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螺旋的宿命:也說說科學和倫理
文/紫若藍
11/12/2025
最近因為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獲諾貝爾獎的大神沃森(Watson)去世,真凡和多多在城裏討論科學和倫理的話題,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一些想法在腦海裏不斷盤旋跳躍,揮之不去,不吐不快。索性湊個熱鬧,也來閑聊幾句吧。
“倫理”這詞有點紮眼,總是讓我想起魯迅的文章裏說民國時代的遺老怪罪世風日下於穿絲襪的女人。 也許是因為“倫理”和“倫常”發音上太近了吧。我並不是反對“倫理”這個概念,這隻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
倫理的英文原詞是Ethics。我覺得Ethics翻譯成“操守”更貼切一些。倫理總讓我聯想到“不能近親結婚”這樣的八卦話題上,和科學放在一起,總覺得有點別扭。當然這也可能隻是我個人的pet peeve吧。
我猜沃森這老爺子也是一個真性情的直腸子吧。身為資深基因專家怎麽不知道“基因和種族”這潭水有多深,可不能隨隨便便亂蹚的啊!這水我也不蹚了,否則“躺槍”可不是鬧著玩的。我甚至有點懷疑,那些問他敏感問題的記者是不是別有用心,成心埋坑讓他跳。他們又何必讓一個老實的科學巨匠踩這個身敗名裂的暴雷呢?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天生小資氣質的我總是讓媽媽發愁,她常常叮囑我在外麵不要亂說話。畢竟作為地主的女兒她經曆過“說錯一句話,全家被無產階級踏上一隻腳”的年代,那可比身敗名裂慘多了。好在上小學就不感冒“無產階級美學”、喜歡風花雪月、喜歡莎士比亞、喜歡紅樓林黛玉、後來又喜歡八卦真相的我逃過了我媽媽生活過的那個垃圾年代。
不過說逃過了,真逃過了嗎? 我不是也不敢蹚沃森老爺子被“躺槍”的渾水嗎?想想這幾年這樣的渾水還真不少。比如2020年的大選,明明曲線可疑,你要是質疑,給你顏色看看的人隨時會從眼花繚亂的社交平台跳出來教訓你一番;還有如果你對病毒源頭嚼嚼舌頭,你對新冠疫苗、核酸、口罩不信任試試看,主流媒體對待川普的模式就是你的下場;你如果敢帶個MAGA帽子出去走走,正義感爆棚的“道德婊”隨時隨地會跳出來給你一個下馬威。 原來逃到“燈塔”美國的小資體質的我,居然不小心跳進了上個世紀我媽媽生活過的陷阱裏了啊!
我膽子小,不敢蹚渾水,但我們的時代也有猛人如虔誠的基督徒、保守主義者的英雄查理柯克(Charlie Kirk),他不忌諱說種族問題,敢用數據說真相。他也被不懷好意的媒體通過斷章取義、移花接木這些違背倫理的下流手段說成種族主義者。可是查理完整的辯論網上比比皆是,那些別有用心的小人伎倆,很容易被揭穿,這還了查理一個清白。沃森老爺子沒有查理高曝光度,媒體陷害他不是不可能,他被陷害了我想也是百口難辯吧……
話說回來,查理因為敢於直麵真相卻失去了生命,又是多麽大的犧牲啊,比沃森老爺子失去名譽嚴重多了。為什麽我們這個時代如此懼怕真相呢?反過來再看,媒體毫不猶豫地把說真相的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又毫無顧忌地把帶顏色的罪犯說成英雄,即違背“倫常”,又違背“倫理”,他們到底又是為了哪般呢?讓人細思極恐!
