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郵輪遊新加坡 8-—— 新加坡印象
1月13日到達新加坡,也是我們東南亞一行的終點站。
前麵的二十多年裏我坐飛機回國不知經停新加坡多少次,但好像從來沒有什麽事情吸引我想在那裏停留。前年墨爾本一位做酒店管理的朋友為了能多陪伴年邁的母親,決定退休前去新加坡工作幾年,她的愛人和我家那位交情不錯,所以我倆都覺得突然有了去新加坡小住的理由。正好這次郵輪的終點是新加坡,所以我們就在新加坡住了3天。
朋友在新加坡租了一棟兩居室,本來是邀請我們去家裏住的。但是由於男主人一月回到墨爾本,女主人一個人在家,每天還要上班,我們不好意思叨擾她,就執意住進了她工作的酒店。她是這家新落成酒店的市場總監,我們住進去也有支持她工作的意思。
Standards酒店係列是新潮時尚商務酒店,內裝日式風格,清雅簡潔。酒店位於高檔住宅區納森華庭的烏節路上,靠近地鐵烏節站,與香格裏拉酒店毗鄰。我們13號早上7:30就下船了,出租車20分鍾到達酒店,本來以為要等到下午才能入住,沒想到朋友事先做了安排,一早就住進了6層把角的房間,寬敞明亮,視野極佳。在這裏的三天非常享受。
(酒店網圖)
寫遊記的話,新加坡其實沒有什麽別人沒寫過的。城裏的喬寧博主一月底也坐郵輪去了東南亞,回來後他寫的第一篇就是新加坡,照片特別美,比我拍的好多了。所以看景的事就不在這裏多說,放上幾張我自己手機拍的照片——
(濱海灣花園)
(擎天樹)
(金沙酒店頂樓俯瞰雲霧林)
(從克拉碼頭看雲頂)
(從濱海灣花園上方看雲霧林)
(金沙飯店購物中心外)
(雲頂一隅)
(穆斯林購物街)
(唐人街牛車水)
(唐人街——咖啡博物館)
(唐人街——壁畫)
(新加坡植物園)
說說對新加坡的印象吧。
我問過女友回新加坡工作的感受,她說回來陪伴母親的決定無容置疑是正確的,新加坡生活非常方便,自己的工作也算有所成就 。但是也有諸多不適應,在她眼裏新加坡和澳洲的生活品質還是無法pk的。她家先生更是在新加坡呆不住,住上一兩個月就往回跑。他的不適應除了無所事事以外,主要還是氣候的原因。他說自己每天汗淋淋的,身體像塊融化的奶油,粘膩癱軟。另外他倆覺得物價貴是一大缺憾,這倆人都是美食家,對食物的品質要求比較高,而且每天都要喝上一兩杯葡萄酒。女友的月薪雖然不低,但每月吃飯和交房租就用光了,額外的開銷還要他們在澳洲的房地產投資貼補。
女友租的公寓在一個叫Roberson Quay的地方,雖然我對新加坡不熟,但是當我們那晚和出租車司機說要去這個地址,那人的反應是:”你們的朋友很有錢嘛“!我知道她離開澳洲前就租下了這個公寓,一眼看上的,但是第一輪申請下來主人沒有租給她,而是租給了一個日本人。那個日本人沒住幾天就失去了工作,臨時找人承租才給了她,並且讓了一點利。一百多平兩室一廳月租8000多新元,她還說” 得了便宜”,所以提前兩個月就租下了。8000新元,按現在的匯率差不多一萬澳幣/月,無論戴上哪副眼鏡我都看不到 “便宜” 二字。她當然也覺得貴的,但還是想住得好,又不願搬到母親家。這女子8歲就去倫敦讀書,英國畢業後進入酒店業,在美國、北歐都生活工作過,前麵20多年安家墨爾本,也是個“獨”慣了的女人——若為自由故,隻好認挨刀。
新加坡物價也的確貴,以前我說過墨爾本物價高,但跟新加坡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就說大巫家的葡萄酒,每天喝真是喝不起。澳洲本地十幾刀的酒那邊要30-40新幣,我們請朋友母親在她家樓下的意大利餐廳吃過一頓家常晚餐,一人一份pasta,四人共享一份烤蝦、一份沙拉,白葡萄酒還是自己帶的,結賬要兩百多新元。雖然這個價位不比墨爾本貴多少,但是食物的檔次還是有些差距的。
