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肯·默克:不惜自傷也要針對中國,美國到底圖什麽?

(2019-03-04 07:45:45) 下一個

肯·默克:不惜自傷也要針對中國,美國到底圖什麽?

  (文/ 肯·默克 加拿大卡畢蘭諾大學經濟學教授)

http://news.sina.com.cn/c/2019-03-04/doc-ihrfqzkc0907154.shtml 

 

  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邏輯告訴我們,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應該結束貿易戰。事實上,貿易戰根本就不應該開打。中美兩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關稅戰,不僅損害中美兩國利益,也損害了其他處於美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中的國家,比如日本、韓國等。

  根據美國全球貿易夥伴谘詢公司的統計,如果特朗普對額外250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征收25%關稅,將威脅到美國200萬個工作崗位。這個統計還發現,中美關稅戰已經將美國GDP壓低了0.37%,損失了95萬個工作崗位,將年均實際家庭收入壓低了900美元。

  造成這種經濟損失並不奇怪,因為大部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實際上是美國企業在中國製造的產品。這實際上是對美國中間和最終產品征稅,增加了生產成本和物價。關稅戰導致美國對中國的農產品和能源出口大幅下降。根據美國統計局報告,2018年農場破產大幅增加,達到了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高點。

  中國也不是毫發無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字,中國GDP增速已經從2017年的6.8%降到了2018年的6.6%。更重要的是,關稅增加了經濟悲觀心理,這體現在房地產開發量萎縮,工廠裁員甚至關停。

  日本和韓國的經濟與中國和美國經濟聯係緊密,也受到了沉重打擊。日韓和其他亞洲國家為蘋果等許多美國品牌生產零部件,如果蘋果設備的出貨量減少,相應的零部件的需求也就降低了。

  鑒於以上原因,美國和中國有一萬種停止貿易戰的理由。中國在這個問題上采取了積極姿態,表示願意購買大幅增加美國產品進口數量,包括農產品和能源,來幫助美國降低貿易逆差。中國還表示準備與美國各讓一步,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強製技術轉讓等問題上相互妥協。

  在市場準入領域,中國實際上要比美國更開放。舉例來說,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特朗普上台以後,美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總額有所增長;但根據美國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的調查顯示,同時期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總額急劇下降,從2016年的456億美元減少到2018年的48億美元。

  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阻止中國在美國投資,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和美國國會的常態。比如,美國政府阻止通信巨頭AT&T和華為在美國銷售手機的合作。雖然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利用華為或其他通信企業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從事情報活動。

  美國政府當然很清楚貿易戰的後果,其對中國的種種指控又僅僅是毫無依據的撲風捉影。那麽,美國發動貿易戰的真實動機是什麽呢?

  維持美國超然地位

  曆史告訴我們,美國一心要在二戰後的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體係中占據主導地位。在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美國代表哈裏·懷特堅持要讓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並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接受美國控製。在擬定《關貿總協定》時,有關削減關稅的規則實際上是美國人製定的。

  所謂“修正主義學派”的曆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的本來目的是要加強美國的主導權。隻有遵從美國價值觀和規範的國家,才能獲得馬歇爾計劃的“慷慨”援助和貸款,而且這些貸款還隻能用來購買美國產品。這些曆史學家提出,盡管馬歇爾計劃起到了幫助歐洲和東亞戰後複蘇的作用,但其主要目的是阻止蘇聯共產主義的擴張。從後續曆史看,馬歇爾計劃成功達到了這個目的。

  回到今天,在美國看來,崛起的中國是個比當年的蘇聯更大的“威脅”,因為這個亞洲巨人的經濟、軍事和科技發達程度幾乎快要與美國平起平坐。盡管中國的軍力沒有美國那麽先進、那麽強大,但仍然有能力對美國人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打擊。中國正在迅速縮短與美國的科技差距,並且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

  由於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作用不僅限於經濟領域,也可以應用到軍事上,美國政治和安全機構對此高度警覺,並已下定決心阻攔中國的科技發展。舉個例子,美國不僅阻止華為等中國通信企業進入美國市場,還對盟國和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它們與美國保持一致。美國甚至還向加拿大施加壓力,迫使後者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拘捕了過境的華為CFO孟晚舟。

  美國還重新使出地緣政治伎倆,在東亞製造緊張局勢,操縱台灣問題。美國通過立法解禁高級官員訪問台灣,允許與台灣開展軍事交流。最近,一些共和黨參議員甚至提出要邀請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講。同時,美國海軍加緊在南海進行“航行自由行動”,並邀請盟國加入。

  簡而言之,美國的政治和安全建製派不會允許中國在經濟、軍事、科技上挑戰美國的超然地位。特朗普政府的高官萊特希澤、博爾頓和納瓦羅已經把態度表示得非常明確了。特朗普本人也說中美要達成協議,中國就必須做出結構性改變,意味著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中國政府一律不得對它們的創新給予補貼和支持。

  中國製造2025

  在這樣的背景下,什麽樣的貿易協議才能讓美國滿意呢?隻能是中國放棄“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十年行動綱領,計劃通過政府扶持高科技產業,對通信、人工智能、研發投入大量資金,促使中國經濟從勞動密集型向高附加值轉型。美國對中國的“強硬”反應,表明這個政策是行之有效的。

  中國政府幾乎不可能放棄這個計劃,因為這會導致中國永遠落後於美國。更關鍵的是,這還涉及到治外法權,美國實際上是在要求中國讓渡主權,這是中國不會答應也不應該答應的。

  另外,現在也不清楚,中國和美國誰在貿易戰中受損更大。中國對美國出口隻占中國GDP的4%,其中很多還是美國企業在中國製造的產品。這部分產品如果不能出口到美國,完全可以被中國國內市場消化。中國有14億人口,其中包括年收入在1.2萬到7.2萬美元之間的4億中產階層,消費潛力巨大。“一帶一路”沿線的80個國家也為中國產品提供了廣闊市場。因此,中國經濟即使在短期內受到打擊,但中長期來看反而可能變得更加強大。

  結語

  美國應該退一步,與中國協調立場停止貿易戰,因為貿易戰對美國、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都會造成破壞。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2019年美國、中國和全球經濟增速將分別降至 2.5%、6.4%和3.7%,比2018年低0.2個百分點。

  但可悲的是,美國政治、安全決策層更在意如何維持美國的超然地位,而不是維護美國國家和民眾的利益。因此,中美可能暫時還難以達成協議、停止貿易戰;即便達成了這樣的協議,恐怕也很難持續下去。

  (觀察者網譯自《亞洲時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