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民濟德

微信公眾號
guanminjide
個人資料
正文

誰識當年真麵貌-乾隆到底長什麽樣

(2018-12-14 20:55:26) 下一個

誰識當年真麵貌,圖入生綃屬偶然。

1773年,一個叫潘廷章意大利人來到紫禁城,這讓52歲的乾隆多少有些高興。過去的幾年裏,乾隆的老熟人意大利人郎世寧於1766年病逝,號稱畫像能‘曲盡帝意’的法國人王致誠於1768年病逝,最後零落的西洋畫師中,捷克畫師艾啟蒙在1769年中風,讓喜愛西洋畫法畫像的乾隆十分失落。法國傳教士蔣友仁推薦了潘廷章,說他善喜容,人物,山水,了解乾隆的蔣友仁特別把喜容,人物放在山水前。見到潘廷章進獻的作品後的第二天,乾隆立刻下旨讓潘廷章在啟祥宮行走,並在潘廷章進宮的當天,就讓潘廷章畫像。熱愛自拍的人一定會理解乾隆當時的心情吧。

乾隆到底長什麽樣?鄭少秋,張鐵林,張國立 ,霍建華還是聶遠?曆史上記載不多,隻有 《清高宗實錄》裏單薄的幾句話,“生而神靈,天挺奇表。殊庭方廣,隆準頎身,發音鏗洪,舉步嶽重,規度恢遠,嶷然拔萃”。30多個字,說了跟沒說一樣,翻來覆去的就是說皇帝長的那叫一個好,一點兒毛病挑不出來。

好在乾隆是個愛畫像(自拍)和寫詩(點讚)的皇帝,留下了不少圖文。乾隆的畫像多到2012年故宮博物院居然就乾隆皇帝肖像畫可以辦個專題展。這裏選幾張清楚的乾隆的圖影,虛虛實實中讓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霸屏的皇帝,當初是如何從一個少年變成個十全的老人。

《弘曆采芝圖軸》,雍正十二年(1734 年),圖上有兩人,皆著漢裝,一個青年,一個少年,兩個人臉型相貌相似。仔細看,他們的長相和後來乾隆的標準像“朝服像”非常接近。圖中弘曆題詩落款“長春居士自題”。 乾隆即位前,參加雍正在圓明園九州清宴別室召開的一場法會,其間被雍正賜“長春居士”。

當時還是寶親王的弘曆,還照例寫了首詩。其中的“誰識當年真麵貌,圖入生綃屬偶然。”就是說畫中的青年和少年都是乾隆本人,一是年輕的時候,一個是年少的時候。圖大致繪於雍正十二年(1734 年)左右,當時的弘曆大約二十三四歲。這是弘曆成為乾隆前的一個早期畫像。

《乾隆皇帝朝服像》,雍正十三年(1735年),弘曆即位。這種朝服像是乾隆的“標準像”。剛剛登基的他,瓜子臉,眉清目秀,年輕自信。不過就算他如何的躊躇滿誌,也絕想不到兩百多年後,自己的十全武功無人提及,而和老婆們的雞飛狗跳會在億萬人麵前不斷上演。

《心寫治平》圖卷(又稱《乾隆帝後妃嬪圖卷》),乾隆元年(1736年),為郎世寧所繪。畫卷由右向左展開,依次是乾隆和他的皇後以及十一位妃嬪的半身畫像,畫上乾隆頭著冬季服冠。(局部)

《乾隆大閱圖》,乾隆四年(1739年),畫上是乾隆於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式時的情景,是少數乾隆畫像中寫實風格濃烈的作品,此畫雖然沒有作者款識,但明顯的油畫風格可確認是郎世寧的盛年佳作。畫上的乾隆29歲,十九年後,已是中年的乾隆重看此像,自憂自怨的感歎“白發相看疑是誰”。(局部)

《乾隆皇帝洗象圖》,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受三世章嘉活佛的影響,篤信佛教,將自己比喻成佛教中菩薩的化身。畫中乾隆扮作普賢菩薩模樣,目視著眾人清洗自己的坐騎大象清。(局部)

《乾隆帝及妃威弧獲鹿圖》,估計為乾隆二十幾年所繪。畫中的乾隆皇帝騎馬在前, 身後皇妃騎馬將羽箭奉上,朋友圈秀恩愛,夫唱婦隨。有專家通過所繪皇妃年的過發式與衣服花紋及麵部特征判斷,這個皇妃很有可能就是來自西域的容妃,也即傳說中的香妃。(局部)

《乾隆皇帝大閱圖》,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在南苑檢閱八旗,此次大閱正值清軍與西域的霍集占兄弟交戰,作畫展示軍威。(局部)

《乾隆皇帝一箭雙鹿圖》,估計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為沒有年款,但據說乾隆71歲高齡時還曾一箭射倒雙鹿,這畫就是表現的這個場景。畫上的乾隆皇帝已經有些發福。(局部)

《乾隆皇帝朝服像》,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皇帝八十歲留影紀念。

《乾隆皇帝朝服像》,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已經86歲,成了太上皇帝,這時再看自己年輕時的畫像,會有什麽感想,那個24歲青年的夢想偉業是不是已經實現。

幾張中年的乾隆

《乾隆皇帝寫字像》,乾隆帝身著漢服,一手拈須,一手執筆,雙下巴了。(局部)

