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困惑

人生的難題太多,爭取做個合格的父母!
正文

怎麽幫娃學習和申請(4)_公校還是私校?

(2024-09-22 09:34:53) 下一個

小孩上公校還是私校, 這是有著巨大爭議的話題, 涉及到美國教育質量, 家庭財政, 錄取公平等等問題, 當然還有個人價值觀的問題。 

拋開諸多問題, 大家最忽視的一點,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你的娃適合在什麽學校?

美國教育的多樣性, 有一個很重要的體現就是學校的多樣性。各個州各個地區的學校都有巨大的差異。 有競爭劇烈的大公高, 也有歲月靜好的小公高, 有收費巨貴的半封閉的“貴族學校”也有又貴競爭有劇烈的頂級私高, 更多的是普通公告和普通私校。 

公立學校最大的特點當然是公, 那就是政府從納稅人收集來的錢反饋給納稅人, 沒有學費, 也可以說是免費。所以公立學校的指導跟政府的意誌有關, 政治正確非常普遍。 也就是說, 他的方向隨著政府的改變而改變。 公立學校因為是大眾納稅人的福利,大眾納稅人當然大部分是平均年薪的群體, 所以人數眾多, 教育資源跟當地的收入水平相關, 你可以看到東西倆案收入高的州的公立學校的教學水平比中部比較貧困的州要高一些。人數多背景雜的特點決定娃的社交比較有挑戰。  

私立則不同, 私立學校的錢來自曆年校友的捐款和在讀學生的學費, 是一個個家庭用賺來的錢維持學校運轉, 當然就是學校的辦學方針不會受太多政府的影響, 取決於家長們的意願。 如果大部分家長的意願是academic, 這個學校就會側重academic。 相對來說, 私立學校比較小, 人數不多, 學生老師比例比較低, 意味著每個老師要管的學生人數少, 這是私立學校的一個特點。 當然人數少, 相互競爭的程度要小一些。 私立另外一個特點是社交比較牢固, 因為來來去去就幾十個家庭, 接觸頻繁, 關係就比較容易建立。 

每個家庭都有一定的選擇範圍, 但是由於每個家庭的財政情況和工作地點, 選擇範圍其實很小, 紫檀那麽多爭議, 並不是因為每個家庭的選擇多,恰恰是因為選擇很少, 都想證明自己已經努力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了, 企圖證明公立或者私立就是最好的。 這種為guilt解脫引發的爭論是毫無意義的, 對娃的教育更是一點用處沒有。 

在很小的選擇範圍裏,怎麽做選擇呢?其實就一個在父母和孩子的平衡: 孩子喜歡哪種環境和父母感到confortable的學校。 如果孩子喜歡多人競爭的環境, 父母也喜歡, 就皆大歡喜。 但是如果孩子喜歡多人競爭的公立學校, 父母卻有能力且認為私立更適合, 那就要平衡一下。 當然, 更多的矛盾是:孩子喜歡私立環境, 父母卻因為財政緊缺而感到壓力, 這種矛盾就要想辦法平衡了。 要麽說服孩子, 要麽父母自己加倍努力。 

林林總總的學校就像商場裏琳琅滿目的衣服, 有各種昂貴大牌, 也有平價良品, 關鍵是那件穿在身上更好看呢?當然顏值高身材好的披個麻袋也好看。 你得在可選擇的範圍裏試試就知道了。 

俺家娃原來在公立學校呆過, 熊大在公立學校非常不適應, 他本身就是智力發展比較慢的娃, 個性不喜歡激烈競爭,除了他的成績, 俺每天都觀察他的情緒, 通過他的話語捕捉他對學校的感受。 他在公立學校過得很不開心, 俺們隻能咬咬牙, 把他送進私立 (不是啥頂絲, 就是離家不遠最好的私立, 太遠了也不行啊, 他沒辦法上boarding school, 學習需要人監督)。很明顯的變化就是他心情好多了, 雖然成績還是不好, 但是俺們覺得值得。唯一不好的就是昂貴, 私立學校不是光看學費的, 各種活動, 各種出國旅行, 各種籌款, 都是要花錢的。 如果經濟緊張的, 還是不要上比較貴的私立, 可以上稍微平價的私立。 

當然, 如果娃喜歡公立學校, 家長也喜歡, 那就再好不過了。選擇在於家長和孩子共同協商的結果。 俺自己的觀察, 大部分亞裔在公立如魚得水, 長期霸占學校的top 10%。 亞裔在私立表現也不差。 

除了極少數娃需要多次嚐試不同學校, 大部分娃會很快找到適合的學校。

好吧, 你們可以補充(吵架?爭論)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