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二十多年的山西媳婦,卻是第一次正式吃到山西大餐,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倒不是我這媳婦當的不稱職,實則每年來回皆是匆忙,都是盡可能地陪陪家人,便無心去探索外麵美食。還有一重要原因,那就是對山西夥食的聯想,除了麵麵麵實在想不出別的。在家吃的不是麵就是餃子,親人們都很照顧我這南方人,開始給我開米飯小灶,後來我也漸漸能吃些麵食了。久而久之,我頭腦裏的山西飯,就和麵條餃子劃上了等號。
這次的大餐卻讓我著實開了眼。起因是去太原參加婚禮,和大姐、姐夫說起了粗糧養生,這下可點燃了姐夫的興奮點,給我講起了山西蓧麵、蕎麥、藜麥的生長,以及它們的相關吃法。當天中午,姐姐給我點了份蓧麵栲姥姥,對極了我的新胃口。晚上是婚宴的前奏席,坐在人堆裏吃不慣席,我又悄悄點了份蓧麵栲姥姥。大姐見狀樂了,說難得你對這些有興趣,明天帶你好好去搓一頓。
大餐的前奏和起因:我點了兩次蓧麵栲姥姥
就這樣,姐姐帶我去了山西太原的老太原,吃到了第一頓不是我想象中、但又好像可以想象到的山西大餐。先來餐前的飲料:
沙棘汁:姐姐說每天都喝,也記得從前喝過,下次回去還想再喝到
噢,這個醋真是太有特點了,十幾年前曾經一度很流行,又看見了~
趕緊上菜:
時蔬撈汁蓧麵(32元):小份量,汁調得太好了~
黃米涼糕(32元):一口一塊太好吃了,還沒感覺到很碳水~
王大師豬頭肉(49元):招牌菜,小試一片,很香口感很好
六味卷餅(58元):咋一看以為上來的是烤鴨~
瞧這一個,粗糧卷餅很筋鬥,小料和小酥都極好~
絕味醬燜魚頭(配油條)【228元,是鎮店之寶】:油條還沒上就等不及拍照了~
6度陳醋燜牛肉(98元):很有意思,因為加了山西的寶陳醋,味道不錯
苔蘑粉條燉肉(98元):味道很鮮美,粉條一定是哪個縣的特產~
玫瑰汾酒燜嵐縣土豆(39元):太好吃了,產地和汾酒的共同作用~
鮮蝦燒運城涼粉(42元):實在沒來得及吃一口,現在想起來流口水~
新疆番茄煮蓧麵魚魚(39元):吃了一小碗,想起了當年在北京的西貝,也經常吃
手工蓧麵栲姥姥(29元):很有嚼頭,感覺餐桌上的碳水越來越多……
金獎燈籠百花稍梅(46元):可惜實在太飽了,怎麽也不敢吃一隻的量~
特色涼皮(忘了名和價):涼涼的滑滑的,實在很好吃~
砂鍋老湯豆腐(42元):應該不是特色,一吃便知是鹵水點的豆腐,香濃的很~
小米藜麥養生粥(忘了價):口感十分綿軟,相當山西特色!!
繡球菌雞湯蘿卜(46元):看著是很清淡的美麗和口味,但實在顧不上這道菜啦~
黃米飯(忘了名和價):實在太好吃了,軟糯香甜正合南方口味~
銅鍋火鍋(忘了價):傳統菜品,在家也經常做~
還有兩道涼拌蔬菜、焗菜花、炒杭茄。
吃了一筷子的~
也吃了一口~
杭茄,一直是最愛~
菜一個緊接一個地上來,我根本來不及欣賞更來不及吃,吃了幾道就飽了但還是想都嚐嚐,終有了回國後的第一次扶著牆出來,這也是此行管住嘴自律決堤的開始。吃到最後,也還是好幾個菜沒有碰到,最後數了數居然點了23個菜。直呼姐夫點得太多了,姐夫笑著說,沒事沒事,其實就點了一個,其他都是送的。話說姐夫的幽默和高情商,向來是家裏的寶。又,老太原當屬地方特色的高檔養生餐廳了,特意在菜單上留意了菜品的價格,感覺很實惠親民,無疑增添了我對這座城市的好感。
也正是在餐桌上,我再次說起了第一次去婆婆家吃到的第一頓飯。那是個中午,我跟著先生坐了一宿的綠皮火車,到山西家中時早已饑腸轆轆。第一次拜見先生的父母,自然不敢像回了自己家那樣,進門就喊餓要找吃的。但是,隻我們放下行李簡單洗漱的功夫,餐桌上就變出了熱騰騰的肉絲豆角燜麵,感念婆婆早早擀好了麵做好了料一直候著。那麵,聞著真叫一個香,吃起來卻真叫一個幹。吃飯的時間,婆婆寵溺地圍坐在我們旁,先生吃得很起勁,我卻邊吃邊等,等的是一份湯。結果是吃到了最後,也沒盼來我想要的湯。因為山西的吃法,這麵本來就不配湯的。事後每每說起,都是歡樂的回憶,卻也是不懂山西飲食文化的笑話。
太原市中心的老太原,很值得推薦!
這個夏天的這份收獲,讓我著實驚喜和感動。明天又要背上行囊,出發去下一站了。
2024年8月28日 山西太原
剛剛吃了盆豆角肉絲燜麵,自己擀的麵,地裏摘的豆角,香。我這個南方人,第一次吃豆角燜麵,第一次吃拉麵就愛上,每個禮拜都做。
蓧麵在北京吃過,真好吃。但山西辣麵不敢吃,山西醋非常好,我現在一直用。
居然不知道蓧麵、蕎麥、還有那
山藥蛋(絕不是南方的山藥!)?!
老太原應該是本著回憶主題做的家鄉菜,各方麵環境和衛生條件都不錯。看到如此美食,排除法拋開了我的顧慮,想想也是不忍了,果斷開吃~~這種現象有,但不是處處皆是~不要緊哈哈
這是吃胖的節奏啊!
對山西美食一直沒啥了解,謝謝桔子帶我們去長見識!筱麵是什麽糧食做的?為啥叫烤姥姥呢?
筱麵也由燕麥磨粉製成,英文是oat,健康食品,可以降膽固醇,80年代WHO就委托阜外醫院做過人群調查。筱麵製作複雜,先要將蓧麥炒熟,然後磨成麵粉,製作成食品前要用開水燙麵,趁熱和麵,然後做成蓧麵窩窩(烤姥姥),貓耳朵,或壓成餄餎麵,最後上鍋蒸熟,所有要三熟。蓧麵不易消化,山西人稱“耐饑”,我插隊時,村裏請人蓋房,挖井,打磚坯等重活時,蓧麵必不可少。70年代以前山西北部人不吃魚。最有名的山西菜是過油肉。
黃米飯和八寶飯異曲同工呢!
好多年前在上海西貝吃的蓧麵,很喜歡,後來還山寨過一次。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607/1107573.html
+1,這麵名就特別有意思,樣子擺起來像蜂窩狀:)
南方人,確實愛吃湯麵:)
山西的菜肴,尤其是麵,看著就香,這麽一桌菜,好像就那條魚比較貴一點,價格真親民!看得嘴饞了!桔子回一趟國,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