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誠

學習是知識的源泉,分享是人類的美德!
正文

戰後流落中國的日本孤兒有多少?

(2019-02-16 05:34:13) 下一個

戰後流落中國的日本孤兒有多少?

所謂日本遺孤,是指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日本侵略者撤退和遣返期間,遺棄在中國並被中國人撫養長大的日本孤兒。遺孤中既有軍政人員的子女,又有工商界的後裔,但最多的是日本開拓團的後代,總人數在4000人以上,分布於中國的2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90%集中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如此眾多的戰爭孤兒遺棄在當時尚未結束戰爭狀態的敵性國家中,且被遭受過日本侵略者奴役和蹂躪的這一國家的人民所收養,這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是空前的。

54名日本遺孤組成的“東京日中友好之會感恩團”在哈爾濱方正縣祭拜中國養父母公墓

日本遺孤產生於日本的移民侵略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政府開始推行移民侵略政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中國東北移民,大批日本軍政人員、工商界人士和武裝移民,紛紛侵入東北。1936年日本廣田弘毅內閣提出,要在20年內向東北移民100萬戶、500萬人的龐大移民計劃。這一移民數字占當時日本農業人口的四分之一和東北預計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實際上,截止到1945年,日本在東北移民人數達150萬人,其中農業移民達30萬人。

日本遺孤是戰爭災難的受害者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迅速出兵東北,數十萬關東軍頃刻瓦解,缺少軍隊保護的日本軍政、工商和開拓團民,被迫緊急撤退,向沿海集中,以期乘船回國,從而出現了百萬逃難大軍。據調查,日本遺孤中的絕大數是開拓團在撤退時遺留下來的。特別是分散於吉林、黑龍江的開拓團民們,其中多為婦孺老弱。在緊急撤退中,晝伏夜行,跋山涉水,向遠在千裏之外的港口城市奔逃,一些人饑寒交迫,身患疾病,途中死亡,她們身邊的孩子便成了流落荒山野嶺、街頭巷尾、車站碼頭附近的孤兒;還有的父母在潰逃中為了不讓孩子病死、餓死、凍死,就把他們送給中國人撫養;也有的父母為了自己逃命,把不便於攜帶的嬰幼兒拋棄於路旁郊野,任狼撕狗扯,被中國人抱回收養;更有甚者,當時的一些死硬法西斯分子,在潰逃中對自己的同胞實行集體屠殺,僥幸大難不死的孤兒被中國人揀回家中撫育。

當年流落街頭的日本孤兒

日本遺孤遭遇的不幸常人難以想象

被收養前,他們中有的衣衫襤褸,骨瘦如柴;有的疾病纏身,傷痕累累;有的凍餓交加,氣息奄奄。從檔案材料看,絕大多數的戰爭孤兒在被收養時都在死亡線上苦苦掙紮,飽嚐了種種磨難。據長春的75歲老人於涇回憶說,那時的長春火車站幾乎全是日本人,很多人都擠不上火車,隻好將孩子沿途扔,能講漢語的就哀求中國的老百姓收養自己的孩子。83歲的項貴臣老人說,等待逃離的日本人躺在地上,“大人也是身上都長鱗,咱瞅著是心難受,外麵那蒿子欞上那小墳包,都埋的是小孩。”

我國人民施之以德沒有以暴易暴

正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才使這些本該依偎在父母身邊享受天倫之樂的孩童淪落為孤兒,並被遺棄在異國他鄉。但日本遺孤又是幸運的。中國政府和人民對這些遺留在中國土地上的敵國兒童並沒有以暴易暴,而是施之以德,以博大的胸懷將他們收留下來。抗戰勝利後,盡管當時中國人民處境仍十分困難,但對那些走投無路、生命垂危的日本遺孤,卻伸出仁愛之手,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拯救出來,並用自己的乳汁和從口中省下的糧食將他們喂活養大。同時,節衣縮食,千方百計地供他們上小學、中學、大學,把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才。在他們成年後,又用自己的全部積蓄為其操辦婚嫁,成家立業。

