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孤立主義的危險 (上)

(2024-09-23 13:26:48) 下一個

9/11事件與珍珠港突襲,二戰後的美蘇冷戰與今天的美中競爭。將這些事件進行類比很有意思。尤其將美蘇冷戰與美中競爭相提並論對很多美國人特別有吸引力,畢竟,美國及其盟友贏得了冷戰。北京不口口聲聲雙贏嗎,咱贏它兩次又何妨?但是,曆史不會簡單重複。當前美中競爭並非冷戰的重演。因為競爭中的美中兩國關係以及雙方力量對比,與冷戰時的美蘇不可同日而語。與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世界經濟聯係密切的中國大陸迥異於自我孤立、寧願自給自足也不願融入世界的蘇聯。堅決捍衛中共的首要地位和優越性的中國大陸,在與其他國家交往時身段柔軟,姿態靈活,沒有任何意識形態方麵的要求。反觀推行勃列日涅夫主義的蘇聯,則要求其統治的東歐盟友必須是蘇聯式共產主義的翻版。

所以,當前的美中競爭並不是冷戰2.0,。那麽,它會是什麽呢?其實,我們可以從曆史尋找參考。19世紀末的帝國主義戰爭和20世紀前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交戰中敵對雙方奉行零和遊戲導致兩敗俱傷的結果,非常值得深思。現在的國際形勢仿如19世紀末和20世紀前半葉,修正主義大國正通過武力獲取領土,國際秩序正在崩潰。但也許最引人注目和最令人擔憂的相似之處是,跟百年前、幾十年前一樣,今天的美國有著目光向內轉而關注本國事務的孤立主義的傾向。

美國將向何處?美國應向何處?現任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所長、前小布什政府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下圖 HOOVER INSTITUTION)近日撰文,就美國應何去何從提出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賴斯這篇題為《The Perils of isolationism》的文章,發表在8月23日一期的《外交事務》雜誌。 茲將主要內容介紹如下。因篇幅原因,分三部分陸續發出。

地緣政治的變化

冷戰期間,領土衝突主要是通過代表美蘇兩大國利益的代理人進行的,如在安哥拉和尼加拉瓜。莫斯科主要將其軍事力量的使用限製在東歐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 鎮壓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起義。當然,蘇聯也出兵他國,如1979年侵略阿富汗。但這一行徑並未從根本上挑戰美國的利益,使衝突最終演變成一場代理人戰爭。在蘇美軍隊真正直麵交鋒的地方,如東、西德邊界,即使出現了兩次柏林危機,美蘇保有的核威懾也讓雙方的極端對抗有驚無險地轉向穩定的恐怖平衡。

回到當今的安全形勢,美、中兩大國之間存在著直接軍事衝突的危險(下圖 Adobe Stock/generateART)。北京的領土主張對從日本到菲律賓的美國盟友以及印度和越南等美國在該地區的其他夥伴構成挑戰。而華盛頓長期以來奉行的航行自由等也與中國大陸從東海、台海到南海的領土主張有著直接的利益衝突。尤其是在台海的台灣問題。即使有“戰略模糊”政策的不確定性,美國依然可能對北京對台灣的攻擊作出軍事回應 - 維持現狀是美國的利益所在。自1979年以來美中建交以來,兩黨政府都向台灣出售武器。1996年,克林頓總統甚至派遣美國海軍“獨立號”驅逐艦前往台灣海峽,以回應北京對台灣的咄咄逼人。同樣是保持現狀,布什政府2003年公開譴責台灣總統陳水扁,因為他提議舉行一場聽起來很像獨立公投的公投。一直以來,美國的目標都是維持(或偶爾恢複)已經相對穩定的現狀。

近年來北京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對這一現狀提出了挑戰。在華盛頓,人們已經公開討論如何阻止並在必要時擊退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入侵,而非戰略模糊。因為北京已經瞄準了台灣 – 中共領導人視但台灣為一個叛亂省份,希望收回台灣,就像1997年香港回歸那樣,從而完成中國的複興。這就有可能引發中美兩國軍隊的公開衝突。但燒腦的是北京並不一定派軍隊武裝攻擊的方式威脅台灣。它可能像解放軍在軍事演習中顯示的那樣封鎖台灣島,也可能占領台灣無人居住的小島,切斷水下電纜,或者對台灣發動大規模網絡攻擊。這些策略可能比對台灣進行艱難的武裝攻擊更為明智,也使美國更難做出適當的反應。因為北京已經瞄準了台灣。

