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77)
2021 (100)
第十四章 生生不息
白繼周
陽光透過機場的玻璃穹頂灑下來,白賡冶拖著行李箱,和李老師並排前行。他們即將飛往巴黎,參加國際陶藝雙年展。
"緊張嗎?"李老師笑著問。
白賡冶點點頭,又搖搖頭。不僅因為這是第一次出國,更因為他們的展品——那件融合了傳統波浪紋和現代設計的茶具。
飛機騰空而起。看著窗外的雲層,白賡冶突然想起了家鄉的窯火。那跳動的火焰,仿佛就在眼前。
巴黎的清晨,陽光灑在塞納河上。白賡冶站在展館裏,看著來來往往的參觀者,有一種陌生而充實的感覺。
"賡冶,"李老師突然喊道,"快來看這個!"
白賡冶跑過去,看到一個展櫃裏陳列著一件古老的陶器。那上麵的波浪紋,竟然和自己的一模一樣!
"這是......"白賡冶愣住了。
"這是中國唐代的官窯作品,"一個法國策展人解釋道,"來自一個私人收藏家。"
白賡冶仔細地瞅了瞅這件展品,一種想法驀然心頭:這難道是巧合?豈不是千年傳承的見證!
展覽的第三天,一個神秘人來到了白賡冶麵前。
"他就是這件唐代陶器的收藏家。“介紹人說。
在塞納河畔的咖啡館裏,一個驚人的故事徐徐道來:這個收藏家的祖上,竟然是唐代官窯的一位工匠!
"我們家族一直保存著這個秘密,"收藏家說,"直到看到你們的作品..."
白賡冶看向窗外的塞納河,突然想起了故鄉繞村的小河。
收藏家幫助白賡冶和李老師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展覽。他們將唐代的陶器和現代的作品並置,展示了千年傳承的脈絡。
展覽大獲成功,法國媒體爭相報道。看著聚光燈下的作品,白賡冶突然明白了:這不是簡單的展覽,而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
回到白窯村的那天,全村人都來迎接。白賡冶看著熟悉的窯火,感覺到自己熱血沸騰。
"歡迎回家!"白老先生笑著說,"你們做得好!"
白賡冶點點頭,拿出了在巴黎拍攝的照片。他看著照片中的唐代陶器,又看看村裏的古窯,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傳承。
夜幕降臨,白賡冶站在新落成的"國際陶藝交流中心"前。這是他和李老師、法國收藏家共同策劃的項目。
"準備好了嗎?"白老先生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白賡冶點點頭,深吸一口氣。他知道,從今天起,白窯村的故事將翻開新的一頁。
這千年的窯火,終將繼續冶燒下去——千古賡續,生生不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