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我剛來多倫多,以一個低薪臨時工為起點開始積累生活的時候,市中心金融街上的一塊招牌,總是在午間休閑漫步的時候跳入眼簾。Szechuan Szechuan, 是一家座落在最氣派的蒙特利爾銀行大廈裏的中餐館。"四川 四川"這兩個字,仿佛是激勵的號角,每當看到,我會在腦海裏自動翻譯成"加油 加油",給自己打氣。"有一天,我要帶爸爸到這裏來吃川菜",我對自己說。
我認為自己是懂得爸爸的四川情結的。巴蜀之地的童年滋養,留給了他對麻辣的偏好,對竹林的喜愛,甚至是對四川女性多多少少的情有獨鍾。記得有部叫做"何日彩雲歸"的老電視劇,講述的是有情故人經曆國共交戰,海峽分隔的悲歡離合。此劇在我看來有些沉悶,爸爸卻津津有味地看到劇終。他說,劇中的女主角,是典型的四川女子的模樣。
因為中國曆史的某個拐點,我的家庭意外地受到了四川風情文化的浸潤,長達八年之久。後來長輩們不但樂此不疲地攜帶這份不曾褪色的熏染走過歲月,而且用遊吟詩人般的浪漫,把他們對長江上遊那片神秘之地的眷戀,化為傳奇故事,講述給了年輕一代的我們。
民以食為天。如果說飲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那麽飲食的選擇就是文化的皈依。如此,故鄉南京的那家座落在太平南路繁華地段的老牌飯店---四川酒家,之所以幾十年來毫無懸念地成為我家的節慶首選,則實在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了。
四川酒家的菜肴豐富多彩,我家點菜下單的或繁或簡,則是根據不同場合的輕重酌情考量,靈活取舍。但是無論場合是大是小,有三個菜式是我們永遠的不離不棄執迷無悔: 糖醋裏脊,魚香肉絲,宮爆雞丁。這老三篇是我們的壓軸項目,傳統保留,也是除夕之夜和生日慶祝的桌上必備。
除夕之夜,除了自家的涼拌熱炒,餃子火鍋,春晚花炮,還得加上四川酒家的老三篇,這年三十兒好像才算完整。生日慶祝,無論是祖輩賀壽還是我輩增歲,也都離不開老三篇。隻是父母從來沒有為自己慶過生日。一個家庭,那克勤奉獻的一輩,也永遠是克簡忘我的一輩。
來自傳統名店的老三篇,質量自然不在話下。不過每次拎回來的份量,卻有著明顯分別。當然這些多了點少了點的誤差仍然都在可以接受的區域之內。我們也明白,少了點的時候並非飯店有意克扣,他們隻是公事公辦罷了; 而多了點的時候則是來自額外的情份---媽媽去買外賣的時候,又恰巧遇到了她那熱忱又忠實的學生 。學生在四川酒家已經做成小經理了。那多添加的一勺大概就是最樸素的師生情誼了吧!
老三篇已經成為我生命裏的自然而然,以至於在海外生活的這近三十年裏,我把這些從前的節慶佳肴變成了家常小炒,隔三岔五山寨一番,頗為得意洋洋。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按娃她們爸的說法:"光是菜名叫得響,吃起來根本不是那麽回事,你還不如幹脆叫滿漢全席呢!"
當然,對比四川酒家,我的魚香肉絲確實不夠滑嫩,也少了特有的紅油晶亮的賣相。芡粉放多了糊弄,放少了幹老,我對這一矛盾,還在一愁莫展; 我的宮爆雞丁也刻意減少了麻辣,增加了酸甜,因為北國幹燥的氣候已經改變了我的體質,我也必須因地製宜; 我的糖醋裏脊,起初更像無錫醬排骨。後來在給孩子們嚐試做菠蘿咕嚕肉的時候靈光一閃,無意發覺程序中出現了與記憶裏的糖醋裏脊的似曾相識,霍然開朗之際又頓生疑惑: 人家四川酒家絕對不會用番茄醬做糖醋汁的吧?!
我對那個年輕奮發的自己失了信---父親生活在多倫多的18年裏,我們一次也沒有去過"四川 四川"。父母團聚移民後,我們經曆了最初幾年的艱難。這艱難不是來自貧困窘迫,而是源於父母對我和妹妹人生前途的憂思。直到多年後我們各自為人妻為人母,父親的心才算完全放下,開始享受自己的晚年了。而我,在經年累月的兜轉忙亂中,早就忘記了"四川 四川"的諾言。有趣的是,我後來在一家名叫"半畝園"的川菜館用餐,卻怎麽也沒能找回南京四川酒家的滋味。"半畝園"號稱多倫多正宗的川菜館,那麽我家鄉的四川酒家難道是江南改良版的川菜館? 不得而知了。隻是在我心裏,童年的滋味,才是最正宗的滋味吧!
