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美國 Moshang USA

獨立快捷的時評和美國生活信息谘詢
個人資料
正文

夏日黃石國家公園裏遇到的全球華人眾生態

(2024-06-10 09:44:57) 下一個

夏天旅遊季,最近我們又去了黃石國家公園。一家三代一起的旅行,也是我家孩子們一起出猶他州的首次旅行。

這次旅行格外有紀念意義,為這樣的身份穩定後的團聚,我們奮鬥了二十多年;家裏最小的一輩脫離獨身子女的狀態,我們也經過了十多年的蹉跎,而且幾乎是踩著要落下的城門最後一刻進城,晚半步以我們的年齡都不太可能再有小孩了。

這些事情對於很多美國人大概隻算習以為常的簡單和便利,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出來的移民而言,要付出動輒一二十年的努力。
 
01.
從西門進黃石國家公園這條路,我們開過很多趟。尤其是搬到猶他後的這幾年,黃石成了我家旅遊的保留項目,春夏秋冬各季節的黃石我們都已經親曆過。
進園就是依山伴水的風景,看到老人的歡顏我們也跟著高興。回想小時候,是爸媽創造條件讓我們開心。我大一回家的寒假,還沒進家門就跟爸爸跳上了去北京玩耍的火車。現在作為中年人的責任就是,建設穩定的家庭,讓父母能放鬆享受,開心過好有質感的晚年。
前陣在網上見過這類吐槽:


笑罷之餘,怎麽讓艱苦樸素一輩子的老人能放鬆在美國生活,確實是考驗雙商的事。
我家老人算好的,他們來之前我們努力打預防針,強調兩代人生活質量上有差異,但是應該是老人跟隨質量檔次更高的我們來適應各種細節,尤其是消費觀,而不是用家長製鎮壓我們跟隨他們的習慣過緊張日子。
由於我堅持不懈地搞洗腦宣傳,強調把錢花在吃住玩上麵,肯定比死命精神犧牲生活質量省錢卻隻換得人生最後階段高昂的醫藥費合算。老人們雖然偶然免不了老習慣反複,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成功配合,能順應我們不再以省錢而以效率第一的美國生活和消費方式。
 
02.
初夏的黃石,遊客比秋冬季節增加了起碼十倍以上,也很明顯看到大量的亞裔尤其是華人。
我們到達老忠泉時,距離下午1:37分的噴發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正走在路上,突然聽到人聲喧嘩,即使在空曠的戶外也格外清晰刺耳。
扭頭一瞧,是隨一輛旅遊大巴來的中國人(或華人),似乎在抗議抱怨著什麽。他們正一人拿著一盒盒飯,在室外露天場合湊一起吃午飯。這種不講究就餐環境和大嗓門的習慣,自有特色。

一方麵欣慰全世界的同胞們生活越來越富足,在這些熱門旅遊景區裏,我們的數量明顯高於占人口分布的比例。另一方麵,也發現這種公共打卡場合,也成了一道無形的測試題,是觀察各國人日常習慣素養的一個窗口。這方麵,希望更多的同胞能注意日常的禮儀細節,畢竟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後人,不能頂著這麽個金字名頭,自己砸牌子對吧。

在黃石大瀑布景點(1:33分)的時候,遇到一家人,大概是為了拍出朋友圈最炫的造型,久久不離開,比其他人群在最佳觀景點占的時間超出數倍。我就不點名是哪裏來的人了。

還有一位用非常唐突的方式向身邊美國人問路,既無基本的禮貌用語引導,英文也相當生硬缺乏語氣上的柔和,不知道的還以為別人欠了他一鼻子賬。我也不說明是哪國人了。

在黃石湖旁邊hiking,觀看周邊各種地熱、溫泉的時候,也遇到一家拍照釘子戶,久久不讓位置給附近的其他遊客觀賞風景。這次不涉及中文政治正確問題,可以報人種,是家印度人。

當然,哪個國家都有高素質和低教養的人之分,要怪還是美國自己把移民係統弄破產,引進來一些讓人隻有歎氣的份的人。

03.

