sophora Root) |
苦參堿、氧化苦參堿 |
強 |
強 |
損傷 (有毒) |
清熱利咽、治口瘡 |
煎水漱口 |
藥材: 3-6g (必須遵醫囑) |
有毒,過量可致惡心、嘔吐、呼吸困難。 |
苦參 (Sophora flavescens) |
苦參堿、苦參素 |
強 |
強 |
雙向 (殺蟲但有刺激) |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外用 |
有小毒,僅建議外用,內服需謹慎。 |
石膏 (Gypsum) |
硫酸鈣 |
強 |
極強 |
保護 (清瀉胃火) |
清熱瀉火、治陽明熱盛齒痛 |
煎水內服、漱口 |
藥材: 15-30g (需先煎20分鍾) |
大寒,僅適用於實熱證,會傷陽氣。 |
第三部分:中等抗菌類
香草名稱 (英文名) |
主要活性成分 |
抗菌作用 |
抗炎作用 |
對牙齦影響 |
其他口腔健康益處 |
使用方式 |
安全用量 (外用漱口/日) |
毒性/副作用 (過量或長期) |
---|---|---|---|---|---|---|---|---|
佩蘭 (Eupatorium) |
揮發油、香豆素 |
中 |
中等 |
保護 (芳香化濕) |
芳香化濕、除口臭 |
煎水漱口、含漱 |
藥材: 3-6g 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薄荷 (Peppermint) |
薄荷醇、薄荷酮 |
中 |
強 |
保護 (舒緩清涼) |
清新口氣、緩解不適 |
漱口水、牙膏 |
幹葉: 2-4g 泡水 |
相對安全,對嬰幼兒神經有抑製風險。 |
鼠尾草 (Sage) |
樟腦、1,8-桉葉素 |
中 |
強 |
保護 (收斂愈合) |
收斂作用、促進愈合 |
茶飲、漱口液 |
幹葉: 2-4g 泡水 (不超過2周) |
含側柏酮,高濃度長期使用有神經毒性。 |
綠茶 (Green Tea) |
兒茶素(EGCG) |
中 |
強 |
保護 (抗氧化) |
抗氧化、預防齲齒 |
茶飲、漱口 |
茶葉: 3-5g 泡水 |
安全,空腹或過量飲用可能引起不適。 |
沒藥 (Myrrh) |
倍半萜類 |
中 |
強 |
保護 (促進愈合) |
促進愈合、止血 |
酊劑、漱口水 |
樹脂: 1-2g 泡酊劑或煎水 |
活血力強,孕婦禁用。 |
乳香 (Frankincense) |
乳香酸 |
中 |
極強 |
保護 (組織再生) |
促進組織再生、止痛 |
精油、樹脂咀嚼 |
樹脂: 1-2g 泡酊劑或煎水 |
活血力強,孕婦禁用。 |
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
呋喃香豆素 |
中 |
強 |
保護 (消腫排膿) |
消腫止痛、排膿 |
煎水漱口、粉末 |
藥材: 3-6g 煎水 |
含光敏物質,大量使用後避免暴曬。 |
羅勒 (Basil) |
丁香酚、芳樟醇 |
中 |
強 |
保護 (抗氧化) |
抗氧化、抗應激 |
葉片咀嚼、茶飲 |
鮮葉3-5片或幹葉2-4g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石榴 (Pomegranate) |
鞣花酸、花青素 |
中 |
強 |
保護 (減少菌斑) |
抗氧化、減少牙菌斑 |
果汁漱口 |
果皮: 5-10g 煎水 |
安全,果汁含糖,漱口後需清水再漱。 |
尤加利 (Eucalyptus) |
1,8-桉葉素 |
中 |
中等 |
保護 (清新抑菌) |
清新口氣、減少菌斑 |
精油、漱口水 |
精油: 1-2滴/200ml水 |
精油嚴禁內服,有毒。 |
生薑 (Ginger) |
薑辣素、薑烯酚 |
中 |
強 |
保護 (促進血循環) |
促進血循環、止痛 |
鮮薑咀嚼、茶飲 |
鮮薑: 3-5片泡水或咀嚼 |
有刺激性,口腔有破損時慎用。 |
連翹 (Forsythia) |
連翹苷、連翹酯苷 |
中 |
強 |
保護 (清熱散結) |
清熱散結、消腫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性微寒,脾胃虛弱者不宜久用。 |
板藍根 (Isatis Root) |
靛藍、靛玉紅 |
中 |
強 |
保護 (抗病毒) |
抗病毒、清熱解毒 |
煎水漱口、含片 |
藥材: 5-10g 煎水 |
性寒,長期使用傷脾胃。 |
檸檬香茅 (Lemongrass) |
檸檬醛、香葉醇 |
中 |
中等 |
保護 (清新口氣) |
抗真菌、清新口氣 |
茶飲、精油 |