尋親、探親、回國定居得到落實

日本遺孤隨著年齡的增長,思親之情日益強烈。50年代初期,在協助日本僑民回國期間,少數日本遺孤就開始了尋親活動。到了60年代,一些日本人士和某些日本民間團體,通過中日友協、中國紅十字會赴日代表團以及在華日本僑民等組織和個人,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尋親活動。1972年9月,中日兩國通過友好協商,實現邦交正常化,為日本遺孤赴日尋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定後,為使在華日本遺孤尋親活動健康有序地發展,讓更多的日本遺孤得以赴日尋親,中日兩國政府經過多次研究協商,決定從1981年開始,由兩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分期分批地組織在華日本遺孤赴日尋親,一切費用由兩國政府負責。此後在華日本遺孤尋親活動便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到2000年,中日兩國政府已組織了31批在華日本遺孤尋親團,先後有2121名孤兒赴日尋親,666人找到了在日親屬,約占總人數的31.8%。同時,已被確認身份的日本遺孤開始陸續回日定居。

據日本厚生省提供的資料,1972-1995年,赴日定居的殘留孤兒有2171人,攜帶配偶和子女人數達7801人。根據中國有關部門的統計數字,目前回日定居的日本遺孤總數在3800人以上。

育孤善舉博得世人稱讚

中國政府和人民的育孤善舉,博得了中日兩國各界人士的交口稱讚。1983年4月3日,日本外相安倍晉太郎在會見赴日尋親的日本遺孤時說:“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是個錯誤,由於這場不幸的戰爭,使你們在中國生活了38年。”日本兵庫縣的一位友好人士說:“我們對中國抱有尊敬的感情。中國對日本孤兒給予人道主義待遇,充滿友愛,這在世界上是少見的。”1984年10月,日本遺孤代表在哈爾濱會見日本厚生省大臣渡部恒三時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翻開中日兩國關係史曾有一段不幸的經曆。由於曆史上的原因,我們這些日本孤兒在侵華戰爭中受盡了種種磨難,缺衣少食,饑寒交迫,走投無路。當我們在死亡的邊緣上痛苦掙紮的時候,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向我們伸出了溫暖的手,將我們這些年幼的孩子領到家裏,給我們衣食,把我們從死亡邊緣上拯救出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又送我們上學讀書,畢業後給我們安排工作。幫我們建立家庭,生兒育女,過上了幸福生活。”

仍有日本遺孤留華不歸

值得指出,現在仍有數以百計的日本遺孤留在中國各地生活和工作。他們中間既有政府官員,也有工人農民,還有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他們留華不歸的原因縱有千條萬條,但最根本的一條是對養育他們的土地和人民的眷戀。長春日本遺孤、詩人於德水1986年被確認為遺孤身份,同年9月去日尋親。但因養父母沒人贍養,便沒有申請去日定居。養父母相繼去世後,他又守孝三年,才於1992年去日。在日生活期間,他無法忘懷第二故鄉,作《思鄉》詩:“身在扶桑心在華,萍蹤萬裏到天涯。櫻花滿目惟催淚,夜夜夢魂到舊家。”1995年,他重返長春,投資辦廠,並寫詩明誌:“不欲聲名傳後世,拚將熱血喚和平。世界原本多災難,鑄劍為犁勸耦耕。”(郝吉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zhu28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發芽' 的評論 : 以史為鑒,捍衛和平!
zhu28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名小小輩' 的評論 : "據說八十年代就有好幾萬女孩嫁了過去。"
如果是事實,說明可能有商業利益。
土豆發芽 回複 悄悄話 大人幹的壞事殃及孩子們。孩子真可憐。
無名小小輩 回複 悄悄話 我就是東北的,我們那裏有個方正縣,就是文章裏提到的,是個貧困縣,外號叫 漢奸 縣。二戰後收留大量的日本遺孤,這些孩子長大後被日本政府接回日本,然後再回中國,介紹了大批的中國女孩嫁到了日本,嫁給日本那些娶不上媳婦的老男人,據說八十年代就有好幾萬女孩嫁了過去。
zhu28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labama' 的評論 : 以史為鑒,捍衛和平!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不欲聲名傳後世,拚將熱血喚和平。世界原本多災難,鑄劍為犁勸耦耕。” 讚!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所有的戰爭, 兩敗俱傷!如果再有世界大戰, 恐怕人類將要毀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