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專心在神所指望的事上

(2018-01-09 18:41:37) 下一個

《以賽亞書》第5章是著名的“葡萄園之歌”。神將祂的子民安放在應許之地,指望他們可以成為良善的子民,彰顯神的公平和公義;可是沒想到他們卻生出了暴虐和冤聲。作為管教,神讓他們被擄去;同時,神也要在當中恢複公平和公義,讓這些狂傲之徒掠奪而來的產業成為弱勢群體的棲身之處(5:13-17)。然而,他們卻仍舊不悔改,驕傲地以為神的作為不過如此(5:18-19)。這樣,等待他們的是神持續的怒氣(5:25)。

怎麽被栽種的上等葡萄樹,得到這麽好的照顧,卻結出了野葡萄呢?如果從農業、基因等方麵來看的話,我們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可是,當我們明白經文實際上指的是猶大人的敗壞時,就不難理解了,因為人心詭詐、多變,不是可以用遺傳、基因來解釋的。經文也告訴了我們這些人敗壞的過程,我們從中可以有所警戒。第一點,就是人心的貪婪,他們“以房接房,以地連地,以致不留餘地,隻顧自己獨居境內。”(5:8)。這些人的眼目隻盯著如何擴大自己的產業,如何增強自己勢力,而對別人不聞不問。第二點,就是人心的閉塞,他們“在筵席上彈琴、鼓瑟、擊鼓、吹笛、飲酒,卻不顧念耶和華的作為,也不留心祂手所作的。”(5:12)。這些人的眼目隻盯著自己的娛樂、享受,對神的事漠不關心,不願意去想,懶得去看,也無意聆聽。的確,當一個人的注意力隻放在自己的擴張和享受的時候,他必然不會去留意別人的需要,也不會關注神的心意如何。就這樣,人滿足了自己的心思,但卻在神的旨意上失落了。無怪乎神“指望的是公平,誰知倒有暴虐;指望的是公義,誰知倒有冤聲。”(5:7)這樣的人,他們的成長之路完全是跟隨自己的私欲,而不是按照聖靈的帶領。他們讓神的指望落空了。

耶穌讓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不要為自己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而憂愁,而是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我們了(太6:33)。耶穌這裏所說的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不是說在我們人生的某一個時段先完成對神的國和神的義的追求,然後就可以一馬平川地為自己求了,以為我們已經完成了“先求”的階段,以後的事就是自己的了。耶穌指的乃是說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隻”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因為我們所需用的,神必會看顧,用不著我們自己來操心。當我們在任何時候眼目都隻盯在神的國和神的義,留意神的公平和公義,關注神的旨意,我們就會好像神所指望的那樣結出仁義的果子。相反,如果我們始終將眼目放在自己的成功、追求、富足、享樂的時候,雖然我們還會擠出一點時間想想神的事,以為可以天上、地下一把抓,但實際上一人不能事奉兩個主,我們最終必定會好像那些知罪不改的人一樣,等來的是神不止息的忿怒。

當將教會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時候也同樣要思考,教會是隻顧自已的發展,隻顧自已的娛樂,而不理會神的聲音嗎?神對教會的心意究竟是什麽呢?教會彰顯了神的什麽屬性呢?教會有讓神失望嗎?

默想經文:“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祂所喜愛的樹,就是猶大人。祂指望的是公平,誰知倒有暴虐;指望的是公義,誰知倒有冤聲。”(5:7)

靜默思想:找一個地方安靜下來,花10分鍾時間,在聖靈的光照下,誠實地麵對自己的心,想想自己是時時以神的事為念,還是想著自己的成功與享樂,而僅僅將神的事作為空閑的填充?神的事不單單指服事,更是指神的心意,神的屬性,神的公義、慈愛、聖潔、能力、超越,等等。將眼目定睛在神的這些事上麵,點燃對神的渴望和順服,讓神的榮美充滿自己的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