幹草: 2-4g 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三果粉 (Triphala) |
鞣質、沒食子酸 |
中 |
強 |
保護 (強化牙齦) |
強化牙齦、抗氧化 |
粉末刷牙、漱口 |
粉末: 2-4g 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蒲公英 (Dandelion) |
蒲公英甾醇、膽堿 |
中 |
強 |
保護 (清熱解毒) |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
煎水漱口、茶飲 |
全草: 5-10g 煎水 |
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辛夷花 (Magnolia Flower) |
揮發油、木蘭脂素 |
中 |
強 |
保護 (通竅止痛) |
通鼻竅、治上頜竇炎牙痛 |
煎水漱口 |
藥材: 3-6g (包煎) |
其絨毛可能刺激咽喉,需包煎。 |
射幹 (Belamcanda) |
鳶尾苷、鳶尾黃素 |
中 |
強 |
雙向 (清咽但有小毒) |
清熱利咽、消腫 |
煎水漱口 |
藥材: 3-6g 煎水 |
有小毒,不宜長期或大量使用。 |
馬勃 (Puffball) |
馬勃素、氨基酸 |
中 |
強 |
保護 (清肺止血) |
清肺利咽、止血 |
粉末外敷、含漱 |
藥材: 1.5-3g 研粉外敷或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青黛 (Indigo Naturalis) |
靛藍、靛玉紅 |
中 |
強 |
保護 (涼血消斑) |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
粉末外敷 |
粉末: 1-2g 調糊外敷 |
性寒,有報道稱長期內服可致胃腸道反應。 |
兒茶 (Catechu) |
兒茶素、鞣質 |
中 |
中等 |
保護 (收斂止血) |
收斂止血、清熱化痰 |
含漱、外敷 |
藥材: 1-2g 泡水含漱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冰片 (Borneol) |
龍腦、異龍腦 |
中 |
強 |
雙向 (清熱但易耗氣) |
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
含服、外敷 |
0.1-0.2g 含服或入藥 |
辛香走竄,孕婦慎用,易耗氣,體虛者少用。 |
第四部分:輕度抗菌及修複類
香草名稱 (英文名) |
主要活性成分 |
抗菌作用 |
抗炎作用 |
對牙齦影響 |
其他口腔健康益處 |
使用方式 |
安全用量 (外用漱口/日) |
毒性/副作用 (過量或長期) |
---|---|---|---|---|---|---|---|---|
升麻 (Cimicifuga) |
三萜皂苷 |
中等 |
強 |
保護 (升陽解毒) |
升陽解毒、消腫 |
煎水漱口 |
藥材: 3-6g 煎水 |
有小毒,過量可致頭痛、惡心。 |
白柳皮 (White Willow Bark) |
水楊苷 |
中等 |
強 |
保護 (天然止痛) |
天然止痛、退熱 |
煎水漱口、茶飲 |
藥材: 3-6g 煎水 |
含水楊酸類物質,阿司匹林過敏者禁用。 |
香蜂草 (Lemon Balm) |
迷迭香酸、檸檬醛 |
中等 |
強 |
保護 (抗病毒) |
抗病毒(唇皰疹) |
茶飲、酊劑 |
葉: 2-4g 泡水 |
安全,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相關疾病者慎用。 |
紫錐菊 (Echinacea) |
烷基酰胺、多糖 |
中等 |
強 |
保護 (增強免疫) |
增強免疫、促進愈合 |
酊劑、茶飲 |
根/葉: 2-4g 泡水 |
不宜連續使用超過8周,可能導致免疫疲勞。 |
迷迭香 (Rosemary) |
迷迭香酸、桉葉素 |
中等 |
強 |
保護 (改善血循環) |
抗氧化、改善血循環 |
精油、漱口水 |
葉: 2-4g 泡水 |
安全,高劑量可能引起刺激。 |
洋甘菊 (Chamomile) |
甘菊藍、黃酮 |
中等 |
極強 |
保護 (舒緩修複) |
舒緩牙齦、組織修複 |
茶飲、漱口 |
幹花: 3-5g 泡水 |
非常安全,極少數人對菊科植物過敏。 |
蘆薈 (Aloe Vera) |
蘆薈多糖、蒽醌類 |
中等 |
強 |
保護 (促進愈合) |
促進愈合、保濕 |
凝膠塗抹 |