白天,做一輪老三篇,外加回鍋肉,麻婆豆腐,酸辣湯,在濃濃的川味裏咀嚼往日時光; 入夜,放一曲巴赫,在沉靜幽轉中魂歸故鄉。夢中我自家鄉沿江而上,在那個我從未踏足過的內地,我看到爸爸與祖母在防空洞裏躲避轟炸,看到爸爸跟著祖父坐滑竿逛集市,看到爸爸托著下巴聽姐姐在家門口唱"門前一道清流...",夢中的爸爸,是快樂的孩童,永遠都不會衰老...
巴蜀的文化也是淵源流長,食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份。
思韻啊,你太讓我失望了。以你之才,小目標應該是這樣滴:
“有一天,我要讓自己成為這裏的老板!”
還是希望美國,加拿大盡快擺脫頹勢,重新崛起。我們這裏疫情不樂觀,第三次封鎖了。
我到了北美,因為水土和氣候,變得不太能吃辣了。所以世界上的好多思念,真的就是思念了。
看來咱倆口味接近。:)我寫這個小係列,是回顧自己的原生家庭留給我的溫情脈脈。在並不富裕的年代,他們依舊是那麽熱愛生活。我的身上帶著那樣家庭的印記,我唯有感恩。
考川菜廚子的第一道菜是什麽?
回鍋肉
看到這裏有好多的南京朋友。周末我們也去了四川菜館,看思韻這篇又餓了。我也是不太能吃太辣的,一般都讓餐館弄成微辣。好棒的美食親情篇!!
思韻記憶力強,還有老三篇之說,可見對四川酒家的喜愛,從四川酒家展開來說,再到親情、鄉情,
懷舊感人的好文!
謝謝王妃。我的這個係列就是想在記憶尚健的時候,多保留一些生命的痕跡。
這次王府活動太歡騰了。圓導,大家都盼你多多出謀劃策呢。人生苦短,人生不易,咱活著,得整出點兒動靜,才不枉費一場啊!
我雖然不是四川人,但是對川菜情有獨鍾。你的老三篇糖醋裏脊,魚香肉絲,宮爆雞丁都很喜歡!
謝謝參與王府第一次,我的答謝都是“借你吉言”,謝謝金句相幫,要不寫到今天都寫不完的。謝謝!
陝北民歌吼出了人生的悲愴,還有古典音樂,如傾如訴…
謝謝思韻,我們的盼望是在天上,而不是地上。
謝謝你還關注文革瑣憶係列,唯一的希望就是提醒大家勿忘曆史,不要等到事情落到自己身上才知道疼。
這篇文章不僅吐露著芬芳,也凝聚著沉沉的鄉情,濃濃的親情。川菜的香味撲鼻,把圓貓引來了。。
石頭的文革係列很好看,可惜曆史被遺忘得太快,生命仿佛螻蟻一般輕賤。不過石頭,曆史是一個鍾擺,對過去對現實,也不要過於憂憤。我還是相信: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讓我們依靠主而喜樂,與君共勉。
我做的幾樣川菜,現成的調料隻有祁縣豆瓣,其餘部分都是靠悟性自己調製,我蠻樂在其中的。川菜,喜歡的人多。我先生是北方人,我做菜,偏川味,他樂在其中,別看那嘴硬。:)
五湖兄說的對,這個人生階段的回首,並不意味著裹足不前。而是通過記憶,懂得了自己的來處,然後更加清楚以後的去處……
Hauser演奏的這首巴赫的名曲也很讚!
都說川菜辣,其實還有一個糖醋係列一點也不辣,好多不吃辣的都不知道。
有一家台灣人開的在北美好幾個大城市都有連鎖店的“半畝園”,但不是川菜,是麵食。
抗戰時期,巴山蜀水為躲避戰亂的國人提供了避護之地,而外來入川的也帶去了新文化新思想,所以算是彼此互相滋養吧。四川山高水長,雖然物產豐富,但因為秦嶺大巴山阻隔,就像李白的詩句,"不與秦塞通人煙"。川人深情而憂鬱,像巴金那樣,脫不了故土的情懷。我們家全是四川人,但你做的三個川菜,我們都不太會。太太家在學校,以前很多時候上食堂打飯菜,她還是出國後才學著做菜的,我們家都沒有固定菜單,所以要為你點讚