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謹防信心中的渣滓

(2019-01-23 19:28:19) 下一個

《創世紀》第12章開啟了人類曆史的新篇章,就是神從萬族中揀選一族,成為跟隨祂的子民,並反過頭來成為萬族的祝福。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祂要指示他去的地去。亞伯拉罕因著信,也就跟隨神的指引,直到來到了迦南地。這時,神向他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拉罕就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亞伯拉罕經過一路遷移,終於來到了神指示要他去的地方。可是接下來的細節讓我們費解。經文講到亞伯拉罕在這之後繼續向南遷移。他先是遷到了伯特利東邊的山,在那裏支搭帳篷,也為神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接下來,亞伯拉罕又漸漸遷往南地去,也就是繼續往南邊走。既然他在示劍的時候就已經得到神的顯現,告訴他這就是神賜給他後裔的地方。照理來說,這也就意味著他這次遷移的終點到了,應該就在當地住下來好了。可是他為什麽還繼續走動呢?有可能是他在嚐試到處走走,打量這塊地。可是經文沒有明確說明這是神讓他這樣去行的。或者是因為亞伯拉罕遷移慣了,停不下來,或者是亞伯拉罕在尋找一個更加合適的住處。亞伯拉罕的這些舉動在人看來似乎正常,可是卻多少偏離了神給他定下的地方。亞伯拉罕雖然憑著信心跟隨神的指引來到迦南地,也憑著信心在所到之處為神築壇,可是他的心卻是遊移的,沒有在神指明的地方安定下來,而是繼續有所心動,有所行動。

如果這樣的理解是正確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亞伯拉罕在對神的信心中有一些渣滓,而不是全心信靠。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當發生饑荒的時候,亞伯拉罕就下到埃及去,而不是憑信心堅守在原地。同時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麽他來到埃及為了保命而謊稱妻子是妹子,而不是仰望神的保守。

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但他的信心也是經曆了挫折和磨練的。他雖然看起來在大的方向上是跟隨神的指引,來到迦南,可是當他在細節上依然有所遊移的時候,這種在“大”信心中的一些“小”渣滓最終導致的結果在他與人的關係上顯露出來——他向埃及法老撒謊。神要亞伯拉罕成為別人的祝福,結果他帶去的反倒是災難和傷害。

謹防信心中的渣滓,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很多時候,我們也好像亞伯拉罕一樣,對神的信心體現在大的方麵。例如,憑著信心出來在教會服事,憑著信心去到神要我們去的工作、生活場所。這些信心都是好的。可是同時,在這大方麵的信心之下,我們也好像亞伯拉罕一樣,還殘留有很多小的渣滓。我們雖然到了神指定的地方,可是我們的心卻始終還在遊移,還掛念著自己的事。例如,我們雖然憑著信心參與教會的服事,可是我們信心中殘留的渣滓卻讓我們在服事中時常被私欲、血氣影響。我們可能對所在的工場、服事不滿意,依然左顧右盼;我們也可能私底下依然有小信、自我、不安、驕傲.....。這些信心中的渣滓最終所導致的就是,雖然我們在服事中歸榮耀與神,為神築壇,可是卻因著我們內心的偏斜使得與弟兄姐妹之間產生摩擦和猜忌。結果,我們憑著信心的服事,卻因著信心中的渣滓沒給人帶去祝福,反倒是傷害和紛爭。我們要有信心,也要謹防信心中的渣滓。隻有將心完全歸給神,才能真正地榮神益人。

默想經文:“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從那裏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裏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12:7-9)

靜默思想:神的話已經在耳邊,可是我們卻一邊築壇,一邊繼續移動。默想進入這個場景,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