鮮葉凝膠直接塗抹 |
外用安全,內服蘆薈大黃素有腹瀉作用。 |
金盞花 (Calendula) |
三萜類、黃酮 |
中等 |
強 |
保護 (促進愈合) |
促進愈合、減少出血 |
酊劑、漱口水 |
幹花: 2-4g 泡水 |
非常安全,極少數人對菊科植物過敏。 |
甘草 (Licorice) |
甘草酸、黃酮 |
中等 |
強 |
保護 (緩解潰瘍) |
抗病毒、緩解潰瘍 |
根部咀嚼、茶飲 |
藥材: 3-6g 泡水 |
長期大量內服可致水鈉瀦留、高血壓。 |
薰衣草 (Lavender) |
芳樟醇、乙酸芳樟酯 |
中等 |
強 |
保護 (舒緩鎮定) |
舒緩鎮定、促進愈合 |
精油、茶飲 |
幹花: 2-4g 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接骨木花 (Elderflower) |
黃酮類、酚酸 |
中等 |
強 |
保護 (消腫抗病毒) |
消腫、抗病毒 |
茶飲、漱口水 |
幹花: 3-5g 泡水 |
安全,但植物的莖、葉、未熟果實有毒。 |
月桂 (Bay Leaf) |
桉葉素、丁香酚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改善口氣) |
止痛、改善口氣 |
葉片煎水、精油 |
葉: 2-3片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小豆蔻 (Cardamom) |
桉葉素、萜品醇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清新口氣) |
清新口氣、促消化 |
種子咀嚼、茶飲 |
2-3粒種子咀嚼或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茴香 (Fennel) |
茴香腦、茴香醚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促進唾液) |
促進唾液、助消化 |
種子咀嚼、茶飲 |
種子: 2-4g 咀嚼或泡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八角 (Star Anise) |
莽草酸、茴香腦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抗病毒) |
抗病毒、清新口氣 |
煎水漱口、茶飲 |
1-2顆泡水 |
安全,但需與有毒的日本莽草區分。 |
葡萄籽 (Grape Seed) |
原花青素 |
中等 |
強 |
保護 (抗氧化) |
抗氧化、保護牙齦 |
提取物、漱口水 |
提取物按說明,或煎水漱口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蔓越莓 (Cranberry) |
原花青素、有機酸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防細菌附著) |
防細菌附著 |
果汁、提取物 |
無糖果汁或提取物 |
安全,果汁含糖,注意清潔。 |
馬鬱蘭 (Marjoram) |
萜品烯、龍腦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溫和抗菌) |
溫和抗菌、舒緩 |
精油、茶飲 |
葉: 2-4g 泡水 |
安全,孕婦慎用。 |
橡樹皮 (Oak Bark) |
鞣質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強效收斂) |
收斂止血、固齒 |
煎水漱口 |
樹皮: 2-4g 煎水 |
含大量鞣質,不宜長期使用,過度收斂。 |
地骨皮 (Goji Berry Root) |
甜菜堿、桂皮酸 |
中等 |
強 |
保護 (清虛火) |
清虛火、涼血止血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知母 (Anemarrhena) |
知母皂苷、芒果苷 |
中等 |
強 |
保護 (滋陰潤燥) |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性寒,脾胃虛寒、便溏者不宜使用。 |
玄參 (Scrophularia) |
玄參苷、哈巴苷 |
中等 |
強 |
保護 (滋陰降火) |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
蘆根 (Reed Rhizome) |