好吧,我對近年來的言論怪象已經嘮叨了不少,也算是對“倫理”的一種拐彎的八卦吧。下麵絮叨幾句數據和真相。我的職業生涯是和數據打交道的,管理過數據庫,做過為績效考核程序設計的數據模型,而且我做的模型,還解決了我們部門頑固的績效難題;現在我在搞“元數據”管理,元數據就是有關數據的數據。總之,我對從小數據中淘小真相有些一手經驗。 如何從數據庫裏挖掘真相不僅是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存在三層真相:目測真相、概率真相與常識真相。目測真相,是“眼見為實”的直觀事實;概率真相,是由數據與統計支持的事實;常識真相,則是人類長期經驗積累下形成的底層邏輯,或者說,是一種“共識性的理解”,也就是所謂的 common sense。 當然每一個層次的真相都會有盲區,但我們不應該否定真相,可以討論,要勇於探索,但不應該禁言。禁言是掩蓋真相,也是違背科學、違背倫理的表現。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好像生活在逃無可逃的龐大無比的數據和算法的黑洞裏,高科技滋生出來的假相遠遠多過了真相!可惜啊,大數據、高科技的時代,很多人醉心意識形態,並無心真相。
回頭再說科學和倫理的關係。科學的目的是為了發現真相,否定真相是偽科學,也是偽倫理的。科學和真相本身沒有善惡。如何應用科學和真相才涉及到善惡範疇。話說運用言論陷阱讓人身敗名裂,還是挺不善良滴。
不過,雖然我對“倫理”這詞有點偏見,但我想科學與倫理是不可或缺、互補互需、互為鏡像的存在。倫理不應該束縛科學的真相,但應該轄製科學如何應用。我們公司在討論如何給公司AI加“Ethical”的濾鏡,高科技的算法也要有倫理的束縛來保證私人隱私和言論自由,另外比如器官移植這樣的敏感醫療手段就更是需要嚴格的倫理規範,甚至苛刻的法律來管轄,以保障人性的尊嚴和安全。
回到沃森老爺子,我想科學和倫理也許是另一種形式的雙螺旋——彼此纏繞、互相製衡,共同構成了人類文明基因的結構。或許科學和倫理的雙螺旋正是我們人性真相的“宿命”。這也算是對沃森大神的致敬吧……
***********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紫若藍文學城博客鏈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9242/
海外原創論壇鏈接:
https://bbs.wenxuecity.com/origin/1169097.html
若藍小詩油管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orenpoetry
On the other hand, scientifically speaking, your statement about so called “commonly renowned” is statistically flawed. The reason these flawed arguments flooded by media and pundits didn’t stop Trump from being elected is a testament of truth of common sense prevailed.
Also, ethical thinking is a bi-partisan matter. What you think is hilarious is actually tragic of our time because lots of people were fooled by the hatred media stirred up against certain politicians to the point of ignoring the ballant and obvious fallacy.
It is humorous and hilarious for Trump loyalists to chat about ethics, while Trump himself is worldwide commonly renowned as a pathological liar and a brazen bully.
古代違反人倫的話家族能把人給私法處置了,幸好這個時代沒有了:)現代倫理學對人的約束相對來講還是主要是軟約束的,出於言論就將人物理消滅的做法實在是非常過分了。
沃森的事情,我在我博客也說過兩次,就不展開了,老爺子一輩子我行我素,也算是快意人生了:)
“數據和算法”,很多都被別有用心的人給扭曲了。
同時,大家也要盡量包容所謂的“異端學說”,不管是誰說的。雖然目前不會再出現布魯諾被燒死的刑法,但“網暴”也是相當厲害的。我最反感因言獲罪,或者封誰的嘴:)
(另,之前原創版主讓大家暫停科學倫理的討論,連刪了幾個貼。我怕若藍的貼被刪,就跑來這裏回了。)
同讚紫若藍博主敢於直麵事實,發出犀利的靈魂拷問!你的勇氣和良知值得敬佩。
多少人在所謂主流媒體的煽動下,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被廉價的感性綁架,跟著起舞,變成“烏合之眾。“
James Watson 一貫口無遮攔,不講政治正確。但是,正是因為他懷有一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索欲,才導致他與哥們兒Francis Crick 在年輕時就做出了劃時代的科學貢獻。如果他對看到的客觀數據加上政治正確的枷鎖,然後扭曲“矯正“,那得出的結論還能是科學發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