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悅心情

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正文

悅人不如悅己

(2018-09-07 19:53:08) 下一個

 

《甄嬛傳》裏有一句台詞說得很好:

 

人情世故這種事,不能周全大家,便周全自己,任何時候自己的原則底線不應該碰。

 

的確如此,沒有一個人可以讓所有人都喜歡。

 

聽過一句話“心軟是病,情深致命”,特別讚成前半句。

 

太好說話,是一種病。這種病,方便的是別人,委屈的卻是自己。

 

前兩天,朋友和我抱怨,自己連續上了半個月的夜班要扛不住了。

 

“你們不是輪流值夜班的嗎?為什麽連續上了半個月?”我不解地問她。

 

然後,她很無奈地和我解釋了事情的原委:

 

最初一個同事有事,找她換班值夜班,她不好拒絕就答應了。

 

其他同事看她好說話,也經常找她換班,她又一次次答應了。

 

後來,有同事幹脆跟上司反映她比較喜歡上夜班,建議她長期值夜班,就這樣她就成了那個“老好人”,一直熬著所有人都不願意熬的夜。

 

最後,她無奈的總結道:“你越好說話,就越沒人對你好好說話。”

 

很多時候,的確是這樣:你處處忍讓,別人就處處不讓;你放低了身段,別人卻不把你當回事;你時時考慮別人,別人卻從未把你放在心上。

 

最不值得的是,對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付出,得到的竟是得寸進尺的索取。

 

有些事原本不由你負責,一但你做了就永遠歸你負責了。

 

有些忙原本你沒有義務去幫,一旦幫了就成為你的義務了。

 

畢淑敏曾說:“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悅人不如悅己,喜歡就接受,討厭就拒絕,不滿就表達你的不滿,受了委屈也別暗自傷神。

 

真心待你的人不會讓你為難,為難你的人也不值得你真心以待。

 

所以,別浪費時間為他人做嫁衣,別浪費笑臉去麵對讓你哭的人。

 

有原則,有底線,活出自己的態度,才能擁抱生活的溫度。

 

 

一千個讀者心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和判斷。

 

都知道個體有差異,可很多人當自己的眼光與大眾不同的時候,就常常會拋棄自己的觀點,做一個“偽合群”的人。

 

明明覺得刷劇、聊八卦、無聊的社交很沒意思,還是假裝很感興趣;明明遇到問題,有不同觀點,為了不成為異類,卻沉默不語;明明不讚成一些主流,也還是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地生活。

 

《烏合之眾》裏這樣形容所謂的合群:“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除了降低了智商,很多時候太合群,會讓你錯過很多東西。

 

前段時間,閨蜜期待了很久的一部電影終於上映了。

 

午休時,她興致勃勃地訂了電影票就和同事閑聊起來。

 

提到那部電影,一個同事開始吐槽起來,說電影網上評分很低,然後其他同事也七嘴八舌地吐槽起來。

 

之後得出來的結論是,這部電影根本不值得一看,隨帶著還diss了一下閨蜜,說看這種電影的人感情都很廉價。

 

閨蜜聽了以後興致全無,晚上還糾結要不要去看電影,後來,我們一起去看了電影,一致認為電影還不錯,根本和其他人的評價不同。

 

一部電影如此,生活中還有太多事也何嚐不是這樣,試過才知道好不好。

 

因為合群你可能錯過一部電影,同樣的還會錯過太多適合你的人,適合你的路。

 

 

有自己的愛好與夢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不迎合他人,隻遵從自己的內心。

 

不活在大眾包裹下的世界裏,才能遇見一個專屬於自己的世界。

 

很喜歡卓別林70歲生日時寫給自己的那首詩《當我開始愛自己》: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開始遠離,

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飲食和人物,

還是事情和環境。

我遠離一切,

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

從前我把這叫做:

“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

這是“自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最近才發現了你寫的文章。很有深度也很有獨到的見解。
我心依舊2008 回複 悄悄話 滿足別人的不合理要求, 多數時候是心太軟。
我心依舊2008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謝謝分享!
家宴 回複 悄悄話 是啊,悅人不如悅己。可是實施起來有多難隻有自己知道。試過無數次,多以失敗告終。慢慢才發現,關鍵還是心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