多糖、氨基酸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清熱生津) |
清熱生津、除煩止嘔 |
煎水漱口 |
藥材: 10-15g 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秦皮 (Fraxinus Bark) |
秦皮素、秦皮苷 |
中等 |
強 |
保護 (清熱燥濕) |
清熱燥濕、明目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青蒿 (Sweet Wormwood) |
青蒿素、揮發油 |
中等 |
強 |
保護 (清虛熱) |
清虛熱、截瘧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第五部分:專門止血固齒類
香草名稱 (英文名) |
主要活性成分 |
抗菌作用 |
抗炎作用 |
對牙齦影響 |
其他口腔健康益處 |
使用方式 |
安全用量 (外用漱口/日) |
毒性/副作用 (過量或長期) |
---|---|---|---|---|---|---|---|---|
白及 (Bletilla Rhizome) |
白及甘露聚糖 |
弱 |
強 |
保護 (強效修複黏膜) |
收斂止血、修複黏膜 |
粉末外敷、煎水 |
粉末: 2-5g 調糊或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地榆 (Sanguisorba) |
地榆皂苷、鞣質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涼血止血) |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側柏葉 (Platycladus) |
揮發油、黃酮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涼血止血) |
涼血止血、生發烏發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槐花 (Sophora Flower) |
蘆丁、槲皮素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涼血止血) |
涼血止血、清肝瀉火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泡水 |
性微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
三七皂苷 |
中等 |
強 |
保護 (活血修複) |
止血活血、消腫止痛 |
粉末外敷 |
粉末: 1-3g 調糊或煎水 |
活血力強,孕婦禁用。 |
骨碎補 (Drynaria) |
骨碎補苷、黃酮 |
弱 |
中等 |
保護 (堅固牙齒) |
堅齒固齒、補腎強骨 |
煎水漱口 |
藥材: 10-15g 煎水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補骨脂 (Psoralea) |
補骨脂素 |
弱 |
中等 |
保護 (固齒溫腎) |
固齒、溫腎助陽 |
煎水漱口 |
藥材: 5-10g 煎水 |
有光敏性,含少量肝毒性成分,不宜超量久服。 |
五倍子 (Gallnut) |
鞣質、沒食子酸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收斂固齒) |
收斂固齒、止血生肌 |
粉末外敷 |
藥材: 3-6g 煎水 |
過度使用會過度收斂,刺激腸胃。 |
訶子 (Terminalia) |
鞣質、訶子酸 |
中等 |
中等 |
保護 (固齒生津) |
固齒生津、澀腸止瀉 |
含漱、咀嚼 |
藥材: 3-6g 含漱或咀嚼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第六部分:特殊功效類
香草名稱 (英文名) |
主要活性成分 |
抗菌作用 |
抗炎作用 |
對牙齦影響 |
其他口腔健康益處 |
使用方式 |
安全用量 (外用漱口/日) |
毒性/副作用 (過量或長期) |
---|---|---|---|---|---|---|---|---|
露蜂房 (Honeycomb) |
蜂蠟、樹脂 |
強 |
中等 |
損傷 (有毒) |
攻毒殺蟲、治齲齒痛 |
煎水漱口 |
藥材: 3-5g (必須遵醫囑) |
有毒,可致腎損傷和過敏性休克。 |
枯礬 (Calcined Alum) |
硫酸鋁鉀 |
強 |
