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茉莉

像澆灌植物一樣澆灌自我,使之不易萎縮。
個人資料
瑞典茉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堂庇護:非法難民“抓住門環”

(2018-01-11 03:16:28) 下一個

 

教堂庇護:非法難民“抓住門環”

 

茉莉:許多歐洲基督徒以他們對上帝的虔誠,超越國界拯救那些會被政府遣返的難民,維護了基督教的高尚傳統。

 


 

 

2018111日 茉莉 為FT中文網撰稿

 

本文為作者“歐洲難民故事”係列之七

 

由於中國漫長曆史上沒有“庇護”的傳統,因此少有中國人知道,在歐洲某些國家申請庇護被拒、即將被驅逐的非法難民,如實在無法回國,還有尋求教堂庇護一途。凡看過法國電影《巴黎聖母院》的觀眾,大都會記住那驚險的一幕:

 

當吉普賽女郎愛絲米拉達即將被處以絞刑時,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突然從鍾樓上攀繩滑下,扛起愛絲米拉達衝進教堂,高喊:“避難,避難!”國王的軍隊立即被擋在門外,未敢進教堂抓人。

 

 

僅這樣驚鴻一瞥,我們便了解歐洲教堂所享有的神聖不可侵犯之地位。在古代歐洲,被追捕的逃犯隻要觸及教堂的門環,就可以得到庇護,因此有一個西班牙成語叫做“抓住門環”。在以基督新教為國教的瑞典,教會保護非法難民,不但讓進教堂求助的陌生人衣食無虞,還讓他們享受免費醫療和孩子免費上學的待遇。

 

不是“白左誤國”,是基督教信仰

 

剛到瑞典不久,我就加入人權組織“大赦國際”,交上了一些品德高尚的瑞典朋友。一個蘋果成熟的季節,我們去退休醫生夏斯婷家做客。她指著寬敞的二樓告訴我,在那幾個房間裏,她曾“窩藏”過一些來自伊朗和前南斯拉夫的非法難民。

 

夏斯婷是瑞典綠黨的資深成員,屬於對難民友好的歐洲左派,是被海內外右翼華人視為“誤國”的一類“白左”。但是,像夏斯婷這樣用私人住宅藏匿難民,即使“誤國”也不成氣候,因為供難民吃住花費大,一般家庭的經濟能力有限,而且警察隨時可以上門抓人。

 

其實,在歐洲真正能夠對抗國家法令、大規模“窩藏”難民的是基督教教會,在政治光環上屬於傳統的右翼保守派。據不完全統計,光是瑞典的新教教會,自2015年難民潮以來,已有幾萬人在被政府駁回庇護申請後,跑進教堂逃避被遣返。其他不同信仰的教會也有收容非法難民的情況。

 

為什麽歐洲的教會儼然是“國中之國”,政府權力不得介入呢?這個傳統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臘,那時神廟都是最神聖的地方,凡是進入神廟的人,不管是什麽罪犯都得到保護,這就有效地防止了仇家追殺。

14ea80957574ed.jpg


                瑞典最大的教堂——烏普薩拉教堂

 

《聖經》有經文將庇護作為命令,要求對陌生人給予接待和保護。例如先知摩西說:“若有奴仆脫了主人的手、逃到你那裏、你不可將他交付他的主人。他必在你那裏與你同住。”到了中世紀,教會的權勢擴大,製定了正式的教堂避難權製度,留下這個傳統:教會不分政治與信仰,保護麵臨危難的人。

 

18世紀之後,“庇護”超越了國家主權概念,成為人類義務的一種體現。二戰後聯合國製定了難民法,歐盟及其各成員國的國內法都有關於庇護的法規。但是,一些經過登記甄別,被認為是無資格接受庇護的人,在被遣返之前逃進了上帝的殿堂。

 

現代國家政教分離,教會已經“上帝歸上帝”,不能再幹預世俗事務了。但政府出於對傳統聖地的尊重,一般不願進教堂捕人。當然,教會一般也謹守分寸,拒絕庇護殺人犯以及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人。

 

據說,去年德國明斯特修道院庇護的一位非洲難民,被警察從教堂強行帶走,德國宗教界為之大嘩。瑞典也有一個發生在南部城市馬爾默的案例。當時教會牧師帶領一群難民外出,住在一個營地旅館裏,被守株待兔的警察抓走了五家難民。牧師抗議無用,因為旅館不屬於教堂聖地。

 

愛的宗教:失敗者最後避難所

 

# 請繼續閱讀,點擊全文: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5863?full=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