令人擔憂的是,美中間沒有類似美俄間存在的衝突緩解措施。如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期間,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一直與俄羅斯同行尼古拉·馬卡羅夫保持聯係,以避免在美國空軍將格魯吉亞軍隊從伊拉克空運回國參加戰鬥時發生意外。相比之下,2001年一名中共軍機與一架美國偵察機相撞後(下圖 THE AVIATIONGEEKCLUB/BUSINESS INSIDER),在美軍降落在海南島的三天時間裏,華盛頓都無法與北京高層接觸。結果是國安顧問賴斯(本文作者)致電在阿根廷出差、正參加阿根廷人組織的一次燒烤會上的大陸政府官員,懇請這位官員“告訴你們的領導人接我們的電話”。感謝上帝,北京高層總算接了我們的電話,最終得以化解危機,釋放美軍機組人員。今年早些時候,中美兩軍終於在四年凍結之後恢複了接觸,這一進展令人欣喜,但這與防止意外災難所需的程序和溝通渠道相去甚遠。

北京的軍事現代化令人印象深刻,且正在加速。中國大陸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 - 擁有 370 多艘艦艇和潛艇(下圖 National DEFENSE/Maritime);北京的核武也在以令人焦慮的速度增長。北京繼續進行核現代化,意味著世界將麵臨更複雜、更多的玩家參與的局麵 – 卻沒有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那樣的安全網。這還沒有考慮革命性技術進入軍備: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合成生物學、機器人技術、太空進步等。2017年,中共領袖習近平宣稱中國大陸將在2035年之前在這些前沿技術領域超越美國。這就像當年蘇聯發射人造衛星那樣震撼,美國很可能在技術競賽中輸給主要對手 - 華盛頓必須反擊。的確,事態的發展非常嚴峻。因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突然發覺自己從藥物前體到稀土礦物的所有供應鏈都依賴中國大陸。由美企英特爾創建的高端半導體行業,現在卻依賴於台灣,美國曾經占領先地位的電池生產行業,現在完全由北京主導。

美國領導人的震驚、沮喪和上當受騙之感難以言表。幾十年來美國的對華政策一直是經濟接觸,希望經濟發展起來以後的中國大陸會進行政治改革。毋庸置疑,這種押注帶來的好處似乎大於壞處,北京國內經濟增長確實推動了國際經濟增長。中國大陸成長為一巨大商品市場、一片投資熱土,和低成本勞動力供應地。2001年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中美貿易總額在十年中增長了約五倍,達1200億美元。中國大陸內部的變化也明顯可見,畢竟經濟自由化和政治控製是不相容的。但北京新一屆政府並非如西方所希望的那樣改變:沒有選擇經濟自由化,反而更趨政治控製。

認識到中共領導層辜負了自己的期望,美國從川普政府開始,一直延續到拜登政府,也改變了對華路線。兩黨一致認為北京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 從貿易戰增加關稅,到黑名單技術脫鉤,華盛頓與北京的競爭正愈演愈烈。即便如此,美國大學仍然願意培養中國研究生,也願意開展國際合作,因為這兩者都對美國科學界有重大好處,雖然人們意識到這中間可能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目前為止,兩國脫鉤尚未擴展到商業活動的方方麵麵。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仍將為國際經濟帶來好處。無縫整合的夢想可能已經破滅,但有必要讓北京繼續在國際體係中占有一席之地,因為那將會對包括全球穩定在內國際事務有益。如果沒有中國大陸的參與,一些問題(如氣候變化)將難以解決。華盛頓和北京需要找到建立可行關係的新基礎。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Rice, C. (2024). The Perils of isolationism. FOREIGN AFFAIRS.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perils-isolationism-condoleezza-ric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合作/協商是暫時的,競爭/鬥爭是長期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