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文革中是如何限製資產階級法權

(2023-01-23 05:08:46) 下一個

文革中是如何限製資產階級法權



延安革命根據地人們不是靠手裏有權、有槍,不是靠官架子,不是靠威風,而是靠為人民服務,靠說服,靠真理,處理相互關係。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群眾,也學著人民解放軍的樣子,處理這一部分人民和那一部分人民之間的相互關係。外來的人,一踏上這些解放了的土地,就立刻會發現:在整個革命根據地內部,由於正確地處理了內部關係,大家的生活雖然很艱苦,但是, " 好在苦慣了,而且什麽人都一樣苦 " ,大家過著共產主義性質的供給製生活,雖然因為工作的需要,生活水平略有差別,但相差不多。同時到處講政治、講群眾路線,因此,工農兵學商,團結一致,親如家人,艱苦奮鬥,英勇殺敵。

大家還記得解放戰爭時期大兵團作戰的情景嗎?為了支援人民解放軍,成千、成萬的民兵跟隨大軍南下,他們同軍隊一樣地過著軍事共產主義生活,一不為升官,二不為發財,甚至也沒有想到要發工資,更沒有想到要實行什麽 " 計件工資製 " ,他們是自己背著自己的糧食來幹革命的,他們一心一意,隻為打倒三大敵人,解放全中國。整個革命根據地,男女老幼,前方後方,心連著心,結成了戰鬥的集體。正是這種軍事共產主義生活,標誌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作風,毛澤東的思想作風,在億萬人民中已經紮了根,開了花,結了果。而這種用共產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經過戰鬥鍛煉的軍隊和人民,是無敵於天下的!中國革命的全部曆史不是早已作了證明嗎?

但是,沒有多久,這種生活製度受到了資產階級法權思想的攻擊。資產階級法權思想的核心是等級製度。在堅持這種思想的人們看來,供給製的一套,實在毫無可取。他們輕蔑地說它是 " 農村作風 " , " 遊擊習氣 " 。這種議論來自資產階級,本不足怪。可是,不久,在我們黨的幹部中,有不少人接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在他們中間,談論供給製的缺點的議論漸漸多起來了,談論薪金製的優點的議論逐漸占上風了。到後來,供給製幾乎成了一個壞名稱。有人工作不積極, " 幹不幹,二斤半, " 這要記在供給製的賬上。有人用了公家一個信封, " 公私不分,供給製作風! " 又記在供給製的賬上。工廠、商店沒有經營好,賠了錢, " 供給製思想! " 又是記在供給製的賬上。總之,共產主義的供給製,保證了中國革命勝利的供給製,被某些人攻擊得好象犯了大罪,非判處死刑不可。

人們攻擊供給製的最根本理由,就是供給製不能刺激生產積極性。他們的理論根據就是經濟學家們所強調的 " 物質利益的原則 " 。據說,由於在社會主義製度下,還保留著不少舊的分工的殘餘,即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之間、工人勞動同農民勞動之間、熟練勞動同簡單勞動之間的差別,因此, " 工作者從物質利益上關心勞動結果和生產發展的原則 " 就被說得神乎其神。什麽 " 等級工資製 " 、 " 計件工資製 " 可以刺激工人 " 對自己的勞動成果表現最大的關心 " 呀,可以刺激 " 社會主義競賽的發展,因為勞動生產率高,工資也高 " 呀,這種製度是 " 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杠杆 " 呀,道理多極了。不過,說穿了,說得通俗一些,還是那句老話: " 錢能通神 " 。隻要用高工資 " 刺激 " ,就象花錢買糖果一樣,什麽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都能夠立刻買到手的。