不過說新加坡的食品貴也分在什麽地方,去聖淘沙一帶吃喝非常貴。金沙酒店頂樓酒吧的一杯“新加坡司令” (Singapore Sling)25新元外加差不多12%的消費稅。原來以為這就是最貴的,可到了城裏的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那裏的一杯新加坡司令要51新加坡元。為了體驗一下殖民主義的奢華,我們排著長隊進去“挨了一刀”。這裏之所以貴當然是因為這家百年酒店的名氣,而其名氣裏麵包括這個喝新加坡司令白搭花生的傳統,這個傳統還包括可以很爽地把花生皮扔到花紋別致的瓷磚地上。。。所以要是誰對花生過敏,建議不要去這家體驗。
(Raffle hotel 的新加坡司令)
(Raffle Hotel外觀, 網圖)
但是在新加坡也能吃到又好又便宜的食物。穆斯林地區,小印度和唐人街/牛車水一帶的食品就不算貴,兩個人60-70刀能吃一頓不錯的中式晚餐,簡單午餐加咖啡也很便宜。還有連鎖店的食品也非常經濟實惠,趕上有的連鎖店做活動,甚至便宜得都令人無法置信。有一天我們路過一家連鎖店買早餐,店小二推薦我買套餐——一個份炒蛋加咖啡加麵包加酸奶才11. 50新元。我們買了兩份套餐,可賬單上隻收了一份的錢。我回去跟他說:我們要兩份。。。店小二說:是兩份,買一送一。
(11.5新元兩份的早餐)
一月是新加坡的雨季,每天下午都有雨,有時候還下得挺大的。雖然我們不太適應每天下雨的氣候,但比起悶熱,雨天出門更舒服些。另外我個人覺得新加坡是個挺容易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很現代,什麽東西都有,各種文化融合,環境幽美,交通方便。
說到交通,順便吐槽一下墨爾本糟糕的自動交通卡係統,用了15年,花了17個億,到現在墨爾本人仍然用著落後於其他國家、甚至澳洲其他城市的交通卡。看看人家新加坡,坐公交車信用卡一刷就走,我們在新加坡的3天完全不用兌換貨幣。。。
(待續)
王妃東南亞遊記寫完了,俺小跑著,傻嗬嗬地也跟著玩了。王妃千千歲!
娘娘的新加坡遊記走的是親民路線,實打實的幹貨,朋友的經曆和自身的體驗融合在一起,圖文並茂,耐讀!最出彩的是AL在唐人街咖啡博物館和壁畫前的瀟灑英姿,一點也不違和,渾然天成,妃常吸睛。讚娘娘炒飯的眼光和手筆!艾瑪,是超凡的眼光和手筆好吧!這“炒飯“和“豆芽被出“有一拚~~
我們村裏上個月宣布可以用信用卡直接刷卡上下公交和火車了,還特別便宜,50C一趟,隨便去任何地方,包括去布村。
新加坡巴刹東西應該便宜些。
看你的博文新加坡跟墨爾本比,我下次去得跟紐約、上海比物價。。。
期待你的下文。
新加坡的幹淨整潔也是付出代價的,稅真高:)我記得以前香港公司經常有新加坡公司申請過去工作,原因是覺得香港涼爽好多LOL
我對和新加坡相關事務唯一不良印象來自一個中國到新加坡大學教書的教授,來美當訪問學者,一身難以言狀的驕傲,出言不遜,對給他機會的新加坡和美國都一股子鄙視,看人分三六九等,毫不掩飾。後來我問朋友,發現這些年這種教授很多,也極大影響了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的學術氣氛甚至當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