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人魚的生活

世界無情我多情,世界多情我歡喜
個人資料
JUNE_雙人魚12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認知差異決定人生差異

(2019-01-08 07:59:16) 下一個

01

有一天,我被一篇網文吸了睛,題目是《認知差異決定人生差異,9個認知層級,你在哪裏?》

文中寫道,有個學生想要出國留學,父母就去請教清華大學寧向東教授:去哪個國家好? 讀哪所名校?什麽專業含金量最高?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寧教授說:出國嘛,千萬別把上課當回事兒!重要的是旅行,是與人接觸交流,是到處去走走看看。

聽了寧教授的話,可憐的孩子當時就崩潰了,完全就不知所措了。

寧教授不知道,不同認知層次的人,是會有交流障礙的。

 

 

02

 

同一篇文章,作者又舉出了另外一個例子。

有位媽媽帶未成年女兒逛街,回來後,女兒畫了一幅《陪麻麻逛街》的畫。

那位媽媽看著畫,懵了:沒有車水馬龍,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誘惑人的各種包包,而隻有一根又一根奇怪的柱子。

“女兒畫的這是什麽呀?”

媽媽端詳了好半天,突然醒悟了,原來那是一條條的人腿啊!

女兒年幼矮小,她被媽媽牽著走,所以就根本看不到成年人所能看到的車流商廈。

小姑娘隻能看到行人來回走動的大腿。

 

 

 

03

 

那篇網文的作者,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家裏特別窮。

每一年,村裏都要分紅薯。把大大小小的紅薯,分成差不多大小的堆兒,然後叫全村人抓鬮拿紅薯。

有兩個村民吵吵開了,他們都拿到了6號鬮。

怎麽會弄出兩個6號呢?

原來6號堆兒的明顯多於9號堆兒,所以他們都說自己是6號,為此還吵到了村支部。

支書過去一看,也確實如此。為了平息紛爭,支書把自家堆兒裏的紅薯果斷地拿出兩個,放到了9號堆兒。

兩人的嘴巴立刻閉上了,糾紛也因此停止了。

作者牢牢地記住了村支書的一句話:“這兩個夯貨,也就是看一隻紅薯的出息!”

等他大學畢業後重新返鄉,他看到,那兩戶爭紅薯的人家,一戶是門楣破敗,一貧如洗;一戶是空無所有,家徒四壁。

 

 

 

04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過參禪的三重境界。

  •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由此可以推理出修行版的三重境界。 

  • 第一重:凡夫俗子,活色生香,五欲六塵。

  • 第二重:修煉過程,關閉六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第三重:再入紅塵,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由此可以推理出人生版的三重境界。 

  • 第一重:蒙昧階段。涉世之初,懷著童真的眼睛看萬物,固執地相信看到的都是真的。 

  • 第二重:認知階段。尋求真理的同時,認清了虛偽背後的假象,多了一份對現實的思考,看什麽也就不再單純了。

  • 第三重:開悟階段。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了,也不再為錯過去的而糾結。 

 

所以說,成長就是一個慢慢成熟的過程,就是一個認清自我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推翻自己以前的認知,重塑三觀的過程。

 

 

 

 

05

 

人類的認知,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天坑,它是呈漏鬥狀分布的。

越往下,所見越少,就越是感到社會的不公,就會憤怒無比,心生罅隙。

人越往上,所見越多,就越是感到世間的美好,就會泰然處之,心平氣和。

認知高度不同的人,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下層認知層次的人,怎麽會看到上層認知人群的風景呢?!

所以說,下愚莫揣上智,夏蟲不可語冰。

也所以,那個被清華大學寧向東弄懵圈的孩子啊,當時的你,是體會不出寧教授的深意的。

 

 

 

06

 

你學習英語時,有一個是李雷和韓梅梅給出的標準答案。

  • How are you?

  • Fine, thank you. And you?

 

老師叫你住答案,你也沒多想,就記住了,久而久之就習慣成自然,還以為那是唯一的搭配呢。等出了國,就鬧了笑話。

一天,你跌進一口深井裏。

  • 警察來了問:How are you?

  • 你條件反射地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

  • 警察頭也不回地就走了,你還是在深井裏。

 

等你的英語漸入佳境之後,你對自己的口語水平日益自信。每當有人問你 How are you時,你的答案可就多了:Not bad, Pretty good, So far so good….

等到你的英語已經爐火純青,你說話就和Native Speaker 一樣,你也領悟到How are you 原來隻是一句社交的客套話,完全沒有必要敞開了心扉好嗎。

有人再問你How are you時,你就會雲淡風輕地回一句:Fine, thank you. And you?

你越來越接地氣兒了。

汪國真在《人到中年》裏有一段這樣的話:到了中年,生命已經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穀,來到了相對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花兒謝了不必唏噓,還有果實呢。

所以半生已過,你學會了釋懷。

人生就像是修行,有的人閉關遠遁,有的人下山練心,但不管怎樣,在修行的路上,看過的冷暖越多,對世界的偏見就越小,也就會放過自己。

不再喋喋不休和斤斤計較了,你的心靜了。

心靜了,做事也就沉穩了。  

心靜了,言談舉止也就從容優雅得多。

 

 

 

 

為愛閱讀的你推薦一個有趣有料的北美公號文集:維羅陽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JUNE_雙人魚122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留言。我也讚同,天賦後天培養不來。
回複 悄悄話 認知就像天賦,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需要後天的培養,還有可能就是2者都行不通的。

--------------

天賦後天培養不來,
dengdai8 回複 悄悄話 認知就像天賦,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需要後天的培養,還有可能就是2者都行不通的。
JUNE_雙人魚12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知識就是腳下的磚,讓人越站越高。看不見高處,自然沒有那眼界。”謝謝你的金句,讚!
JUNE_雙人魚12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生活著' 的評論 : 謝謝,你寫得也棒!“我是個不會說話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JUNE_雙人魚12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JKCB' 的評論 : 謝謝留言!我也特別喜歡那個畫,很勵誌!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認同!知識就是腳下的磚,讓人越站越高。看不見高處,自然沒有那眼界
我生活著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TJKCB 回複 悄悄話 Wow! well said! Especially, the drawing is worth a million word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