《轉載》發展新生事物和限製資產階級法權

作者:梁效

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黨內不肯改悔的走資派,把資產階級法權當做他們的命根子,拚命保護。把有利於限製資產階級法權的新生事物看作眼中釘、肉中刺,必欲去之而後快。在他們去年刮起的右傾翻案風中,特別猛烈的一股風,就是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湧現的革命的新生事物的攻擊,對限製資產階級法權的革命措施的攻擊。在回擊右傾翻案風的偉大鬥爭中,我們必須弄清發展革命的新生事物同限製資產階級法權之間的辯證關係,從路線上分清是非,這對於我們認識社會主義時期階級鬥爭的規律和特點,搞清楚列寧為什麽說對資產階級專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中,社會主義的新生事物源源湧現出來,有如爛熳山花,開遍祖國的各個角落。這些革命的新生事物是無產階級戰勝資產階級的嶄新成果,是億萬群眾生氣勃勃的偉大創造。它們從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各個方麵限製了資產階級法權,加強了無產階級在上層建築領域對資產階級的全麵專政,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社會主義新生事物對資產階級法權的衝擊和限製,在不同的階級中引起了完全不同的反響。無產階級和廣大革命人民無不為之歡呼,滿腔熱情地支持。資產階級及其在黨內的代表人物一見到新生事物破土而出,就象看見洪水猛獸一樣驚呼狂叫起來,千方百計地摧殘。

黨內不肯改悔的走資派拋出“三項指示為綱”的修正主義綱領,反對以階級鬥爭為綱,反對黨的基本路線,反對批判和限製資產階級法權,攻擊革命的新生事物,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反攻倒算。

到底新生事物對資產階級法權的限製是好得很,還是糟得很? 應當支持還是應當反對?這是一場搞馬克思主義還是搞修正主義的原則爭論。

社會主義社會是“衰亡著的資本主義與生長著的共產主義彼此鬥爭的時期”。

一方麵,社會主義社會還帶有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還存在著資產階級法權,存在著舊的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它“從各個方麵用陳腐的死亡的東西包圍新鮮的、年輕的、生氣勃勃的東西。”

另一方麵,包含著共產主義萌芽的新生事物在鬥爭中蓬勃生長,它從各個方麵衝擊和限製著資產階級法權,蕩滌著舊社會的“痕跡”

在整個社會主義曆史階段,新生力量同腐朽力量之間的鬥爭不會停止,以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社會變革不會停止。

大力扶植和發展革命的新生事物,限製資產階級法權,逐步地鏟除滋生修正主義的土壤,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一項重大無比的曆史任務。

在生產資料所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注意調整人們的相互關係極為重要。 正確處理領導和群眾的關係,使廣大幹部和群眾打成一片,吸收工農群眾直接參加國家管理,各級領導班子實行老、中、青三結合,幹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這些都是從人與人的關係方麵限製資產階級法權的重大革命措施,是保證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的帶根本性的大事。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列寧就曾指出:“無論如何要打破這樣一種荒謬的、怪誕的、卑鄙的、齷齪的陳腐偏見,似乎隻有所謂‘上層階級’,隻有富人或者受過富有階級教育的人,才能管理國家,才能管理社會主義社會的有組織的建設。”

文化大革命以來,一大批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運動中湧現出來的優秀青年被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他們大多來自基層,來自工農兵,來自三大革命運動第一線,富有革命朝氣,善於聯係群眾。他們擔任領導工作後,“當官不象官”,勞動人民的本色不變,手上的厚繭不退。許多老幹部煥發了革命青春,做到了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滿腔熱情地支持和培養新幹部。

這些革命行動,是對資產階級法權和舊的傳統觀念、習慣勢力的深刻批判,是對剝削階級的“上尊下卑”、“官貴民賤”的等級製度的否定。

遵照毛主席光輝的“五·七”指示,廣大幹部分期分批進“五·七”幹校,共同學習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判修正主義,積極參加生產勞動,用汗水洗刷舊思想的灰塵,發揚革命戰爭年代那種同誌之間的平等關係和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

實行老、中、青三結合和舉辦“五·七”幹校,等等,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麵限製資產階級法權,使廣大工農群眾直接參加國家管理,使國家管理人員直接參加生產勞動,克服官僚主義,防止修正主義,堅持無產階級生活作風,反對資產階級生活作風,使領導權不僅在名義上,而且在實際上掌握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廣大的工人、貧下中農手中,這對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所有製, 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黨內不肯改悔的走資派,對於老、中、青三結合,特別是對於青年幹部參加各級領導班子,對於吸收工農群眾直接參加國家管理和企業管理,對於“五·七”幹校,等等,都極為不滿。他們千方百計要維護論資排輩的等級製度,製造種種借口排斥和打擊新生力量。他們根本不把人民群眾看作國家的主人、企業的主人。他們反對從各方麵對人與人關係方麵的資產階級法權加以限製,就是為了複辟資本主義所有製,為了奪取政治上、經濟上的領導權。