《弘曆鑒古圖軸》又名《是一是二圖》,上有乾隆皇帝禦題:“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長春書屋偶筆。”畫中乾隆身著漢裝,身後的屏風上,掛著一幅神情衣著與其完全一致的畫像。台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幅宋人冊頁,畫中文士背後掛了一幅自己的畫像,因為主人公在畫中出現了兩次,所以這類畫像又叫“二我圖”。這裏,換成了乾隆自己的頭像,將宋畫中點綴的器物易成宮中舊藏。乾隆是真的喜歡這麽玩兒,畫了三次,故宮博物院就有三個版本,每一個版本上都有乾隆的題字“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

原宋代繪畫

別看乾隆外套,漢服,cosplay換的多,根據清內務府檔案,乾隆一年才換28 件裏衣,平均每件裏衣能穿差不多兩個星期,自行腦補一下乾隆的個人衛生。

說了這麽多,上麵這些畫都是經過宮廷畫師官修PS過的。1793年9月14日,乾隆在熱河行宮接見了英國使臣馬嘎爾尼,使團裏的畫家亞曆山大速寫了當時的情景,讓我們看到了英國人眼裏,未經修飾的這位82歲的十全老人。

速寫的正麵象

速寫

盛裝的一身粉色的馬嘎爾尼,在大清官員眼裏跟耍把式,唱戲的差不多。

乾隆接見馬嘎爾尼,馬嘎爾尼單腿下跪,敬上英皇喬治三世贈的珠寶盒,乾隆還禮玉如意。當時馬嘎爾尼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虧了,這玩意兒不如咱送哪值錢, “it does not appear in itself to be of any great value” 。

同行的英國人安德森描述,乾隆皮膚還算白,有點鷹鉤鼻(畫像中看不出來),關鍵是乾隆身高估計有5英尺10英寸,1米78。題外話,有人說如果當時英國人通融點,磕個頭,沒準中英會有所突破或著改善,那麽來看看後來的荷蘭人。1795年1 月,荷蘭鐵俊甫使團進京,見到了乾隆,比英國人懂事,三叩九拜,乾隆高興,帶荷蘭人到圓明園玩了一個多月。盡管荷蘭人又磕頭,又說好話,結果也就比英國人多吃了幾頓好吃的,此外沒有任何結果。

荷蘭人記載,說乾隆穿個黑皮袍子,身板挺直,80多歲走路不用拐杖,不用扶,身量比一般人高。

看來乾隆是個高個,問題來了,現在故宮有保存完好的幾件乾隆龍袍,長在144厘米到145厘米之間。龍袍要蓋住腳麵,在中間腰處還要紮一下,這樣加上頭長,估算乾隆大約身高165厘米,至多170厘米。據說馬嘎爾尼在日記裏說乾隆身高5英尺2英寸,也就是1米58。這是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向斯寫的書《乾隆南巡的故事》裏的,我沒找到英文原文。這麽一看乾隆又是個矮個。

康熙和雍正的身高還可以,大清皇帝身高在乾隆後,一路低開,看來魏瓔珞的個子不會太高,嘉慶和道光個子都不高,一米六多。大清的國運就落在魏瓔珞頭上。

令妃的個子應該不算太高,這是乾隆二十五年的畫像,左起第一為令妃,當時已經是貴妃,旁邊個高的據說是舒妃,可能比乾隆還高。畫上的令貴妃正懷孕,懷的就是嘉慶,道光的爹。

道光每年都在在圓明園賢良門看武狀元考試,因為個子相對矮,前麵的拱橋有些高擋住了視線,射箭時,道光為了看靶心,要不停伸脖子,探頭,形象大打折扣,據說就有膽大的宮女、太監、大臣背後議論。忍了你很久的道光一氣之下,忍無可忍下令把拱橋拆了改平橋。要知道,道光摳門,吃個雞蛋都算計,這麽個工程,道光下了多大的決心。

拱橋是雍正仿造故宮金水橋修的,欽天監和禮部官員苦勸道光,說拆橋會壞了風水和禮製,關乎大清國運。甚至有的大臣說拆了橋,圓明園二十年後就不保了。唯物主義者道光還是拆了橋。這一年是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60年圓明園被燒。都怪魏瓔珞

大清要說論身高,還要看李鴻章,身高一米八多,穿上靴子一米九。很多外國政要都詫異於李鴻章的身材。李鴻章辦洋務外交還是有先天的優勢,比伊藤博文一米六,氣勢上就勝人一頭。

身高這筆糊塗賬先不管,看看乾隆在這麽多影視和自拍裏,沒有一張帶眼鏡的,真的假的?乾隆他爸雍正可是個近視眼,有35副眼鏡,眼鏡不離身,雍正要求每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就要換一次眼鏡。

乾隆一直不帶眼鏡。並以此為榮。乾隆45歲以後,左耳聽力下降,65歲後左眼視力下降,甚至到了70歲,看字都有些費力了,乾隆還就是不帶眼鏡,說“我茲逮古稀,從弗此無物憑”。難道乾隆對西洋事物很抵觸嗎?其實乾隆對西洋事物很感興趣,他曾和法國傳教士蔣友仁談過牛頓,還讓蔣友仁講解空氣的性質,讓蔣友仁把進獻的驗氣筒拆解,詢問活塞和閥門的作用,親自將驗氣筒重命名為活氣筒。乾隆十分喜歡活氣筒,對於用氣壓水銀柱演示的空氣彈性和膨脹的試驗樂此不彼,還組織後宮的嬪妃學習觀看試驗。

如今無數的清宮戲裏不會有這些,二百年後,大家還是更喜歡乾隆老婆們的宮鬥。可惜看不到魏瓔珞解微積分,如懿也沒有和乾隆一塊兒作力學實驗,那樣又該會怎樣的耳目一新。

個人微信公眾號
guanminjid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ustardSeed 回複 悄悄話 好玩有趣又漲姿勢的曆史科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