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斯瓦米·阿比希克塔南達(Swami Abhishiktananda)

(2024-09-22 20:13:00) 下一個

1-斯瓦米·阿比希克塔南達(Swami Abhishiktananda)

頭銜 僧侶,苦行僧

個人

出生 亨利·勒索

1910 年 8 月 30 日

法國布列塔尼聖布裏亞克

逝於 1973 年 12 月 7 日(享年 63 歲)

印度中央邦印多爾

宗教 羅馬天主教

印度教

國籍

法國(1910-1960 年)

印度(1960-1973 年)

高級職位

靈性導師- 斯裏·納南南達·吉裏

弟子-斯瓦米·阿賈塔南達·薩拉斯瓦蒂

引文

如果我必須傳達一條信息,那就是 卡塔奧義書的“醒來,站起來,保持警覺”的信息。色彩可能因聽眾而異,但本質卻超越了。基督的“我是”的發現是任何基督教神學的毀滅,因為所有概念都在經驗之火中燃燒殆盡。

阿比希克坦南達(梵語:?????????????,羅馬化:Abhi?iktānanda;1910 年 8 月 30 日,布列塔尼聖布裏亞克 - 1973 年 12 月 7 日,印度中央邦印多爾),生名亨利·勒索克斯,是一位出生於法國的印度僧侶。1948 年,他移居印度,尋求一種更為激進的精神生活形式,按照印度傳統接受了桑雅薩,成為印度教-基督教對話的先驅之一。與拉瑪那·馬哈希、格納南達·吉裏和 H. W. L. Poonja等著名聖人多次接觸。 Poonja 的幫助,使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獲得了深刻的不二論體驗,並最終認識到了不二論的真理。

傳記

早年和本篤會修道生活 (1910-1948)

勒索克斯於 1910 年 8 月 30 日出生於布列塔尼北部海岸的小鎮聖布裏亞克。他是 阿爾弗雷德·勒索克斯 路易絲·索納福的第一個孩子,他們給他取名為 亨利·布裏亞克·馬利。1921 年,他的父母將他送往沙托吉龍的小神學院,1925 年他從那裏進入雷恩的大神學院。從童年起,他就感受到了修道院的使命:“從一開始,我被吸引並繼續前行的,是希望在那裏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能更直接地找到上帝的存在……”19 歲時,他被接納為聖安妮·德·凱爾戈南本篤會修道院的見習修士,在那裏又度過了 19 年(1939 年至 1941 年之間有短暫的中斷,當時他被要求以法國陸軍中士的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早在 1934 年,勒索克斯就聽到了前往印度的召喚,當時他進入修道院還不到五年。這與他更激進的沉思生活的使命密切相關而這是他在現有的西方修道主義框架中所缺乏的。他用自己獨特的短語表達了這種感受,這也成為了他的座右銘:“超越,永遠超越。”

1947 年 5 月,他寫信給蒂魯吉拉帕利的主教,請求他幫助“在蒂魯吉附近的某個地方定居,這樣,他就可以住在某個隱居處,在那裏過上沉思的生活……盡可能地符合印度桑尼亞薩的傳統。”這封信最終得到了一位法國神父朱爾斯·蒙沙寧的回複,他於 1939 年 44 歲時離開印度。後者盡力幫助勒索克斯安排他抵達印度。在 1947 年 8 月 7 日的信函中,蒙查寧建議他未來的伴侶:“盡可能多地學習英語。你不會反對純素食(這是苦行僧生活的必需品)。你需要堅定不移的勇氣……完全脫離西方事物,對印度有深厚的熱愛……”

苦行僧生活(1948-1968)

1948 年 8 月 15 日,勒索克斯抵達科倫坡,幾天後在庫利塔萊(泰米爾納德邦)與朱爾斯·蒙查寧會合。1949 年 1 月,兩位苦行僧參觀了現代印度最偉大的聖人之一拉瑪那·馬哈希(1879-1950 年)的修行所,該修行所位於蒂魯瓦納馬萊(泰米爾納德邦)的阿魯納恰拉山腳下。勒索克斯與聖人的會麵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他在日記中所述:“我認為在蒂魯瓦納馬萊的這次逗留是一次真正的隱居,同時也是進入印度教修道生活的開始。我想……進入偉大的寂靜與和平,正如我所讀到的和別人所說的,這可以在修道院找到……”拉瑪那·馬哈希的達沙納 (darshan) 成為他第一次接觸不二論智慧的契機:“在當代阿魯納恰拉聖人身上,我所看到的是永恒印度獨一無二的聖人……這是一種穿透一切的召喚,將其撕成碎片,並打開了一個巨大的深淵。”

