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9巴爾幹之旅(十六)— 最陌生的首都

(2019-11-10 06:51:01) 下一個
終於要告別波黑了,雖然此行我們在波黑隻停留了三天時間,但對於這塊土地和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的了解,似乎已經遠遠不止三個月。

 

此次巴爾幹之行中,波黑是我們經過的幾個國家裏麵最落後的,但這三天,卻在我們前後16天的旅行裏卻留下了最深刻的記憶。

通過邊檢,我們終於來到了這次旅行的最後一個國家--斯洛文尼亞。
過了邊境,在第一個加油站買了SIM卡。
來斯洛文尼亞(Slovenia),之前,我對這個國家了解甚少。斯洛文尼亞是前南斯拉夫六個加盟共和國裏最富裕的國家,也是上世紀90年代前南內戰中受到戰爭波及最小的國家。

斯洛文尼亞麵積2萬多平方公裏,人口200來萬,它最先從前南斯拉夫分離。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宣布獨立,為此,斯洛文尼亞武裝與南斯拉夫人民軍發生衝突,史稱“十日戰爭”。

斯洛文尼亞可以如此快的結束戰爭而沒有陷入泥沼,與地理位置上沒有和塞爾維亞直接連接,以及克羅地亞同時宣布獨立有直接關係。

十日戰爭掀起了前南各國獨立潮,而始作俑者-斯洛文尼亞,卻從此過起了小日子,哪管自己的幾個鄰居打的天翻地覆。

我們進入斯洛文尼亞的第一站,是它的首都盧布爾雅那。

 

盧布爾雅那(Ljubljana),坐落在盧布爾雅尼察(Ljubljanica)河畔。公元前4世紀,凱爾特人在這兒建立了諾裏克王國,公元前1世紀,這兒又被羅馬軍團占領。那時候羅馬人給這個地方起名愛摩納(Emona),12世紀城市改名盧布爾雅那。

 

歐洲最小的前十座首都:

1.梵蒂岡

2.聖馬力諾

3.列支敦士登的瓦杜茲

4.馬耳他的瓦萊塔

5.安道爾

6. 摩納哥

7.盧森堡

8.冰島的雷克雅未克

9.瑞士的伯爾尼

 

第十就是盧布爾雅那。

 

這座跨越盧布爾雅尼察河上的龍橋(Dragon Bridge), 是盧布爾雅那的標誌。大橋建於1900-1901年,是當時盧布爾雅那第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物,也是當時歐洲最大的鋼筋混凝土橋梁之一。

 

橋頭兩端各有兩座長著翅膀的翼龍的青銅塑象,怒目圓瞪張牙舞爪,威風十足,這座橋來自盧布爾雅那世代相傳的古老傳說,據說古希臘雅歌號的船員逃亡來到這裏,與龍形的怪獸殊死搏鬥並戰勝了它,從此在此定居,被馴服的龍,就成為這個城市的守門神。
盧布爾雅那城市非常小,在這兒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
沒想到,這麽小的城市,居然一共有17座大大小小的橋。
歐洲幾乎每座城市總有一座掛滿鐵鎖的情人橋,盧布爾雅那也不例外。隻是這座橋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名字:屠夫橋(Butchers' Bridge)。
它那由金屬巨纜鑄成的橋身堅固異常,似乎生來就是為了承載這些沉甸甸的信物。

這兒布置了多座描寫古希臘和古羅馬傳說的雕塑,但是在我看來,這是我在歐洲看過的最醜的雕塑。
 
盧布爾雅那依然有很多文藝複興式,巴洛克式,奧地利直線派風格的中世紀建築。因為緊鄰意大利,城市建築也深受影響。
盧布爾雅那市政廳建於15世紀晚期,是典型的威尼斯風格建築。
羅巴噴泉(Robba Fountain),又被稱為三河神噴泉,1751年由著名意大利雕塑家羅巴(F.Robba)塑造。
盧布爾雅那最老的橋:三橋(Triple Bridge)。
這座橋始建於1842年,它取代了原先修建於中世紀,橫跨盧布爾雅尼察河的木板橋。1929至1932年斯洛文尼亞民族的偉大建築師 Jo?e Ple?nik在原有石橋的基礎上,添加了兩側的副橋而形成了今天的三重橋。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Nicholas),這個教堂的大門應該是我走過這麽多歐陸城市以來,看過的最美麗的教堂大門。

這座大教堂的原址上,原來是一座13世紀的羅馬式教堂,1361年教堂被大火燒毀。後再重建,1469年,再次被燒毀。1706年,第三座教堂,也就是現在的巴洛克式大教堂再次在原址建成。
正門被稱作斯洛文尼亞門(Slovene Door), 由ToneDemšar創作,描繪了基督教在斯洛文尼亞1000多年來的傳播曆史。
大門上,悲憫的大主教低頭注視著殉道者,下麵是一位女性帶著孩子接受洗禮的場景,其頭顱因為長年被觸摸而光可鑒人。
側門為盧布爾雅那門(Ljubljana Door),由MirsadBegi? 設計,大門上的浮雕是20世紀盧布爾雅那的先後6位大主教。
這座教堂蠻跟得上形勢,這座雕像是現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
但同時也依然保持了傳統,天花板的濕壁畫(Fresco)由Giulio Quaglio創作於19世紀。很多人都聽說過巴洛克風格,但是對於這個風格的真正含義,卻未必很清楚。
巴洛克源自於法語詞“baroque”,本意是“形狀不規則或有瑕疵的珍珠”。這種風格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於天主教對於新教的抗衡。
“巴洛克風格”建築的出現,要追溯到1545-1563年天主教會的一係列重要會議——特倫托會議(Council of Trent )。

為了回應當時興起的宗教改革,天主教會在特倫托會議上決定藝術應當直接地充滿感情地表達宗教主題。

 

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裏,天主教會開始猛建教堂、狂搞裝修,目的就是一定要用富麗堂皇的奢華把普羅大眾唬住,讓他們繼續誠服於教皇的權力之下,不要出門左轉投奔新教。

 

於是帶有前庭、大樓梯和豪華的會客室的巴洛克宮殿為之興建起來。

 

這種建築通過對比,運動,豐富的細節,深邃的色彩,宏偉和驚奇,以達到一種敬畏的感覺來回應新教教堂的簡單和簡樸的式樣,強調的是教堂與觀眾在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動。  

巴洛克教堂內部通常設置較為寬敞的中央空間,禮拜者距祭壇很近,光線從頭頂上的穹頂(dome)或透光孔(cupola)照射下來。作為巴洛克建築的基本要素,穹頂象征著天地之間的結合。其中透光孔內部裝飾著天使和聖徒的繪畫以及描述天使的灰泥雕塑,這給下麵的人留下了仰望天堂的印象。

 

相比於新教教堂,巴洛克風格的天主教徒確實更能奪人眼目。但反過來說,因為沒有那麽多奢華裝飾,去新教教堂做禮拜的信徒,是不是虔誠心更加純粹呢?

 

孩子們在陽光下追逐著五彩繽紛的肥皂泡。相較於生活在波黑的人們,戰爭,似乎沒有在盧布爾雅那留下一絲痕跡。
戲劇有高潮和低潮,旅行也是如此。我們的情緒不可能如在亞得裏亞海那樣始終亢奮,也不可能如在薩拉熱窩那樣永遠低落。
平和的盧布爾雅那,給了我們一個情緒轉進的空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