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無邊

一年之際在於春,人生最愛秋色濃。隨心耕種,無意收獲。
正文

月是故鄉明,情是思鄉濃

(2023-03-04 16:32:29) 下一個

近些時日的夜裏又夢見了離別多年的故鄉和兒時的朋友。那是夏秋時節。金黃的月亮,僻靜的村莊,低矮的土房。在高高的幾顆白楊樹下和母親在房前屋後種植的瓜果蔬菜和鮮花中,奔跑著幾個追打喜喜和玩做迷藏的小孩子。是的,夢裏又一次回到了孩童時代。屈指算來,在海外生活的歲月已遠遠超過在家鄉的時日,可故鄉的情景總會像一幅幅印象派的油畫一樣,時常展現在夢裏。

自從離開家鄉到北京上學以後,每年總少不了回去兩三次看望父母。後來成家立業,回去就是攜家帶口了。父母當然是難得的高興。每次回去,剛剛走到街口,就遠遠的看到坐在門前石頭台階上的父母翹首盼望,喜悅之情掛滿臉膛。行李還沒放下,兒子的一聲爸爸媽媽,孫子的一聲爺爺奶奶,就讓他們笑容滿麵,前仰後合。對他們老人家來說,那一刻好像就是天底下至高無上的榮耀和安慰。然而年輕時的我並未對此太過留意。倒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卻常常在夢裏刻骨銘心。

記得父親退休以後,閑置在家。每天除了讀書看報,喝茶聊天,就是收聽新聞。這點很是不像永遠閑不住的母親,每天早起晚睡,忙裏忙外,手裏總有忙不完的活。母親常常調侃父親說,家裏的醬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的。不過這倒也是互補,各有所長, 各有所好。就這樣和和氣氣的過了一輩子。當然,我每次回老家,也免不了去看看故鄉的朋友。兒時的發小,學校的玩伴,一旦知道我們回去,更是會前去拜訪。後來母親年紀大了,搬到了城裏,大部分時間和兄長生活。 老家也就閑置空曠了。自然,我們再回去探望母親的時候,回到那個土生土長的老家的時候也就不多了,就更別提和兒時的朋友見麵了。

多年以後的一個早秋,又回到了老家。難得有機會和小時候鄰居家的發小又坐在了一起。我興奮不已,卻也感慨萬千。那個曾經和我一起上學,做迷藏玩遊戲的夥伴,微微的馱著被,靜靜的坐在房子的一角。沒有往日滔滔不絕的話語,隻是偶爾和我對視一下。剛過三十,他那張黑裏透紅的臉龐已經掛上了幾道深深的皺紋。粗糙的手指不停的撚著手裏的那根煙卷。我們慢條斯理的對話除了地裏的農活和家裏的孩子幾乎也沒有什麽共同話題。那一刻讓我覺得即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為流逝的歲月讓我們兒時形影不離無話不說的夥伴一下子判若他人;熟悉是因為眼前這個人的身影和說話的語調像極了魯迅小說“故鄉“裏描述的“閏土。那是我們在學校裏曾經一起讀過的課本,我仍然記憶猶新: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隻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裏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鬆樹皮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麽擋著似的,單在腦裏麵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那次見麵之後,我遠離故土又過去二十多年了。雖然那個即陌生又熟悉的身影在我的夢裏曾不時的出現,但我不知道我的那個“閏土“是否又變得不曾相識了。我猜測著,想象著…。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麵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秋色無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的庭院' 的評論 : 謝謝提醒!
我的庭院 回複 悄悄話 月是故鄉明,情是思鄉濃。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情真意切。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真情、感人的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