或許是受益於疫情期間人類活動的大幅度減少,這幾年的黃石,野生動物的數量明顯增加,光是遇到熊的次數和種類都豐富多了。

進園第一天,就看到一隻健壯肥碩的大棕熊,離我們不到40米的距離。

一般與野生動物尤其是具有攻擊性的物種的安全距離是90米以上。大概因為這個原因,公園警察都及時到場,看他們還準備了套繩,有備無患。


次日,在距離動物最多的的Lamar Valley不遠,撞上黑熊,眼見它暴走消失在樹叢中。

視頻0:49分

更精彩的偶遇在隨後的樹林中。

當我拍攝視頻時,以為隻有一隻熊。然後在檢查視頻時,看到了向熊媽媽奔過去的熊崽。而打算發布這個視頻時,我注意到了另一隻幼崽在附近爬樹。

真是幸運,遇到兩隻小熊在雨中和媽媽玩耍。

視頻0:13分

至於野牛這些,更加是放眼望去,像人一樣隨處可見。

經過一片廣袤草地時候,看到一隊野牛群,有相互鬥架的,也有好幾頭小牛圍著牛媽媽在吃奶。

大家可能知道,最近NBC還是哪家主流媒體,拍攝了一個關於動物世界同性戀交配的紀錄片,向“驕傲月”獻禮。他們要傳遞什麽信號不言而喻。不過這些人要真拿動物世界來指導人類行為的話,就以我家這次小樣本量的自然界采風,熊媽媽獨自帶兩幼崽娃,然後牛群們光天化日之下喂奶,好奇這些是我們的精英們希望人類效仿的“楷模”行為嗎?

04.

LD說如果沒有他帶路,以我目不斜視的習慣,一隻動物我都會看不到。還真有可能,當年學生物那麽痛苦,不就是吃虧觀察力欠缺嘛。

這次除了沒有遇到狼有些小遺憾,其他驚喜收獲頗豐。光是前麵說的黑熊、灰熊,就在4處不同的地方見到6、7隻。

在北門附近的Mammoth熱泉景點,我們又遇上在那附近出沒的鹿群。感覺跟它們是老相好了,上次來也是見到這個大家子聚會。比1年前的冬天肥碩了不少,水草養膘嘿。

視頻1:03分

途中還看見可能是丹頂鶴的水鳥一對。

如果有機會,在黃石露營想必也自是愜意,看夏日繁星滿天,體會幾日古人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田園生活。

其實黃石也生活著原住民,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有1萬3千多年的曆史。而黃石本身成於67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形成了這片富集著地熱、溫泉、多變的植被和豐富的物種的熱土。

跟這些滄海桑田比較,人類一生一世是多麽短暫的一瞬即逝。


歡迎關注:https://www.youtube.com/@MOSHANGUSA
https://x.com/MoshangUs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陌上美國 回複 悄悄話 你這個很偏離一般中國人、華人的消費區間 top 0.01%中國人怎麽全球玩跟中產自然有差別。
davidinchina 回複 悄悄話 我父母在美國消費時,用自己在中國辦的信用卡。據我們的使用經驗來看,信用卡是沒有額度限製的。從來沒有過障礙。
陌上美國 回複 悄悄話 普通中國人一人一年最多轉5萬美元現金給美國的直係親屬,這種一次旅遊就花幾萬的,怎麽做到的。
davidinchina 回複 悄悄話 另外,我父母每次來美國看孫子都是先倒貼我們幾萬美元現金。然後負責我們在美國的日常開銷;每次在美國旅遊,都是他們付錢,真的是怎麽舒服怎麽來。我在美國就是個普通家庭,收入遠遠不及在中國的他們,實在是隻能沾光。
davidinchina 回複 悄悄話 我家父母恰恰相反,在中國和美國都是揮霍錢財,毫不吝惜。我們全家加小孩都喜歡和他們出去旅遊。出去旅遊一次,花幾萬美金就像毛毛雨一樣。有次去馬來西亞旅遊,我沒有讓他們盡興花錢,還被罵了一頓。當然他們有錢,也負擔的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