1950 年,勒索克斯和蒙查寧遵循他們的修道使命和新興的精神理想,在聖河卡弗裏河 (Cauvery) 河岸建立了薩奇達南達修道院 (Shantivanam),目的是讓不同傳統的僧侶能夠和他們一起沉思默想,分享“對獨特事物的追求中默默的交流”。按照印度傳統,他們給自己取了新名字:勒索克斯Le Sa??ux 變成了 Abhishikteshvarananda(“受膏者的幸福”),後來縮寫為 Abhishiktananda,Monchanin 變成了 Parama Arubi Ananda(“至尊者的幸福”

修道院的日常活動以三次 sandhyavandanam-s(在白天、夜晚和中午的交匯點祈禱)為基礎,輔以梵文和泰米爾語文本和讚美詩。盡管兩位僧侶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但他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進行精神和印度學研究。

從 1952 年到 1955 年,阿比希克塔南達多次訪問聖山阿魯納恰拉,這段記錄可以在他的著作《阿魯納恰拉的秘密》(1975 年死後出版)中找到。在這些訪問期間,他在山洞裏呆了很長時間,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沉思。1953 年,他遇到了一位著名的不二論老師 Sri H.W.L. Poonja(後來也被稱為“Papaji”),他對他的精神探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55 年,他在蒂魯科伊盧爾第一次見到了當代聖人斯瓦米·斯裏·格納南達·吉裏:“我忍不住要按照我們印度教的傳統,向他深深地叩頭,我相信我可以完全臣服於他……我現在知道印度人所說的‘大師’是什麽意思了……”後來,斯裏·格納南達成為斯瓦米吉的大師,他的教誨在斯瓦米·阿比希克坦南達的著作《大師與弟子》(1970 年)中得到了雄辯的描述。斯裏·格納南達的信息集中在禪定(冥想)的實踐上:

回到內心,

回到沒有任何東西的地方,

注意不要讓任何東西進入。

深入到你自己的內心深處,

到思想不再存在的地方,

注意不要讓任何思想在那裏出現!

在那裏什麽都沒有,

充滿!

在那裏什麽都看不見,

存在之景!

那裏什麽都沒有出現,

自我突然出現!

這就是禪定!

阿比希克塔南達對上師的深切敬意在他那段時間的信件中清晰可見:“我在這裏和上師在一起兩周。我完全被‘迷住了’……如果那個人明天要我像薩達西瓦·梵天那樣赤身裸體、沉默不語地上路,我無法拒絕……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不二論的真理……”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阿比希克塔南達開始定期前往印度北部朝聖,1968 年,他永遠離開了 Shantivanam,將其交給了 Bede Griffiths OSB Cam (1906-1993),以繼續發展修道院。

1950 年,亨利·勒索克斯參觀了 Srirangam 寺廟。盡管寺廟禁止非印度教徒進入,但他還是冒險進入了寺廟。當時陪同他的詹姆斯·斯圖爾特注意到,他把目光從寫著這些字樣的牌子上移開,繼續走進寺廟。進入寺廟後,他拒絕參加印度教儀式,正如他在一封信中所說:

牧師拿起一個裝有樟腦的托盤(……),點燃它,講述 Sri Rangam Nathar [即毗濕奴] 的榮耀,並開始為我舉行禮拜……我從未受到過如此好的待遇,但無論如何,這都無濟於事,因為我應該做 anjali,俯伏在火焰上,把手放在眼睛上,把灰燼放在額頭上等等……我抗議——恐懼憤慨!—?亨利·勒索克斯Henri Le Sa??ux

晚年與覺醒(1968-1973)

1968 年 10 月,阿比希克坦南達定居在 Gyansu(距 Uttarkashi 一公裏)的一個小 kutiya,1969 年至 1971 年期間,他在那裏獨自度過了六到八個月。他的主要目的是過一種沉思的生活,他寫信給一位密友 Odette Baumer-Despeigne 說道:“……住在這裏通常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幾乎不敢指望成為我在 Gangotri 寫到的那種超凡脫俗的存在,但至少我可以成為那種人……” 在此期間,他還參加了一係列宗教間會議、研討會和學習課程,包括參加在班加羅爾舉行的全印度研討會(1969 年 5 月 15 日至 6 月 20 日)等。