對他們這種複辟倒退、反攻倒算的言行,我們怎能不堅決反擊!為了使上層建築其中包括各個文化領域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的需要,必須堅持開展思想文化戰線的社會主義革命,不斷破除資產階級法權思想,努力擴大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

文化大革命以前,在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裏,劉少奇鄧小平一夥瘋狂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極力鞏固、擴大和強化資產階級法權,使資產階級法權思想大肆泛濫。資產階級法權思想同反動的孔孟之道,同舊的傳統觀念、習慣勢力結合在一起,嚴重腐蝕著人們的靈魂。在這種妖風的毒害之下,有些人把文化知識、文藝創作、醫療技術等等看成是向人民索取高價的商品,追求什麽“三名”、“三高”,追求什麽“專家”、“權威”的頭銜,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甚至墮落成新資產階級分子。廣大工農群眾則被拒之於文化教育陣地的大門之外。文藝領域成為修正主義毒草叢生的場所,學校成為培養資產階級精神貴族的“搖籃”,衛生部門隻是為城市少數人服務。這種狀況如不改變,勢必導致資本主義複辟。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從文化教育陣地開始的,它以疾風暴雨之勢猛烈衝刷了封、資、修的汙泥濁水,使這些領域的麵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的指引下,以革命樣板戲為標誌的文藝革命,不僅使工農兵的英雄形象昂首闊步地登上文藝舞台,而且使廣大文藝工作者遵照毛主席關於“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的偉大教導,深入工廠、農村、連隊,向工農兵學習,為工農兵服務,“演革命戲,做革命人”。工農群眾的業餘創作和演出活動蓬勃開展,從戶縣的農民畫,到小靳莊的賽詩會,工農兵文藝的朵朵鮮花放出奪目光彩。

文藝革命有力地推動了文化普及,促進了文藝工作者世界觀的改造,衝擊了文藝領域根深蒂固的資產階級法權和資產階級法權思想,使文藝成為“無產階級總的事業的一部分”,“不是為飽食終日的貴婦人服務,不是為百無聊賴、胖得發愁的‘幾萬上等人’服務,而是為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為這些國家的精華、國家的力量、國家的未來服務。”(列寧:《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

在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線的指引下,工人階級占領上層建築領域,領導鬥、批、改;大學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學幾年以後,再回到生產實踐中去;學校實行開門辦學,使教育同沸騰的社會聯係起來;廣大教師同學員一起到工廠、農村參加生產勞動,走上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

工農兵學員畢業後自覺要求到農村,到邊疆,到最艱苦的地方,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誓做反修防修的堅強戰士;上海“七·二一”工人大學、遼寧朝陽農學院、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和大寨學校的先進經驗,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這些新生事物的蓬勃生長,標誌著一種嶄新的無產階級教育製度,正在通過各種試驗,逐步建立和鞏固起來。它從根本上改變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學校的現象,打破了幾千年來剝削階級對教育的壟斷,使勞動人民獲得了受教育的優先權,並把教育事業掌握到自己的手中,學校由資產階級專政的工具逐步改造成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它拆毀著幾千年來剝削階級所設置的“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的階梯,使學校不再為資產階級培養精神貴族,而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它推動廣大知識分子走上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不斷轉變舊思想,決心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戰士;它深刻批判了從孔老二到劉少奇、林彪所鼓吹的“上智下愚”、“知識私有”、“智育第一”、“天才教育”、輕視工農、鄙棄體力勞動等反動觀點,深刻批判了各個學科領域的尊儒反法思想和唯心論形而上學思想體係,宣布同資產階級法權思想和舊傳統觀念實行徹底決裂。這種嶄新的教育製度必將成為改造社會的強有力的工具,並為逐步向共產主義過渡創造條件。

原載:人民日報1976年2月22日(第二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