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第1段。從神的創造來看神人關係(1:1-2:3)

(2022-01-04 18:15:26) 下一個

每次讀《創世記》都會帶著複雜的心情。一方麵,因為對其中的許多情節很熟悉,所以期待再次重溫這些令人愛不釋手的故事。另一方麵,因為對其中的一些細節依然不太清楚,所以也會帶著一種的迷茫,甚至是厭倦。有時候,我們會把自己對經文的一些已經有的理解再一次加上來,所以重讀《創世記》的過程不過是重複自己已經有的想法罷了;但有時候我們又會在一些經文中有新的理解和亮光,我們會感到興奮與飽足。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提醒自己,經文的意思不是由我們來決定,而是神決定,並透過作者來顯明。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單純的以我們(又)看到了什麽、(又)想到了什麽、(又)得到了什麽為滿足和答案,而是努力在聖靈的引導下去明白神藉著作者通過這段經文所要表達和傳遞的信息是什麽。

第1段記載的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神創造天地的過程。神在六天完成了祂創造的工,便在第七天安息了。在六天創造的過程中,我們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以很重要的“管理”職能的授予來結束。第一階段是頭三天的創造,以第三天神設立各樣的光體來“管理”晝夜、分別明暗告一段落(1:18)。第二階段是後三天的創造,以第六天神按照祂的形象和樣式造男造女來“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1:26)。從語氣來看,第一個“管理”是陳述語氣,表達神造了天上各樣光體所要達到的目的。第二個“管理”則不同,包括與之相連的要生養眾多、要遍滿地麵、要治理這地,用的都是命令語氣。同樣都是行使管理的職能,為什麽在語氣上會有這樣的不同呢?這實際上也不難理解,光體不是生命體,它們隻能是無意識地、被動地行使自己的功能。而人卻不同。人不但是生命體,而且還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所以是有意識的,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因此,神才會對所造的人發出命令的語氣。所以,從這裏也可以看到,人是有自身的責任去回應神的命令,完成神所賦予使命。人不像那些沒有生命的光體,人也不像那些沒有靈氣的飛禽走獸;人是有來自於神的主觀能動性,這既是人受造的不同,也是人所要承擔的責任。

在神賦予人管理的命令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神的眷顧在其中。緊接著神創造和頒布命令之後,神說到,要將地上一切結果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有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人作食物,也將青草賜給各樣的活物作食物(1:29-30)。神不但賜予管理者,就是人,有食物可吃,而且也賜予被管理者,就是各樣的活物,有食物可吃。賜予管理者有食物可吃,這樣可以使他們有體力去行事管理的職責。試想,如果神不吃給人食物,他們怎麽有力氣去管理那麽多的事情呢?這不是勉為其難嗎?而賜予被管理者有食物可吃,這樣可以使它們更加容易別管理。試想,如果神不給活物有食物,一個一個都被餓死,人還怎麽去管理它們呢?這豈不是讓人去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務嗎?

整段經文讓我們看到神的創造、命令和看顧三方麵的作為。神的創造自不用說,我們都很熟悉。可是神的命令和看顧則是我們需要更多思考的。神對人是有命令的,這是人必須要回應的;神對人同時又是看顧的,這是人應該要信靠的。神的權能和憐憫,神的公義與慈愛,也都在這命令與看顧中體現出來。這對我們這些被造的人來說,豈不是很好的提醒來調教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嗎?實際上,人類的犯罪正是在這兩方麵的缺失,因為不順服神的命令,想要作自喜歡的事;也不信靠神的看顧,想要自己滿足自己。願我們都可以從這段經文中神的創造、命令與看顧,來認識並重建我們與神之間合宜的關係。

默想經文:整段經文。

靜默思想:默想整個創造的過程,細細體會神創造的奇妙、命令的頒布,以及恩慈的看顧;並因信藉著耶穌基督的恩典重新回到與神之間應有的關係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