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涉及到實際利益,你很難真正洞察一個人的品行。
意料之外的告別
9月7日清晨,我剛睜開眼睛看手機,就跳出一封淩晨12:17分發來的郵件,租客說他們已經搬走,把鑰匙丟在廚房台麵上。
更“精明”的是,他們要求房東先電匯鑰匙押金,才肯告訴車庫的密碼。
當我趕到房子時,臥室地毯上一塊深色汙漬刺眼醒目,像是咖啡或可樂打翻的痕跡;玄關和書房的牆壁上密密麻麻的小釘眼,無聲地訴說著“倉促撤離”的痕跡。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他們為何避開當麵交房,這是一次預謀已久的“體麵離場”。
“有些人簽的是租約,藏的卻是算計。”
追溯始末
故事要從去年的初春說起。
租客與經紀都是華人,經紀拍著胸脯保證:“這是我的多年老友,人品可靠,自己也是房東,這次隻是為了女兒能上好高中才租房。”
我的客人遠在中國,想著孩子上學穩定,找一個長期住的家庭最合適不過。沒想到,才住了一年,就在7月初甩下一紙“9月6日搬走”的通知。
看房的拉鋸
為了盡快找到新租客,我把房子掛上了MLS,準備找覓新的租客。然而接下來的經曆,卻像一場令人無奈的拉鋸戰。
第一次預約看房是8月2日中午12點。
經紀打來電話,說敲了半天門,卻無人開門。我趕緊嚐試聯係租客,電話無人接聽,短信石沉大海。直到下午三點,我才收到租客一句冷淡的回複:“臨時有事出門了。”
第二次是8月7日傍晚6點。
看房經紀打來電話,說怎麽敲都沒人應答。我讓他再多試幾次,結果他無奈地訴說:“租客沒有開正門,倒是打開車庫門,自己開車揚長而去。”
第三次是8月10日下午1點。
經紀又來電:“我明明看到人就在廚房,可就是不開門。”我讓他耐心再敲幾下。最後,租客似乎不耐煩了,打開大門,頭也不回地溜走,根本沒有讓看房人踏進屋一步。
經紀無奈感歎:“租客是中國人,房東也是中國人,為什麽要刁難自家人呢?”我隻能陪著歉意,卻無言以對。
8月15日,租客幹脆發來郵件:“正在收拾搬家,不再允許看房。”此後電話不接,短信不回。
房東的無力
麵對這種“算計”,房東卻被法律牢牢束縛。
安省的租賃法,本意是保護租客,但很多時候,卻讓房東在規則裏寸步難行。看房被拖延,交接被操控,即使明知對方故意刁難,也隻能幹著急。
尾聲與反思
一年前,出於同胞之間的好感,房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他們;一年後,卻換來滿心失望。
而命運的諷刺在於:同樣是這些租客,或許在未來某一天,還會因為需要房東的一紙證明而不得不再次打來電話。
幾天前,就有一位早在2021年搬走的舊租客,不停給我來電,電話裏哭著說,稅局正在調查她的報稅問題,急需房東提供相關證明。可惜,當初關係鬧僵,如今房東隻字不回,我也愛莫能助。
這讓我更加確信:人生很長,凡事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租約到期可以結束,但做人做事不能燒斷橋梁。
我有一個問題,魁省有法律,房東隻需提前24H通知房客,就可以進入出租房,租客不能無理拒絕。如果你有鑰匙,是不是可以陪同經紀看房?另外車庫門的密碼,自己好不好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