中等 |
雙向 (收斂但含鋁) |
燥濕止血、解毒生肌 |
粉末外敷 |
粉末: 0.5-1g 泡水 |
含鋁,有潛在神經毒性風險,不宜長期使用。 |
硼砂 (Borax) |
四硼酸鈉 |
強 |
中等 |
損傷 (有毒) |
清熱解毒、消腫 |
含漱(慎用) |
粉末: 1-2g 泡水 (僅限成人) |
有毒,尤其對兒童,禁止內服,外用需謹慎。 |
青鹽 (Halite) |
氯化鈉、微量元素 |
中等 |
弱 |
保護 (固齒明目) |
固齒明目、涼血 |
刷牙、漱口 |
1-3g 溶於200ml水 |
高濃度使用會損傷黏膜,導致組織脫水。 |
龍骨 (Dragon Bone) |
磷酸鈣、碳酸鈣 |
弱 |
中等 |
保護 (收斂固澀) |
鎮靜安神、收斂固澀 |
煎水漱口 |
藥材: 10-15g (需先煎) |
質地重,需先煎,可能含重金屬。 |
牡蠣 (Oyster Shell) |
碳酸鈣 |
弱 |
中等 |
保護 (收斂製酸) |
收斂固澀、製酸止痛 |
煎水漱口 |
藥材: 10-15g (需先煎) |
質地重,需先煎,可能含重金屬和汙染物。 |
鬆針 (Pine Needle) |
維生素C、鬆脂 |
弱 |
中等 |
保護 (強化牙齦) |
強化牙齦、抗壞血病 |
茶飲、咀嚼 |
5-10g 煎水或咀嚼 |
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
附子 (Aconite) |
烏頭堿 |
中等 |
中等 |
損傷 (劇毒) |
溫陽止痛(劇毒慎用) |
專業指導下使用 |
嚴禁自行使用 |
含烏頭堿,劇毒,未經炮製或過量可致死。 |
吳茱萸 (Evodia) |
吳茱萸堿、吳茱萸酸 |
中等 |
中等 |
損傷 (有小毒) |
溫中止痛、降逆止嘔 |
煎水漱口 |
少量煎水漱口 (不推薦) |
有小毒,刺激性強,主要用於外敷引火下行。 |
重要聲明
本指南基於現有科學證據編製,草藥僅作為輔助手段,不能替代規範的口腔醫療。核心防治仍是:規範刷牙(含氟牙膏1450-1500ppm)、清潔牙縫與舌苔、定期潔治。
安全警示:
一、循證推薦的草藥應用方案
1. 牙齦炎/牙齦出血
核心治療:機械清潔 + 專業潔治
循證輔助方案:
溫和輔助:
2. 口腔潰瘍(複發性阿弗他潰瘍)
核心提醒:單個潰瘍>2周不愈需排查係統性疾病
循證有效方案:
3. 口臭
核心方案:清潔舌苔 + 含鋅/CPC漱口水
輔助措施:
推薦:使用含鋅鹽或CPC的規範漱口水(證據更強)
4. 牙痛
原則:僅限短期對症,必須盡快查明病因並治療
更安全的過渡方案:
立即就醫指征:麵部腫脹、發熱、張口受限、劇痛
5. 牙周病/牙齦萎縮
核心治療:潔治/刮治 + 定期維護
循證輔助:
注意:草藥僅為輔助,不能替代專業牙周治療
6. 口腔真菌感染(鵝口瘡)
一線治療:製黴菌素/克黴唑等規範抗真菌藥
輔助考慮(證據較弱):
7. 化療/放療後黏膜炎
需與腫瘤科協作管理
循證輔助:
8. 智齒冠周炎
必須專業處理:口腔科衝洗/引流 ± 抗生素
輔助緩解:
9. 口幹症
主要治療:
輔助:中藥調理需專業中醫師指導,缺乏高質量RCT證據
10. 預防齲齒
基石措施:
循證輔助:
二、必須避免的做法
絕對禁用
需要修正的做法
三、實用安全方案(2-4周療程)
牙齦炎輔助方案
早晚:含氟牙膏刷牙 + 牙線
日間:綠茶漱口(或0.2%茶樹漱口,二選一)
每日:刮舌一次
療程:2-4周後評估
口腔潰瘍緩解方案
局部:蜂膠凝膠或蘆薈凝膠點塗
漱口:洋甘菊茶含漱,每日3-4次
嚴重:配合處方藥(如地塞米鬆糊劑)
口臭控製方案
早起:刮舌器清潔舌苔
日常:含鋅或CPC漱口水
餐後:綠茶含漱或薄荷掩味
根本:查治病因(牙周病、鼻竇炎等)
牙周維護方案
基礎:規範刷牙 + 牙間清潔
輔助:Triphala或Neem漱口(短期)
複診:每3-6月專業維護
四、循證等級說明
高質量證據(推薦)
中等證據(可考慮)
證據不足/風險較高(避免)
五、就醫指征(立即就診)
六、特殊人群注意
孕婦/哺乳期
兒童
慢性病患者
參考文獻類型
提醒:
最終提醒:
1. 本表僅為信息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
2. 使用前請谘詢牙醫,中醫藥師,和西醫藥劑師,特別是有嚴重口腔疾病、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或屬於特殊人群者。
3. 此為人工智能版本,信息收集者非醫藥專業人士, 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