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若說自己,“他身正,我不令而行;他身不正,雖令我也不從。”這是孔子自己的選擇,旁人覺得好不好,都沒關係。若就為政者普遍言之,如後儒所解,“言上之人,其身若正,不在教令,民自觀化而行之。其身若不正,雖教令滋章,民亦不從也。”那麽這是不對的,至少不完全對。孔子明言:“晉文公譎而不正。” 而他能成就踐土之盟,說明他得令不但民從,連諸侯都要讓他三分。
中世紀的教廷更是反例,梵蒂岡令教士禁欲,教皇卻私生子一堆;主教開會,酒童都要自己帶,怕人下毒。足見道德敗壞到何種程度。而教皇,紅衣主教依舊道貌岸然高高在上,權力不下於王公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