然而,其中一個他晚年的主要事件是與一位年輕的法國人馬克·查杜克 (Marc Chaduc) 的會麵,後者後來成為他唯一真正的傑出弟子。他們於 1960 年代末開始通信。在阿比希克塔南達的第一封信中,他回答了馬克關於永久留在印度的可能性的問題,他說:“……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印度如此強烈地見證的內部奧秘……如果沒有沉思的感覺,來到印度是絕對沒用的……”查杜克於 1971 年 9 月 29 日抵達印度,當時他 27 歲,幾周後,即 10 月 21 日,他在德裏會見了阿比希克塔南達。在德裏一起度過的最初十天,兩人之間建立了無與倫比的師徒關係,這給 阿比希克坦南達 的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我發現他(Chaduc)是一位真正的全能弟子。和他以及兩位年輕的印度教徒在一起,我從另一個角度體驗到了什麽是師父。其實,是徒弟成就了師父,你必須親身體驗,才能領悟這種“無法言表”的關係...... 阿比希克坦南達。

隨後,阿比希克坦南達 派 Chaduc 去朝聖,包括 Sri Ramana 的修行所和 Arunachala,阿比希克坦南達 之前曾在那裏經曆過深刻的精神體驗:“毫無疑問,Arunachala 是一塊強大的磁鐵。我多麽想帶你從一個洞穴到另一個洞穴……” 在生命的最後二十個月裏,阿比希克坦南達 的 Advaitic 體驗加深了,他完全清楚地認識到了奧義書的真理:“Om Tat Sat 咒語整天都在吟唱……那個 madhu(蜂蜜),萬物之於萬物,那個不斷飛向彼岸,那個充滿榮耀的金色 Purusha——你太了解它了……”

1973 年 6 月 30 日,阿比希克坦南達 與當時的神聖生命協會主席 Swami Chidananda Saraswati 在瑞詩凱詩的恒河岸邊安排了一場非常簡單的儀式沙度克接受了 sannyasa-diksha(沙度克的啟蒙),之後他被稱為斯瓦米·阿賈坦南達·薩拉斯瓦蒂。阿比希克坦南達被這次經曆深深感動,他認為這是他自己人生的巔峰。他更清楚地認識到,真理不受任何概念、神話或符號的製約,超越了它們:“我們必須深入到最深處,才能認識到在名相(名稱和形式)層麵上沒有共同點。所以我們應該接受各種各樣的名相……我們應該深入了解彼此的奧秘……從每個名相出發,就像從跳板出發,衝向無底的海洋……”。

他的遺作《彼岸》是他在大三摩地前幾個月寫的,反映了他最後的經曆,他的弟子斯瓦米·阿賈塔南達在書的前言中提到:“……斯瓦米吉所寫的一切都是他親身經曆的,他自己也實現了。這就是他作品的美,是他沉默的成果。”

1973 年 7 月 14 日,阿比希克塔南達心髒病發作,他自己稱之為“精神覺醒”。他生命中剩下的幾個月是在極樂和領悟的狀態中度過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這樣表達:“哦,我找到了聖杯……尋找聖杯基本上就是尋找自我……你通過一切尋找的就是你自己。在這個探索中,你到處奔波,而聖杯就在你身邊,你隻需睜開眼睛……隻有覺醒。”

1973 年 12 月 7 日晚上,在印多爾,阿比希克塔南達又一次短暫的心髒病發作,大約晚上 11 點去世。他的遺言是“上帝的旨意得以實現”。

遺產

為了通過出版他的書籍和未出版的手稿來促進阿比希克塔南達的信息和作品,雷蒙·帕尼卡、帕特裏克·德索薩、雅克·杜普伊斯、西塔·拉姆·戈爾、拉姆·斯瓦魯普、N. 尚塔和詹姆斯·斯圖爾特於 1978 年成立了阿比希克塔南達協會(德裏)。該協會在為印度教-基督教對話做出貢獻 30 年後,於 2008 年解散,他的書籍的英語和各種印度語言的出版權被轉讓給德裏兄弟會 (DBS)。因此,成立了一個名為阿比希克塔南達宗教間對話中心的新部門,以繼續在印度和國外用英語推廣阿比希克塔南達的作品。這項工作也由修道院宗教間對話 (DIMMID) 在西方繼續進行,該中心擁有除英語和印度語之外所有語言的全球版權。該中心還存儲了 阿比希克坦南達 檔案,其中有 阿比希克坦南達手寫或打字的手稿,年代大約在 40 至 63 年前。計劃對檔案進行數字掃描,並在特定條件下向印度和國外的學者和研究人員提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